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粮食,粮食9787571112011大象出版社
    • 作者: 何弘;八月天著 | 何弘;八月天编 | 何弘;八月天译 | 何弘;八月天绘
    •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何弘;八月天著| 何弘;八月天编| 何弘;八月天译| 何弘;八月天绘
    •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12-01
    • 版次:1
    • 开本:16开
    • ISBN:9787571112011
    • 版权提供:大象出版社
    • 作者:何弘;八月天
    • 著:何弘;八月天
    • 装帧:暂无
    • 印次:暂无
    • 定价:79.00
    • ISBN:9787571112011
    •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12-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135170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目 录
    古人吃什么 …… 001
    古老的“五谷” …… 002
    作为象征“稷” …… 003
    彼黍离离 …… 007
    民之所食,豆饭藿羹 …… 009
    作为食物的 …… 014
    小麦不小 …… 016
    麦哥麦姐 …… 025
    主食——水稻 …… 032
    米弟米妹 …… 037
    丝绸之路与粮食 …… 040
    芝麻绿豆的事 …… 043
    地理大发现 …… 045
    后起之秀——玉米 …… 047
    救命的红薯 …… 054
    土豆这等“薯辈” …… 058

    002
    饥荒无情 …… 063
    饥饿下的人 …… 064
    不堪忍受的饥饿 …… 068
    无尽长的死亡线 …… 069
    遍及全球的饥荒 …… 072
    一个新中庭粮食记忆 …… 075
    “缺粮款”与工分 …… 076
    曾经的温饱生活 …… 084
    饥荒带来的磨难 …… 088
    红薯当家时代 …… 098
    六○后的贫苦记忆 …… 106
    再不愁缺粮 …… 113
    粮食生产运动 …… 117
    从“不足温饱”到“吃饱吃好” …… 118
    从“南粮北调”到“北粮南运” …… 122
    从“戈壁荒漠”到“绿洲良田” …… 127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 134
    目录
    003
    战略 …… 143
    “粮丰工程” …… 144
    河南课题 …… 151
    粮食核心区 …… 157
    保护“命根子” …… 162
    18 亿亩耕地红线 …… 167
    中原奇迹 …… 173
    中原金秋 …… 174
    产粮大省 …… 181
    沉重的“翅膀” …… 186
    粮农沐春风 …… 192
    取消农业税 …… 202
    粮食直补 …… 204
    中央一号文件 …… 205
    大旱见“同心” …… 208
    总理的关怀 …… 211
    种粮大户 …… 219
    今昔白马坡 …… 2
    家庭农场 …… 225
    现代农业生力军 …… 228
    打造“国人厨房” ……

    004
    粮食的供给侧改革 ……
    优质小麦的标杆 ……
    强筋“新乡小麦” …… 242
    弱筋小麦的出路 …… 249
    优质粮食工程 …… 253
    籼与粳 …… 256
    稻 …… 264
    原阳大米 …… 268
    立体种养 …… 273
    玉米产业链 …… 277
    需求猛增的大豆 …… 281
    种豆在中原 …… 284
    正阳花生 …… 287
    芝麻开门 …… 295
    种子的力量 …… 301
    “杂交水稻之父” …… 302
    别忘了他们 …… 307
    河南的水稻专家 …… 309
    许为钢的小麦育种突破 …… 317
    “北赵南颜” …… 322
