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理解现代经济学(精)9787547316658东方出版中心
    • 作者: 钱颖一著著 | 钱颖一著编 | 钱颖一著译 | 钱颖一著绘
    •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时间:2021-04-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钱颖一著著| 钱颖一著编| 钱颖一著译| 钱颖一著绘
    •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 出版时间:2021-04-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58000
    • 页数:416
    • 开本:16开
    • ISBN:9787547316658
    • 版权提供:东方出版中心
    • 作者:钱颖一著
    • 著:钱颖一著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88.00
    • ISBN:9787547316658
    •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4-01
    • 页数:416
    • 外部编号:3112849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序言

    编 现代经济学学理
    理解经济学原理
    理解经济学框架
    理解经济学研究

    第二编 现代经济学学说
    科尔奈的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改革
    克鲁格模型与寻租理论
    企业理论
    比较制度分析研究前沿
    哈特:基于不完备合同的企业理论
    阿克洛夫、斯宾塞与斯蒂格利茨:信息经济学的奠基人
    米尔格罗姆、罗伯茨:经济学运用于组织和管理
    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贡献
    马斯金:机制设计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
    吴敬琏、科尔奈:特色、规律与价值
    威廉姆森:经济变迁中的企业组织
    科斯与中国
    哈耶克:自由和市场的力量
    吴敬琏:用现代经济学讲述中国经济改革故事
    哈耶克:计划与市场的争论
    麦金农与中国经济改革
    青木昌彦与比较制度分析
    诺思的遗产
    拉丰对经济学和经济学教育的贡献
    哈特、霍姆斯特罗姆:合同理论的中国意义
    阿罗: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奠基人

    第三编 现代经济学在美国
    经济学科在美国
    经济学家市场在美国
    美国大学的经济学教育

    第四编 现代经济学在中国
    中国高校的经济学教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特聘教授项目
    推进经济学科建设的三条建议
    《经济学原理》课在清华
    培养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现实观察能力
    高水平年会推动高质量金融研究
    建设经济社会数据平台
    清华经济系八十五周年:温故知新,饮水思源
    清华大学“陈岱孙经济学纪念讲座”开启:的纪念
    北京大学“陈岱孙经济学教育”成立:经济学教育者的使命
    经济学教育在中国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一周:经济人的史责任
    《经济学报》创刊:提高经济学研究水平
    经济学教育与研究在中国
    “比较译丛”:比较出思想
    中国的经济研究与经济学教育现状评估
    经济学家的远见与洞见
    《经济研究》六十周年:新常态下的经济学创新
    汇集顶经济学家的研讨会
    研究全球经济中的中美经济关系
    “长安讲坛”第300期:研讨中国经济问题的讲坛
    中国经济50人论坛二十周年:我与论坛的三件事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十周年:制度、包容、活力


