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探寻时间认知9787569708318西南大学
    • 作者: 黄希庭|责编:曹园妹著 | 黄希庭|责编:曹园妹编 | 黄希庭|责编:曹园妹译 | 黄希庭|责编:曹园妹绘
    •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黄希庭|责编:曹园妹著| 黄希庭|责编:曹园妹编| 黄希庭|责编:曹园妹译| 黄希庭|责编:曹园妹绘
    •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1-10-01
    • 页数:418
    • 开本:16开
    • ISBN:9787569708318
    • 版权提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作者:黄希庭|责编:曹园妹
    • 著:黄希庭|责编:曹园妹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1
    • 定价:79.00
    • ISBN:9787569708318
    • 出版社:西南大学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21-10-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10-01
    • 页数:418
    • 外部编号:3139141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总序
    序言
    专题一:时间知觉研究
    引言
    时间知觉理论和实验范型
    时间知觉的理论模型与展望
    认知加工中时间与非时间信息的相互关系
    时间期待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时序知觉影响因素与思考
    时序知觉重复启动效应的作用机制
    多感觉整合的时间再校准
    时序知觉:中枢计时与分布计时
    专题二:时间估计研究
    引言
    时距估计中的锚定效应
    时间估计的加工机制:因素分析的方法
    时距估计中的重复刺激效应
    短时距估计中的标量特
    时距估计年龄差异的认知机制
    注意在短时距估计中的作用
    回溯式时距估计的计时机制
    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动态及心理机制
    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年龄差异
    回溯式时间记忆特点的实验研究
    公众时间回溯式记忆的特点
    专题三:时间记忆研究
    引言
    时间记忆的理论与实验范型
    时点、时距和时序信息加工之间相关研究
    对变化/分割模型的检验(Ⅰ)
    对变化/分割模型的检验(Ⅱ)
    时间记忆层次网络模型的实验检验
    时间前瞻记忆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时间前瞻记忆的理论模型及神经机制
    时间前瞻记忆研究取向与焦点问题
    一种混合型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
    专题四:时间的无意识加工
    引言
    应当关注时间心理无意识的研究
    时间内隐表征与内隐记忆
    内隐时间表征的实验研究
    时间修饰词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
    汉字字组时间顺序的内隐记忆研究
    时序知觉中意识与无意识的贡献
    不同动态条件下的内隐时间特征
    时间信息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的电生理学指标
    Differences in the neura basis of automatic auditory and visua time percepton:
    ERP evidence from an across—moda deayed response oddba task
    主要参考文献

    通常,时间知觉包含对时间持续和顺序的知觉。时间瞬息即逝,人们不可能像空间知觉那样进行反复的感知。时间知觉不同于时间记忆。时间知觉是对时间的“直接”感受,但是人类没有直接感受时间的感受器,因此时间知觉就是对同质的事件刺激
    的自发组织,即在大约几秒的限度内把一些相继的事件知觉为相对来说是同时的。人们觉得这些事件可以排列有序并被知觉为一个单元,如一个电话号码、一个节律结构、一个简单的句子、一个曲调的主旋律等。因此,时间知觉的含义实际是指“知觉到的现在”,而不同于时间估计(timeestimation)和时间记忆(timeememorv)。因为时间估计和时间记忆是涉及经验的过去时间。
    时间是不能离开事件刺激而单独存在的。那么我们知觉到的现在的时间到底是多少时间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分清时间知觉的两种经验:一种是从瞬时(instantaneity)体验过渡到持续(dur‘ation)体验的时距知觉,另一种是从同时(simultaneitv)体验过渡到相继(succession)体验的时序知觉。研究发现,这两种时间知觉是分离的,不属于连续体,顺序阂限略高于持续阈限。持续阂限在视觉通道上的阈限相对听觉高(视觉通道的换能速度慢于听觉通道),而顺序阈限则不受换能作用的影响,表现出跨通道的一致。
    知觉到的现在的上限是按照一个刺激序列被知觉为一个整体所持续的时间来衡量的。这个时限不仅取决于人的认知加工能力,也取决于事件刺激的质及其环境属。早期的一些研究表明,知觉到的现在的上限是有差异的:对英语诗句的平均持续时间为3s,对光刺激的平均持续时间约为6s,对乐音的平均持续时间为2~5s。
    法国心理学家保罗·弗雷斯(PaulFraisse,1981)总结了这方面的研究,认为知觉到的现在一般为3s,特珠情况可达5s。德国心理学家恩斯特·波佩尔认为知觉到的现在的时限大约为3s,这个时限就是意识的限度。大约3s之内我们的大脑能将发生的事件按顺序整合在一起。耐克尔立方体等实验也表明,“任一个意识内容都只能多保持3s,而且在这个时间内只能有一个意识内容存在”。当然我们也能感知到少于3s的意识对象,但这个时间范围不能任意扩大,它的平均值上限是3s,超过这个平均值持续5s或6s很可能就是时间估计了。其实,意识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含焦点意识(focalconscious)、边缘意识(marginalconscious)、
    下意识(subconscious)、前意识(preconscious)、潜意识(uncon-scious)等。大脑以何种神经机制产生时间知觉,至今我们仍知之甚少。
    P3


    本书收录了黄希庭教授多年来探究时间认知(时间的无意识加工、时间知觉、时间估计、时间记忆、时间推理及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和时间人格共七个专题的学术成果,很多研究成果处于国际水平。本书不仅有翔实的具体操作流程,还包括作者对该领域有关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前景的治学感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