    “北蔡南吴” …… 324
    杂交小麦的开拓者范濂 …… 327
    目录
    麦田里的战狼 …… 328
    “周麦之父”郑天存 …… 330
    玉米育种奠基人吴绍骙 …… 333
    玉米交的开创者李竞雄 …… 337
    “西部种子生产基地开拓者”陈伟程 …… 340
    玉米“一号种子” …… 343
    “玉米人”程相文 …… 344
    花生专家张新友 …… 346
    小芝麻大学问 …… 349
    农业的“芯片” …… 352
    005
    科技之光 …… 355
    新“管家” …… 356
    信息高速公路 …… 360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 365
    “东方红” …… 369
    “飞手”郭永肖 …… 371
    化肥的力量 …… 377
    测土配方施肥 …… 380
    转基因的影响 …… 387
    种地的学问 …… 397

    006
    从“吃得饱”到“吃得好” …… 405
    面粉业 …… 406
    中原面食遍世界 …… 411
    方便面 …… 415
    永城的“白色经济” …… 419
    速冻食品的三全热 …… 4
    “思念” …… 429
    “六畜”之首 …… 434
    那个养猪的 …… 437
    养殖在中原 …… 442
    养禽吃蛋 …… 445
    乳业兴旺 …… 450
    无鱼不成席 …… 456
    菜篮子 …… 458
    果盘子 …… 464
    后 记 …… 468
    参考资料 …… 473\"

    何弘

    \"饥饿下的人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第二卷《滦阳消夏录二》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或者说一个传闻,说的是明朝末年河南、山东一带因旱灾、蝗灾所发生
    的事:盖前明崇祯末,河南山东大旱蝗,草根木皮皆尽,乃以人为粮。官吏弗能禁,妇女幼孩,反接鬻于市,谓之菜人。屠者买去,如刲羊豕。周氏之祖,自东昌商贩归,至肆午餐,屠者曰:“肉尽,请少待。”俄见曳二女子入厨下,呼曰:“客待久,可先取一蹄来。”急出止之,闻长号一声,则一女已生断右臂,宛转地上;一女战栗色。见周,并哀呼,一求速死,一求救。
    周恻然心动,并出资赎之。
    明朝崇祯末年,自然灾害严重,百姓生存艰难,李自成、张献忠等率众揭竿而起,全国各地战乱不断,导致更大范围的饥荒,食人之事屡见不鲜。当时有“广东徐霞客”之称的学者、诗人屈大均,也曾遇到过一件售卖“菜人”之事:这年发生大饥荒,有人把自己卖到市场上,当供人食用的肉,被称为“菜人”。有个女子忽然拿了三千铜钱给丈夫,让他赶快回去,然后含泪离开。丈夫跟去找她,发现妻子已被砍断手臂,挂在市场售卖。屈大均因而写下了《菜人哀》:夫妇年饥同饿死,不如妾向菜人市。
    得钱三千资夫归,一脔可以行一里。
    芙蓉肌理烹生香,乳作馄饨人争尝。
    两肱先断挂屠店,徐割股腴持作汤。
    不令命绝要鲜肉,片片看入饥人腹。
    男肉腥臊不可餐,女肤脂凝少汗粟。
    饥荒无情065三日肉尽余一魂,求夫何处斜阳昏。
    天生妇作菜人好,能使夫归得终老。
    生葬肠中饱几人,却幸乌鸢啄不早。
    古代的农业技术还处在一个原始的水平,人们只能靠天吃饭,风调雨顺了就会收获较多的粮食,日子便好过一些;倘若遇到天灾或者战乱,粮食产量就会大大减少,甚至绝收。
    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饥荒一直是生存的威胁。
    据史料记载,从秦末汉初一直到民国时期,我国各地不同程度都遭遇过饥荒,造成大量人口死亡,饥荒致死人数通常要比战争还多。政权更迭引发的战乱,往往发生在饥荒之年,两种因素叠加,会给人民带来更大的灾难。当饥饿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丑恶的一面便充分显露出来,甚至出现相互残杀、以人为食的可怕现象。
    “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这是《左传·宣公十五年》的记载,仅仅10个字便呈现了灾荒时期饥饿百姓的生活惨状。据统计,《史记》《新唐书》《资治通鉴》《明史》等正史中关于“易子而食”“人相食”的记载就有很多,二十五史中记载的“食人”惨剧竟达403起。
