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中国建筑史(通校本)(精)9787108074461三联书店
    • 作者: 梁思成|责编:刘蓉林著 | 梁思成|责编:刘蓉林编 | 梁思成|责编:刘蓉林译 | 梁思成|责编:刘蓉林绘
    •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2023-05-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梁思成|责编:刘蓉林著| 梁思成|责编:刘蓉林编| 梁思成|责编:刘蓉林译| 梁思成|责编:刘蓉林绘
    •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2023-05-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3-05-01
    • 页数:406
    • 开本:16开
    • ISBN:9787108074461
    • 版权提供:上海三联书店
    • 作者:梁思成|责编:刘蓉林
    • 著:梁思成|责编:刘蓉林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128.00
    • ISBN:9787108074461
    • 出版社:三联书店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23-05-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3-05-01
    • 页数:406
    • 外部编号:3174261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导言:从读懂梁思成开始 王军
    代序:为什么研究建筑

    章 绪论
    节 中国建筑之特征
    第二节 中国建筑史之分期
    第三节 《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第二章 上古时代
    节 上古
    第二节 春秋战国
    第三节 秦

    第三章 两汉
    节 文献上两都建筑活动之略第二节 汉代实物
    第三节 汉代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
    节 文献上魏、晋建筑之略第二节 南北朝之建筑活动
    第三节 南北朝实物
    第四节 南北朝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五章 隋、唐
    节 隋、唐都市、宫苑、陵墓、寺观建筑之梗概
    第二节 隋、唐实物
    第三节 隋、唐之建筑特征

    第六章 五代、宋、辽、金
    节 五代汴梁之建设
    第二节 北宋之宫殿、苑囿、寺观、都市
    第三节 辽之都市及宫殿
    第四节 金之都市、宫殿、寺
    第五节 南宋之临安
    第六节 五代、辽、宋、金之实物
    第七节 宋、辽、金建筑特征分析

    第七章 元、明、清
    节 元、明、清宫殿建筑略第二节 元代实物
    第三节 明代实物
    第四节 清代实物
    第五节 元、明、清建筑特征之分析

    第八章 结尾:清末及民国以后之建筑

    附文:油印本《中国建筑史·前言》

    梁思成(1901-1972)中国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建筑教育学家,生致力于中国古建筑和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梁思成的视野伊东忠太关于《营造法式》的评价是冒失和武断的。他费力抄写的四库全书本《营造法式》虽然存放于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教室,人人可见,可是在朱启钤创办中国营造学社倾力研究这一文献之前,日本学者的研究付诸阙如,盖缘于伊东忠太对此书的偏见。
    这不但限制了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建筑史的深度,还对一脉相承的日本古代建筑的研究带来消极影响。
    伊东忠太称《营造法式》“不独解释困难,且无科学的组织,故有隔靴搔痒之憾”,诚是他读不懂这部“天书”之故。《营造法式》是北宋官订的建筑设计、施工的专书,其质略似今天的设计手册加上建筑规范,是中国古籍中善的一部建筑技术专书。
    1963年,梁思成在《营造法式注释·序》中写道:总的看来,《营造法式》的体裁是首先释名,次为诸作制度,次为诸作功限,再次为诸作料例,为诸作图样。全书纲举目张,条理井然,它的科学是古籍中罕见的。
    1918年,朱启钤在南京江南图书馆发现清道光元年丁氏抄本《营造法式》,即交商务印书馆石印海行。后又嘱陶湘(1871—1940)勘校诸本,于1925年重刊仿宋陶本《营造法式》,梁启超旋寄一函给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的梁思成、林徽因(1904—1955,曾用名林徽音),题识略述《营造法式》编撰者李诫之业绩,叮嘱“思成徽音俾永宝之”。
    1927年梁思成入哈大学研究东方建筑,系统阅读了日本与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与艺术的调查成果。对喜龙仁与鲍希曼这两位欧洲学术界的代表人物,梁思成在1947年评论道:“他们谁也不懂中国建筑的‘文法’(grammar),对中国建筑的描述不得要领。两人之中,喜龙仁要好一些,他引用了《营造法式》,却漫不经心。”1945年,梁思成撰文指出:“中国建筑的‘文法’是怎样的呢?以往所有外人的著述,一及此,一知道。不知道一种语言的文法而要研究那种语言的文学,当然此路不通。不知道中国建筑的‘文法’而研究中国建筑,也是一样的不可能。”而要破解中国建筑之“文法”,何其难矣!梁思成在《营造法式注释·序》中回忆道:公元1925年“陶本”刊行的时候,我还在美国的一所大学的建筑系做学生。虽然书出版后不久,我就得到一部,但当时在一阵惊喜之后,随着就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失望和苦恼——因这部漂亮精美的巨著,竟如天书一样,无法看得懂。
    他坦言研究《营造法式》,“老师傅是没有的。只能从宋代的实例中去学习。而实物在哪里?虽然有些外旅行著作中提到一些,但有待亲自去核”。
    他竟将那些大名鼎鼎的外国建筑史学者称为“外旅行”,实是因为他们不习《营造法式》之故,徘徊于不通之路,做的多是资料搜集,局限于美术考古之法,不能做深入研究。
    在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梁思成虽然是迟来的后生,但他以坚定的意志,通过实物调查与文献考,倾力解读《营造法式》,试图开启中国建筑史研究之“不二法门”。
    这正是梁思成与外国前辈学者的学术分野。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