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玉道(共5册)(精)9787510876547九州出版社
    • 作者: 王伟斌著 | 王伟斌编 | 王伟斌译 | 王伟斌绘
    •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王伟斌著| 王伟斌编| 王伟斌译| 王伟斌绘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1-01
    • 版次:1
    • 印刷时间:2018-11-01
    • 字数:1000千字
    • 页数:1280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0876547
    • 版权提供:九州出版社
    • 作者:王伟斌
    • 著:王伟斌
    • 装帧:精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735.00
    • ISBN:9787510876547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8-11-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9-01-01
    • 页数:1280
    • 外部编号:3045899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玉之成》
    章/开天辟地:缘起神话时代
    第二章/炼石补天:五色玉石中的密码
    第三章/漫天星斗:星罗棋布的关玉
    第四章/首德次符:玉的质色之辨
    第五章/莽莽昆仑:玉中的所在
    第六章/玉石之路:丝绸之路的前身
    第七章/无处追寻:失踪的海外玉文化
    第八章/完美蜕变:一块石头的传奇
    第九章/如琢如磨:从此玉石有了生命
    第十章/宇宙恩赐:玉是大地的舍利
    《玉之史》
    章/以玉事神:史前神巫的法器
    第二章/以玉为符:三皇五帝的交接
    第三章/征玉之战:商王的权力
    第四章/瑞信符佩:西周的礼仪
    第五章/比德于玉:春秋战国的救赎
    第六章/金缕玉衣:汉王死后世界
    第七章/玉亦仙药:魏晋士族的解脱之道
    第八章/金玉良缘:隋唐用玉的新风尚
    第九章/民玉兴起:宋辽金元的民风
    第十章/古玉:明清玉雕的繁荣
    《玉之美》
    章/宛如凝脂:美玉的天然之美
    第二章/金声玉振:来自上古的户舌
    第三章/大象无形:天人合一的关竽
    第四章/独具匠心:琢玉的原则
    第五章/巧夺天工:玉器的工艺
    第六章/气韵生动:玉器的造型
    第七章/雕文刻镂:玉器的纹饰
    第八章/君子修养:玉器的题材
    第九章/意必吉祥:玉器的祝福
    第十章/玉字生辉:斜玉旁的美好
    《玉之德》
    章/玉德学说:君子比德于玉
    第二章/教化之功:修身如同琢玉
    第三章/玉德之仁:包容天下的真心
    第四章/玉德之义:行走天下的君子们
    第五章/玉德之礼:礼教背后的士天 第六章/玉德之智:仁且智的理想人格
    第七章/玉德之信:君子一诺千金
    第八章/玉德之勇:君子勇者无惧
    第九章/玉德之洁:君子廉洁制身
    第十章/长寿之路:君子仁爱精神的永恒
    《玉之和》
    章/和玉精神:玉文化的灵魂
    第二章/金丹玉醴:道家神仙的美食
    第三章/玉魄禅心:家智慧的象征
    第四章/玉养身心:中医的良药
    第五章/红楼大梦:宝玉的荒唐人生

    王伟斌,神玉艺术馆馆长。历经十余年,凭借一己之力征集、收藏、保护、修复了近2000件中国历代玉器艺术珍品,创办了服务于民众和优选的文化艺术交流港——神玉艺术馆。他深度挖掘玉文化的思想精髓,构建“成史美德和”玉文化理论体系,创新地提出玉文化的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

    辨玉之道,首德次符天地清正,鸿蒙之初,洪荒时代的先辈们虽仍懵懂于万物,但是对于玉与石,如本能一般,已有了区分。如同《尚书》所记称,青州盛产“次玉之石”,如若没有上下好坏之分,又何来“次玉”一说?如若没有对玉石品质和对先祖的纪念与情怀,产自于神州西北的和田玉石,又如
    何突破遥远的路程与自然的阻力,东达中原,并成为真玉与国玉之说?
    先民们在取玉、用玉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衍生出一
    套对玉石的评判标准,而这种评判也随着社会的演变和人们对玉石的认知改变而不断地调整,这套标准一直在隐的、约定俗成地执行着,从来没有被严格地用文字规定出来,直到1921年的民国时期,著名地质学家章鸿钊先生出版了一本名为《石雅》的书,其中介绍了古今中外各类玉石,并且首次总结地提出了古人辨玉的标准:“古人辨玉,首德次符。”并进一步解释道:“先秦贵德不贵符”。至此,“首德次符”的辨玉标准被世人熟知,同时也引发了更进一步的讨论。
    “德”和“符”是古籍中用来描述玉石的比较常见的两个字,章鸿钊先生特意选出这两个字,并指出古人是围绕“德”和“符”的关系来辨玉之高下的。在他的玉石评价系统中,“德”指的是玉的质地,“符”指的是玉石的色泽。“首德次符”指的是在用玉之时,要品评玉石的质地,接着再品评玉石的色泽,而质地的重要要优于色泽。

    章鸿钊先生的观点具有非凡的创造和很的学术价值,至今仍被广泛用但其也有值得商榷之处。一是关于“德”与“符”的定义,“德”指的是玉质,并没有太大争议,无论是管子还是孔子,在论述玉德时,所用的“温润以泽”“邻以理者”“坚而不蹙”“廉而不刿”“鲜而不垢”“折而不挠”等等都是在描述玉的质地。
    “符”字,章鸿钊先生解释为:“若言符,则如王逸《玉部论》以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脂肪,黑如纯漆,为玉之符是已。如今思之,言德尚矣,言符末也。”可见他认为“符”字仅指颜色而言。而实际上,“符”字在古籍中与玉同现时,意义更为广泛,《管子》中的“藏以为宝,剖以为符瑞”指的是吉祥的征兆和迹象,《三国志》中的“剖符授玉”指的是带皮的玉石,而《朱子语类》中的“若合符节”则指的是一种象征地位和权力的凭。
    实际上在上古时期,符是一种专门的玉器类别,类似于兵符。所以将“符”完全解读为颜色,似有偏颇。
    早期的先民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做支撑,辨玉无非是靠眼睛与双手,眼睛感受颜色和外形,双手感受质地。而结合上述引用的记载,“符”可能除了颜色,还包括外形在内。不过,玉石从原料到玉器,经过了多轮次的切割、雕琢、打磨,玉的外形一直在变,所以颜色成为“符”的主要内涵了。
    章鸿钊先生在阐释“首德次符”的观点时,进一步说到了“先秦贵德不贵符”。先秦时期的阶段,尤其是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