    以汉朝为例,《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中可看到如下记录:汉高祖二年(前205):“人相食,死者过半。”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河水溢于平原,大饥,人相食。”汉元帝初元元年(前48):“关东郡国十一大水,饥,或人相食。”汉成帝永始二年(前15):“梁国平原郡……人相食。”王莽天凤元年(14):“缘边大饥,人相食。”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民饥饿,相食。”汉灵帝建宁三年(170):“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汉献帝建安二年(197):“江淮间民相食。”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大规模征用青壮年为兵,再加上旱灾、
    蝗灾,各地农田大量抛荒,粮食歉收,导致饥荒蔓延,军队粮草供给严重不足。《三国志》卷一裴松之注引《魏书》说:“袁绍之在河北,军,066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面对饥荒,士兵都不能填饱肚子,平民百姓更是流离失所,饿殍遍地。在饥饿的驱使下,羸弱的孩子、妇人变成了人们的口中之食。《后汉书》卷九记载:“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唐代“安史之乱”时,安禄山的军队包围了睢阳的张巡和许远。因围困太久,城里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战马全部被杀吃,连老鼠、麻雀
    等都被吃尽。饥饿使人们丧失了丝理智,许多人家因不忍心吃自己的孩子,就与邻居交换而食。孩子吃光了,张巡就把他的小妾杀掉煮吃。
    大家于是开始争先恐后地杀吃女人,等女人也被吃光了,又开始吃男人。
    ,睢阳城被安禄山攻破,全城六万多人,仅剩下数百人。
    公元886年,广陵城(今扬州)被杨行密所围。围困半年之后,广陵城里的人把粮食吃完,饥饿难耐,开始人吃人。军队更是变本加厉,公开到处抓人,把人像杀猪一样捆起来,拉到集市上卖。妇女和儿童被称为“菜人”,屠户买去之后,就像牛羊一般宰杀了赚钱。人肉的价钱连狗肉都不如,狗肉每斤五百钱,而人肉每斤一百钱。可见屈大均《菜人哀》所写的“菜人”实在是古已有之。
    清光绪年间,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干旱严重影响了粮食产量,再加上当时很多人为挣钱种植了大面积的罂粟,使粮食异常短缺。在山西的一些县城,有人开始吃树皮、草根。然而这仅仅是开始。1877年,华北地区旱灾严重,土地上裂开一道道宽大的裂口,庄稼几乎全部枯死,粮食绝收。能吃上树皮已经是很的事情。有的人实在找不到食物,便以石粉充饥。而人类的肠胃根本无法消化石粉,又不能将其排出体外,以致被活活憋死。还有人吃观音土,也排不出来。观音土在肚子里积得多了,活活把人坠死。到,在求生本能的驱使下,终于发展到“人相食”的地步。
    《晋灾泪尽图》是清朝人写的回忆灾荒的一本书,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南方的客人路过山西,正赶上发生灾荒。南方人到处找寻,实在找不到可以充饥的东西,几天后他老婆被活活饿死。这位客人忍不住饥荒无情067大哭起来,他身边的人却马上捂住他的嘴,赶紧把院门关上。原来,“抢尸而食”的事情屡屡发生,抢尸者听见哭声即判断有人死去,便循声来抢尸体。这位南方客人等到深夜,将妻子埋于院中。但第二天他发现,尸体被人挖了出来,只剩下一些白骨。
    大饥之年,贩卖人肉竟成为公开的生意。人还没有断气,门口就有人等着收肉。即使在白天,很多村子都是悄无声息的。屋子里,光着身子的人躺在炕上,早已饿得骨瘦如柴,只能靠眼珠转动来判断是不是活人。还有一些稍有点力气的人,就去别人家,看能不能把尸体拖回家做食物。地上到处都是尸骨,车轮碾过,发出折断的声音,简直如同人间地狱。
    1929年,甘肃发生严重的旱灾。传教士马永强在《近代甘肃灾荒备忘录》中写道:“居民绝食或缺种子已达百分之八十,故多以婴儿烹食
