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张之洞(上中下)9787020166954人民文学
    • 作者: 唐浩明|责编:李宇著 | 唐浩明|责编:李宇编 | 唐浩明|责编:李宇译 | 唐浩明|责编:李宇绘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1-07-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唐浩明|责编:李宇著| 唐浩明|责编:李宇编| 唐浩明|责编:李宇译| 唐浩明|责编:李宇绘
    •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1-07-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2-01-01
    • 字数:1303000
    • 页数:1383
    • 开本:16开
    • ISBN:9787020166954
    • 版权提供:人民文学出版社
    • 作者:唐浩明|责编:李宇
    • 著:唐浩明|责编:李宇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168.00
    • ISBN:9787020166954
    • 出版社:人民文学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22-01-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01-07-01
    • 页数:1383
    • 外部编号:3132183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清流砥柱
    一 张之洞拍案而起,愤怒骂道:崇厚该杀
    二 京师清流龙树寺
    三 慈禧看到一个社稷之材
    四 慈禧钦点张之洞为癸亥科探花
    五 原来张之洞短身寝貌,慈禧打消破格提拔的念头
    六 杨锐向老师诉说东乡冤案
    七 前四川学政为蜀中父老请命
    八 张之万对堂弟说:为政不得罪巨室
    九 为借东乡之案做文章,醇王在清漪园召见张之洞
    十 慈禧送给妹妹的礼物居然被人踢翻在地
    十一 附子一片,请勿入药

    第二章 燕山聘贤
    一 赴任前夕,张之洞深夜造访醇王府
    二 王夫人突然难产去世
    三 一位报国心强烈的热血之士,偏偏年轻时又错投了主子
    四 出山前夕,桑治平与张之洞约法三章
    五 来到山西的天,张之洞看到的是大片大片的罂粟苗
    六 遭遇的个县令便是鬼

    第三章 投石问路
    一 得知周武王酒爵是徐时霖的礼品,张之洞顿生反感
    二 卫荣光向后任道出山西的弊端
    三 张之洞决定做出一两件醒目的大事来
    四 王定安贡献三条锦囊妙计
    五 解州书院里藏卧着一位四朝大老
    六 敢参葆庚、王定安,看来张香涛不是书呆子

    第四章 晋祠知音
    一为了种籽耕牛,张之洞做了极不情愿做的事
    二殿里的灵签
    三夜阑更深,远处飘来了琴

    第五章 清查库款
    一 为获取赈灾款被贪污的真凭实据,阎敬铭出了一个好主意
    二 胡林翼被洋人气死的往事,震撼张之洞的心
    三 终于找到了藩司一伙贪污救灾款的铁
    四 巡抚衙门深夜来了刺客
    五 刺客原来是藩司的朋友
    六 借朝廷惩办贪官之机,张之洞大举清查库款整饬吏治
    七 秋夜,女琴师的乐理启发了三晋执政者

    第六章 观摩洋技
    一 英国传教士给山西巡抚上堂科技启蒙课
    二 巡抚衙门里的科学小实验
    三 唐风宋骨话诗歌
    四 人生难得是情
    五 离开山西的前夕,张之洞才知道三晋依旧在大种罂粟

    第七章 和耶战耶
    一 恭王府里的密谋
    二 慈禧深夜召见李鸿章
    三 醇王府把宝押在对法一战上

    第八章 谅山捷一 面对炮火,好谈兵事的张佩纶惊惶失措
    二 马尾一仗,毁了两个清流名臣的半世英名
    三 海隅荒村,张之洞恭请冯子材出山
    四 来了个精通十国语言的奇才
    五 冯子材威震镇南关

