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季羡林如是说:我的自述9787548853053济南
    • 作者: 季羡林|编者:蔡德贵|责编:刘秋娜著 | 季羡林|编者:蔡德贵|责编:刘秋娜编 | 季羡林|编者:蔡德贵|责编:刘秋娜译 | 季羡林|编者:蔡德贵|责编:刘秋娜绘
    •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季羡林|编者:蔡德贵|责编:刘秋娜著| 季羡林|编者:蔡德贵|责编:刘秋娜编| 季羡林|编者:蔡德贵|责编:刘秋娜译| 季羡林|编者:蔡德贵|责编:刘秋娜绘
    • 出版社:济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2-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3-02-01
    • 页数:310
    • 开本:32开
    • ISBN:9787548853053
    • 版权提供:济南出版社
    • 作者:季羡林|编者:蔡德贵|责编:刘秋娜
    • 著:季羡林|编者:蔡德贵|责编:刘秋娜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49.00
    • ISBN:9787548853053
    • 出版社:济南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23-02-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3-02-01
    • 页数:310
    • 外部编号:3175559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我的自述
    我的小学和中学
    小引
    回忆一师附小
    回忆新育小学
    回忆正谊中学
    回忆北园山大附中
    回忆济南高中
    结语
    忆念胡也频先生
    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
    记北大1930年入学
    梦萦水木清华
    德国学习生活回忆
    留德十年
    楔子
    一 留学热
    二 天赐良机
    三 在北平的准备工作
    四 “满洲”车上
    五 在哈尔滨
    六 过西伯利亚
    七 在赤都
    八 初抵柏林
    九 哥延根
    十 道路终于找到了
    十一 怀念母亲
    十二 两年生活
    十三 章用一家
    十四 汉学研究所
    十五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十六 完成学业 尝试回国
    十七 大轰炸
    十八 在饥饿地狱中
    十九 山中逸趣
    二十 烽火连八岁家书抵亿金
    二一 我的老师们
    二二 学习吐火罗文
    二三 我的女旁东
    二四 反希特勒的人们
    二五 伯恩克(Boehneke)一家
    二六 迈耶(Meyer)一家
    二七 纳粹的末日
    二八 盟国
    二九 优胜记略
    三十 留在德国的中国人
    三一 别哥延根
    三二 赴瑞士
    三三 在弗里堡(Fr小ou弼)
    三四 同使馆的斗争
    三五 从瑞士到法国马赛
    三六 船上生活
    三七 西贡二月
    三八 从西贡到香港
    三九 回到祖国的怀抱
    余音袅袅 追忆哈隆教授
    纪念一位德国学者西克灵教授
    Wala
    十年回顾
    重返哥廷根

    近几年,我逐渐注意到,校内外的许多青年朋友对我的学习历程颇感兴趣。也许对我的小学和中学更感兴趣。在这方面,蔡德贵先生的《季羡林传》和于青女士的《东方宏儒季羡林》,都有所涉及;但都由于缺少资料语焉不详。我自己出版了一部《留德十年》,把在哥廷根大学的学习过程写得比较详细。另一部书《清华园日记》即将出版,写的是四年清华大学读书的情况。至于小学和中学,前后共有十几年,都是在济南上的,除了在一些短文里涉及一点以外,系统的陈述尚付阙如。这似乎是一件必,贞加以弥补的憾事。
    我现在就来做这件事情。
    我在济南共上过五所中小学,时间跨度是从1918年至1930年,绝大部分时间是军阀混战时期,两年多是统治,正是人民生活不定的时期。我叙述的主要对象当然会是我的学习情况,但是其中也难免涉及社会上的一些情况。这对研究山东现代教育史的学者来说当然会有些用处,即使对研究社会史的人也会有些参考价值。
    我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来写这样的文章呢?
    原因就在眼前。我今年已经是九十晋一。查遍了季氏家谱,恐怕也难找出几个年龄这样老的人。可是我自己却并没有感受到这一点。我还正在“老骥伏枥,志在万里”哩。从健康情况来看,尽管身体上有这样那样的病——我认为,这是正常的;如果一点病都没有,反而反常—一
    旦没有致命的玩意儿。耳虽半聪,目虽半明,但脑袋还是“难得糊涂”的,距老
    年痴呆症还有一段距离,因此,自己就有点忘乎所
    以了。总认为,自己还有很多题目要做,比如的大乘起源问题,稍有点常识的人都会知道,这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但是,中国以及世界上一些研究史的者无虑数百人,却没有哪一个人对大乘起源问题能讲出一个令人信服的道理来,多数是隔靴搔痒,少数甚至不着边际。我自己想弥补这个缺失有年矣,已经积累了一些资料。近我把资料拿出来看了看,立刻又放下,不由地叹上一由气,好像晚年的玄奘一样,觉得办不到了。再像七八年前那样每天跑上一趟大图书馆,腿脚已经不灵了;再看字极
    小的外文参考书,眼睛也
    不济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只有废书兴叹,即使志在十万里,也只是一种幻想了。
    可我又偏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每天不写点什么,不读点书,静夜自思,仿是犯了罪。现在,严肃的科研工作既然无力进行了,但是记忆还是有的,而且自信是准确而且清晰的。想来想去,何不把脑袋里的记忆移到纸上来,写一写我的小学和中学,弥补上我一生学习的经历呢?
    这就是我写这几篇文章的原因。以上这些话就算是小引。
    200年月日回忆一师附小学校全名应该是山东省
    立师范附属小学。
    我于1917年阴历年时分从老家山东清平(现划归临清市)到了济南,投靠叔父。大概就在这一年,念了几个月的私塾,地点在曹家巷。第二年,就上了一师附小。地点在南城门内升官街西头。所谓“升官街”,与升官发财毫无关系。“官”是“棺”的同音字,这一条街上棺材铺林立。
    大家忌讳这个“棺”字,所以改谓升官街,礼也。
    P6-8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