    充饥。各县儿童不敢出门。”周俊旗编著的《老新闻民国旧事1928—1931》中记录的一件事更是骇人听闻:在甘肃隆德县(今属宁夏)一个村子,有三户人家的丈夫饿得实在没办法只好外出逃荒,剩下的三个女人一起靠乞讨为生。即使这样,她们依然面临被饿死的威胁。于是,三个人联合作案,屡次偷来孩子为食。等到被发现时,她们的窑中已堆积了30多个孩子的尸骨。
    1930年,《大公报》有一则通讯称:“饥民初则偷窃死尸,继则公然脔割,终则以婴儿、妇女的腿臂做腊肉,家居供食品,出外作干粮。
    各处税局翻检行客,常有人腿包裹其中。”若是官府问起来,饥民们就会说:“这是我家孩子的肢体,如果我不吃,也会被别人吃掉。”席会芬、郭彦森等主编的《大灾大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在陕西三原县,有一个妇女带着儿子逃荒,晚上住在一户人家中。第二天一早起来,她发现儿子不见了,四处寻找,在厨房里闻到了肉香味,打开冒着热气的蒸笼,她发现儿子坐在笼中,已经被蒸多时,惨不忍睹。
    这样的记载还有很多。即使隔着久远的时空,笔者在阅读、引用这些残酷的资料时,依然感觉不寒而栗,无法释怀。人类数千年发展起来,068的文明、道德与人,在难耐的饥饿面前坍塌委地,轰然泯灭。
    不堪忍受的饥饿在中国历,饥荒、农民起义、王朝更替,每隔不到三肯定会上演一次。不论哪个朝代,每一次农民大起义,基本都与饥饿有关。
    邓拓在《中国救荒史》中说:“我国历累次发生的农民起义,无论其范围的大小,或时间的久暂,实无一不以荒年为背景,这实已成为历史的公例。”从秦朝的陈胜吴广起义,到明末李自成起义,均造成了旧王朝的颠覆。在清代,特别是嘉庆道光以来的特大灾荒,也曾引发多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些或大或小的农民反抗运动,有的直接颠覆了王朝的统治,有的对统治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旱涝虫灾是粮食发展的克星。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生产力低下,人们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基本上就是看天种粮,靠天吃饭,听天由命。遇上自然灾害,百姓束手无策,农业生产必将遭受毁灭打击,或减产,或颗粒无收,接下来便是面对饥荒的威胁。
    造成饥饿的原因,除了不可抗拒的天灾,还因为统治者的及惨道的掠夺。人们被逼到绝境,突破了忍耐的极限,生死攸关之际,便一呼百应,揭竿而起。
    公元前3世纪,秦朝末年,中国历爆发了次大规模的、由陈胜吴广率领的农民起义。秦二世胡亥昏庸残暴,加重人民徭、赋税负担。人们从土地上收获的粮食,缴税之后所剩无几。广大人民被饥饿所迫,艰难地挣扎在死亡线上。,在奔赴戍守渔阳的途中,陈胜、
    吴广振臂一呼,树起反旗,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
    东汉晚期,宦官、外戚明争暗斗,朝廷腐败,加上边疆战事不断,整个国势日趋疲弱。公元184年,全国遭遇大面积干旱,老百姓辛苦耕饥荒无情069作的庄稼,到头来颗粒不收。然而,灾情之下,朝廷的税收没有一厘一
    毫的减少,徭役、兵役依然繁重,加之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人民食不果腹,苦不堪言。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张角的号令下,聚众而反。这就是著名的黄巾起义。“反民”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对东汉朝廷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毋庸讳言,黄巾起义就是促使东汉灭亡的,也由此拉开了三国时代的序幕。
    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为了支付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战争赔款,弥补由大量输入而造成的财政亏空,变本加厉地,加之外工业的大量倾销,许多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地主阶级乘机兼并土地,加重剥削。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自发组织进行反抗,农民斗争此起彼伏,起义多达一百多次。