    唐浩明1946年生,湖南衡阳人,著名作家,长期致力于近代文献的整理出版与历史小说创作。著有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杨度》《张之洞》以及随笔集《唐浩明评点曾藩书》《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整理出版《曾国藩全集》等。其中《曾国藩》获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湖南省图书奖,《杨度》获图书奖,《张之洞》获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题记这是一个成功的人生:少年解元,青年探花,中年督抚,晚年宰辅。这也是一个备受奚落的人物:起居无时,号令无节,行为乖张,巧于仕宦。
    这是一系列耀眼的业绩:打败法人的入侵,策划并督建京汉大铁路,创办亚洲的钢铁厂。这也是来屡招责骂——好大喜功,糜费挥霍,崇洋媚外,沽名钓誉——的把柄。
    为谋求中国的富强,此人呕心沥血大刀阔斧地干了大半生,但直到瞑目的,他也没有看到富强影子。
    为调和东西方文化的严重,并试图建立一种新型的文化架构,作为官方大员,此人个大力倡导“中体西用”。但他的这个设想,无论其生前还是其身后,都遭到人们的批判和嘲讽。
    此人是谁?他就是毛所说过的中国人不应忘记的近代人物张之洞。
    张之洞的人生是成功还是失败?
    张之洞的事业是辉煌还是虚幻?
    “中体西用”是导中国于现代化的正路,还是国于陷阱的歧途?
    张之洞的强国之梦为何不能圆,时代的限制和他本人的失误又在何处?
    这些,或许是正在努力与世界接轨的当代中国人有兴趣的历史话题。
    翻开这一页离我们并不太远的史册吧,说不定它能给我们某些启迪。
    深秋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它的缕残照仍留在人间,给大清帝国灰暗的京师罩上一圈淡黄色的光晕。从西山那边刮过来的霜风一阵紧过一阵。它将沿途高大的白杨树吹得飒飒作响,又将御道上的黄土漫天掀起,灰尘裹着败叶毫无目的地在空中飘飘荡荡。凄凉的霜风也将沿途的塔寺和宫殿上的铁马,吹得左右晃动,发出清脆悠长的金属撞击声;又将各大城门上高高竖起的大清杏黄龙旗,吹得猎猎作响。这情景酷似这座八古都此时的境遇:既陈腐不堪,又带有几分神秘;既处在衰败破落之际,又似乎有一种厚重的底蕴在顽强地支撑着,决不甘心就此沉沦下去!
    随着夕阳的余晖渐渐褪去,淡黄色的光晕慢慢地变为灰蒙蒙的暮霭,京师寂寞而寒冷的秋夜来临了。
    张之洞斜靠在病榻上,默默地注视着宇宙间亘古以来便这样无声无息周而复始的变化。他已病了七八天,今天下午才开始略觉好点,或许是病体虚弱的缘故吧,面对着天地间时序的推移,他的胸腔里无端涌出一股惆怅伤感的意绪来。
    他已经四十三岁,通籍十六七年了,却还只是一个洗马。在数以百计的官名中,洗马,应该算是粗俗的一个名称。不要说普通老百姓,就是许多与官场打交道的人,也不知朝廷中有此种官职。嘉庆朝便有这样一个故事。
    某洗马出京赴西北办事,傍晚在甘肃一个驿站落宿。驿吏拿出簿册来登记,请问他官居何职,那人答:“洗马。”驿吏想,这一定是替皇宫洗刷马匹的夫役。又问:“你洗多少匹马?”那人知驿吏误会了,便和他开玩笑:“没有定数,忙时多洗,闲时少洗,心情好时多洗,心情不好时少洗。”驿吏确信他是马夫了,说:“皇上待下人真是宽厚!”便将他安排在下等的房间里,不再理睬了,那人也不做声。过一会,县令乘大轿来拜访此人,并把他接到县衙门里去住。那人大模大样地坐在轿里,县令则步行跟随,一面弯着腰恭恭敬敬地与他说话。
    驿吏大惊,问县令的跟班:“他不是一个马夫吗,县太爷怎么对他这样客气?”跟班斥道:“什么马夫!他是县太爷的恩师。十年前,县太爷就是在他手里中的举,五年前会试时,他又是县太爷的房师。”驿吏明白了,洗马不是马夫,但他始终不知道“洗马”究竟是个多大的官儿。
    原来,洗马是司经局的主管官员。司经局的职责是掌管书籍典册,隶属詹事府。詹事府原是太子的属官。康熙晚年决定不立太子,并作为定制传下来,詹事府因此一度废弃,后来又恢复,以备翰林院的官员迁升之用。洗马的品级为从五品,来到地方上,品级既比正七品的县令要高,又加之有师恩这一层在内,故那位县令对洗马优礼有加;然而在京师,洗马实在是一个无权无势的闲散小官。
    若说无才无德倒也罢了,偏偏是无论做史官,还是做学使,张之洞都比别人做得有声有色,可就是官升不上去,真叫人沮丧。他是个志大才大自视甚的,从小起就盼望着今后能经天纬地出将入相,给青史留下几页辉煌的记载。然而时至今日还只是一个从五品,年过不惑,精力日衰,这一生的宏大抱负能有实现的?张之洞为自己愁虑,更为国事愁虑,他觉得他好像天生就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命似的。发生事情,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无论是任人行政还是用兵打仗,也无论他本人是身处京师还是远在边鄙,只要让他知道了,他就非得过问不可。他常常难以理解的是,朝廷办出的事为何总是那样不尽如人意,许多原本易于处置的事情,为何总是办得那样乖谬?唉,真个是朝中!倘若自己握秉朝纲,绝不是眼下这等一团乱麻似的不可收拾。张之洞常常这样想着想着,便免不了在心里发起牢骚来。
    近日就有一件事令他忧虑。
    十多年前,趁西北内乱时,浩罕王国的阿古柏带兵侵占了新疆,并与英国和沙俄勾结,企图长期统治这块广阔的土地。沙俄也对新疆怀有野心,借口保护侨民,出兵占领重镇伊犁。光绪二年,左宗棠率部出关,很快便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但沙俄却拒不归还伊犁,朝廷决定派崇厚去俄国会商此事。
    崇厚是个洋务派,跟外国人关系密切。同治九年,天津教案发生,时任三口通商大臣的崇厚,就极力主张严办天津地方官以取悦法国。后来奉旨到巴黎道歉,又在法国人面前竭尽讨好之能事。官场和士林中许多人都讨厌这个油嘴滑舌八面玲珑的软骨头,张之洞尤其痛恨,他认为不能委派崇厚办这样的大事。
    朝廷谕旨已下达,当然不可更改。张之洞于是上疏,请太后命令崇厚走西北陆路进俄国,以便在途中实地考察新疆特别是伊犁一带的地理人情,从而做到心里有数,以免上俄国人的当。但崇厚怕吃苦,不肯走陆路,坚持要坐海船;又声称已对新疆了如指掌,此行决不会让吃亏。慈禧终于答应了崇厚。为此,张之洞又添一重顾虑。
    ……


    编辑:


    唐浩明“晚清三部曲”系列之一,荣获第二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


    唐浩明长篇历史小说封笔之作,再现晚清重臣张之洞的探索与挣扎,全新修订,焕然上市!



    张之洞,既是尊崇儒学的传统士大夫,也是倡导西学的洋务改革派。他处在中西剧烈的时代,新旧意识也在他身上复杂地交织。著名历史学者唐浩明,用大气磅礴的史家笔法,向读者呈现了一个亦成功亦失败、亦辉煌亦虚幻的矛盾人物,一幅晚清时期风云变幻、民族存亡的历史长卷也在徐徐展开……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