    序言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学科。经济学从古典到现代,经历了二多的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已经形成了一个愈来愈科学、愈来愈严谨的体系。萨缪尔森(PaulA.Samuelson)因此而说过,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中国,经济学科是与理科、工科等并行的十二个学科门类中的一个门类。由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学科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一度成为显学。
    现代经济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经济中资源配置等问题的学问。它既有实(positive)研究的方面,又有基于实研究提出经济政策指导的方面。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紧密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是变计划经济为市场经济,它是中国经济在1978年之后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可以说,没有现代经济学学理的支撑,没有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经济不可能有今天。“竞争”“价格”“激励”“产权”“治理”等现代经济学的术语早已经成为官方文件中的标准词汇,也成为百姓中的日常用语。这在社会科学学科中是难以看到的。
    作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早学习现代经济学的一代学者,我们经历过“”,受益于改革开放,具有强烈的改革情结、现代化情结。我们那批经济学留学生,不少是从理工科背景转向学习和研究现代经济学的。我们与中国改革同行,尽力把现代经济学应用于中国的改革和开放的实践中去。我们的求学和治的经,我们传播现代经济学的努力,都受到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我们的特殊经历的影响。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时代特征。
    当编辑完这本书之后,我在过去三十多年间学习、研究和传播现代经济学一路走来留下的足迹变得清晰了。作为一个“”后届大学生,一个改革开放后早留学美国学习现代经济学的留学生,一个长期在美国和中国高校任教的经济学教授,一个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同行的经济学者,我的现代经济学学术之路的点点滴滴显示在本书收集的文章中。当我一年前在陕西的一个地级市调研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听到当地银行使用“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公司治理”等术语并用得恰到好处时,我感受到了现代经济学和我们这一代经济学者的某种影响力。
    本书收集了我在过去三十多年间发表的有关现代经济学的五十篇文章。全书分为四编。和第二编分别概括现代经济学的学理和介绍经济学家的学说,第三和第四编分别讲述现代经济学在美国和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现状。这四编合在一起,勾画出一个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被传播、在中国高校中不断被接受的历程。这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本身的一个有意义的侧面。
    编“现代经济学学理”中的三篇文章是在不同场合下完成的,整合在一起正好是我对现代经济学的“原理”“框架”和“研究”三个依次递进方面的一种解读。这三篇合在一起,可以看作是我对现代经济学学理的一个“三位一体”的介绍。
    《理解经济学原理》是基于我在过去十几年来在清华、北大讲授《经济学原理》课程的经验,是针对大学一年级生或初次接触现代经济学的入门者。这一篇基于我的一个公益公开讲座,其内容我也在多种不同场合讲过,包括招生,大众普及宣讲,以及中学科普课堂。
    《理解经济学框架》这一篇是针对硕士和博士写的,来源于我多年在美国斯坦福、马里兰、伯克利加州大学讲授课程中的体会和感悟。它勾画了我理解中的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分析框架。这篇文章在2002年发表,其内容我在十多所国内高校演讲过。它在经济学界反响热烈,对中国听众和读者的针对强。
    《理解经济学研究》是我获得2016年首届中国经济学奖后在其颁奖典礼上的演讲。我的获奖原因是“对在转轨经济中作用于和企业激励机制的研究所做出的贡献”。这篇文章以我的部分获奖研究工作为例,来解释经济学学术研究的对象、方法、结果和意义,聚焦在如何用现代经济学做前沿研究,特别是做中国相关问题的研究。
    第二编“现代经济学学说”中包括了我在过去三十年期间(1987—2017)陆陆续续写的二十一篇介绍经济学学说的文章。这二十一篇中两篇介绍现代经济学的两个领域,十九篇聚焦十九位经济学家的学说,其中有十八位外国经济学家,一位中国经济学家。这十九位经济学家中有十二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七位也都是大师级的经济学家。这十九位经济学家中,除了哈耶克一位之外,我都见过,而且除科斯外都与我关系密切。他们中有我的导师,我的师长,我的同事,我的好友。我有幸能够与他们结识,近距离向他们学习,并一起做研究,探讨经济学问题。如果说这二十一篇文章有什么共同之处,那就是它们并非抽象介绍经济学学说,而是把这些学说放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之下,具有针对地介绍和阐述。从这些介绍文章中可以看到,现代经济学在被介绍进中国的时候,就是与中国的改革实践息息相关的。这也是为什么现代经济学能够在中生共鸣。
    第三编“现代经济学在美国”中的三篇文章成稿于2001至2002年间。这是国内早介绍经济学科在美国高校学科建设的文章,这些内容我在国内多所高校演讲过。这几篇之所以引起较大反响,与那个年代相关。1998年,首次提出要建设若干所世界大学。那时正是国内高校起步向世界大学学习的时期,所以对经济学科在美国的话题极为关注。这三篇文章从经济学的学科设置到经济学的教学项目,再到经济学家市场的运行,这些内容都给国内经济学界,特别是高校经济学院系,带来耳目一新的冲击,让读者看到一个全新的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模式。这些文章在国内传播很广,说明了经济学教育者对国际化的渴望,这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
    第四编“现代经济学在中国”中有二十三篇,写作时间从2002年到2018年。这一编与第三编相对应,事件发生的场地却从美国换到了中国。它们如实记录了在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中,现代经济学在中国从引入到生根的路径。过去二十年间,现代经济学在中国高校生根,改变了经济学教育的生态,现代经济学逐渐成为经济学教育的主干。这是一代人的努力,是一步一步做出来的,有幸的是我能够在其献一小步。
    我从2002年起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担任特聘教授,讲授《经济学原理》课。我从2006年起担任学院院长共十二年,全面推动教育改革。在经济学学科建设方面,我推动建设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创办经济学学术刊物,设立经济学纪念讲座,把“长安讲坛”落地在清华,邀请和组织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来清华研讨,等等。在此期间,我也曾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兼课讲授《经济学原理》,并参加了北大经济学院的一些活动。此外,通过担任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委员会、《经济研究》编委、“比较译丛”主编等职,我在多个平台上为传播现代经济学尽力。把这二十三篇文章排列起来,展示出这些年来所做的若干点,连接这些点可以看出一个现代经济学在中国落地的一步一步的轨迹。
    除了编之外,每一编中的文章都是按照写作时间的顺序排列,这便于体现一种真实的时间感。特别是第四编中展示的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落地轨迹,从这种按照时间排序可以看到这个演变的真实过程。
    编辑这本书,也是对一段历史的回顾。这是中国现代史中一个激动人心的时期,显示了人们对新知识的渴望,对现代经济学的期待,对改革的激情,对现代化的追求。我有幸能够在这个时期尽我的微薄之力,是因为生逢其时,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在一个合适的地点,做了一些合适的事情。这本书就是对这个经历的实录。
    钱颖一
    2020年11月于清华园

    1. 有名经济学家钱颖一教授 30年心血之作!
    2.从当代中国视角准确理解现代经济学,一部的经济学、思想史、改革史专著
    3.概括现代经济学的学理,介绍经济学家的学说,讲述现代经济学在美国和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现状
    4.从这里读懂中国市场经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