    1851年,在洪秀全的率领下爆发了大规模的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把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发展到。中国人民深受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和鼓舞,一直没有停止对封建王朝的斗争,半个世纪后爆发辛亥。
    纵观中国古代史,每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后期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土地兼并产生的粮食分配问题。饥荒,不一定都是由天灾引发的,很多时候是人祸——富商、地主肆意兼并贫农和自耕农的土地,造成“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农民年年辛苦劳作,年年温饱不济,致使农民生产积极遭遇打击。农民的生产动力不足,粮食就会越来越少,走投无路,只能聚众起义。
    不难看出,稍稍明智点的古代帝王,都会懂得这样的道理,以“重农抑商”为治国之道,来保人民的温饱。老百姓只要有口饭吃,谁会去?无尽长的死亡线电影《一九四二》上映之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之前,,070大多数人对1942年河南那场饥荒的情景知之甚少。冯小刚的电影《一九四二》改编自河南籍作家刘震云的作品《温故一九四二》。刘震云的这部作品被称为“调查体小说”,大约是用小说的笔法进行纪实写作吧。刘震云所写的是他的家乡豫北的情形,事实上,1942年7月至1943年春,河南110个县遭遇不遇的大饥荒,数十万甚至百万人失去生命,中原大地饿殍遍野,尸塞于道。关于这场灾难,除少数幸存老
    人的记忆外,见于当时文字记载的只有《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和《前锋报》特约记者李蕤等人的报道。
    1985年第十三辑《河南文史资料》收录了李蕤写于1942年的一组报道,取名《无尽长的死亡线——1942年豫灾剪影》。这组文章当时以“本报灾区通讯”的形式刊发于南阳的《前锋报》上,作者署名“流萤”。
    1943年5月,《前锋报》发行了单行本,取名《豫灾剪影》。《豫灾剪影》出版后轰动一时,但只印刷了2000册。2006年,李蕤的女儿宋致新编辑出版了《1942:河南大饥荒》,其中收录有《豫灾剪影》。
    据《河南灾情实况》记载,1942年,河南入春之后全省连续三个月大旱无雨,致使麦收不足二成。持续的干旱,使得红薯、高粱、荞麦也
    几乎绝收。秋季再遇蝗灾,移动的蝗虫遮天蔽日,所过处凡绿叶皆被吃绝。
    干旱、蝗灾导致的绝收在河南大地蔓延。
    饥馑之年,在通许、伊川、偃师、汝阳、密县、郑州、尉氏、许昌、
    睢县、西华、桐柏、南阳、唐河、新蔡等尚未沦陷于日寇的“国统区”,国民的军粮依然按照正常年份征收。河南驻军以抗战的名义强征军粮,硬派赋税,几乎掠走了农民家中所有的粮食,人们被一步步逼到了死亡线上。
    没有粮食,河南百姓开始以树叶、野草、杂菜等“非粮”物品来维持生命。这些东西平时都是给牲畜吃的,此时却成了人们的美食。连蒺藜这样平时牲畜都不吃的东西,也成了救命的食物,大小树皮被扒得精光。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了,大雁屎也开始成为食物。大雁吃的是粮食,拉的屎里还有不少没消化完的粮食籽。饿得头晕眼花的人们,已经顾不饥荒无情071得大雁屎又脏又臭。饥饿让他们变得啥都敢吃。
    饥饿主宰了一切,人们的想法就是吃,起码的人被抛到九霄云外。历史的悲剧再次重演。当树皮、杂草这些东西都没得吃时,有人开始卖儿鬻女。
    在河南很多地方的村集上,出现了公开的“人市”,卖孩子就像卖白菜,孩子头上插上一根谷草,即表示是待卖的。《界首一览》记载了当时许多河南女孩无以为生,被卖到安徽界首一带做的悲惨境遇。
    饥饿待毙之时,有的丈夫不忍心妻子饿死,就劝她跟别人走;而妻子为了不让丈夫饿死,就求丈夫把自己卖掉。据传,方城县有一对夫妇,无法维持生活,妻子被卖出,分手时,妻子对丈夫喊道:“你来,我的裤子囫囵一些,咱俩脱下换一下吧。”丈夫听完此话,与妻子抱头痛哭,然后毅然说道:“不卖你了,死也死在一起!”在残酷的现实中,总有人未泯的人给我们带来感动——这对相爱相怜的,成为那场大饥荒漫天黑色中的亮点。
    未到1942年底,河南已有大批农民饿死。活着的人们,像躲避瘟
    疫般地逃离家园,迈着踉跄的步子,踏上了逃荒的漫漫征途。饿死的暴骨失肉,逃亡的扶老携幼,挤人丛,挨棍打,未必能够得到赈济委员会的登记。吃杂草的毒发而死,吃干枝皮的忍不住刺喉绞肠之苦。路上不断有弃婴在哭泣和死去。
    沿途许多像狼一样的野狗,长得膘肥肉厚。野狗从沙土堆里把尸体扒出来,像狼一样吞吃人肉。
    面对饥饿,人潜在意识中的狼被唤醒,开始吃人。野地里到处是尸体,在夜幕的掩护中,有人割死人肉吃。
    《前锋报》记者李蕤在《豫灾剪影》中写道,河南郑县(今郑州)一个老太婆和她的丈夫马水道,甚至将自己的亲生女儿杀死吃掉,两人被抓时,身上还藏着一包人肉。
    《大公报》驻河南战地记者张高峰撰写的长篇通讯《饥饿的河南》,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呈现了当时的情景:,072近我更发现灾民每人的脸都浮肿起来,鼻孔与眼角发黑。
    起初我以为是因饿而得的病症。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吃了一种名叫“霉花”的野草中毒而肿起来。这种草没有一点水分,磨出来是绿色,我曾尝试过,一股土腥味,据说猪吃了都要四肢麻痹,人怎能吃下去!灾民明知是毒物,他们还说:“先生,就这还没有呢!我们的牙脸手脚都是吃得麻痛!”现在叶县一带灾民真的没有“霉花”吃,他们正在吃一种干柴,一种无法用杵臼
    捣碎的干柴,所幸的是吃了不肿脸不麻手脚。一位老夫说:“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吃柴火!真不如早死。”关于这场大饥荒,不少地方志均有记载:《偃师县志》记载:“民国三十一年(1942)春夏,大旱,二麦歉收。
    7月,蝗灾、风灾,粮食收获仅一至二成,人多以树皮、草根、观音土、
    雁屎充饥。灾民19万,外逃及死者难以数计。这次灾荒为60年间所罕见。”《河南省志·人口志》记载:1940年,河南全省人口是3067万;到1944年,人口降至2471万人。短短四年间,全省人口减少了596万,除去正常的人口增减和战乱影响,估算1942—1943年饥荒饿死人数应在300万以上。
    遍及全球的饥荒翻开世界历史,大规模的饥荒史不绝书。伴随大饥荒的往往是人口的大规模死亡和迁徙,还有可能爆发战争,甚至政权动荡。在整个人类历,欧洲、非洲等一些曾因各种原因发生过多次饥荒。
    罗马帝国晚期,地震、瘟疫等自然灾害不断困扰着这个帝国。灾害带来的饥荒也成了帝国民众的梦魇。公元365年,突发的地震瞬间就把一些城市严重摧毁。祸不单行,地震之后,这个帝国又迎来了海水泛滥,许多地区陷入洪水之中。到了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简直进入了一个瘟疫时代,光瘟疫就发生了52次之多。
    饥荒无情073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极大地影响了自然环境,农业生产条件愈来愈糟糕,粮食的收成也受到极大影响,饥荒的发生在所难免。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发生饥荒31次,5世纪发生 35次,6世纪发生 37次,7世纪发生 19次。有的地区饥荒持续时间长达3年之久。饥荒频繁地发生,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安全,大量的贫民要么背井离乡,要么陷入更悲惨的境地。
    发生于1845年至1850年的爱尔兰大饥荒,俗称马铃薯饥荒,是历一场影响比较大的饥荒。造成这场饥荒的主要因素是一种称为晚疫病的卵菌造成马铃薯腐烂,病害由东部向西部蔓延,整株整株的幼苗腐烂死去,大片大片的土地绝收。马铃薯是当时爱尔兰人赖以维持生计的农作物。马铃薯的歉收,给爱尔兰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打击。
    从1846年末开始,爱尔兰移民达到了的规模。对这些男女老少而言,与其说是自愿移民不如说是逃难。之后的10年间,180万人离开了爱尔兰。
    马铃薯饥荒导致了1纪重要的人口流动事件之一。5年间,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人口锐减了将近1/4;这个数目除了饿死、病死者,也包括了因饥荒而移居海外的约100万爱尔兰人。
    而当时,作为统治者的英国人却趁火打劫,釜底抽薪。他们只关心谷物和牲畜的出口,根本不顾爱尔兰人民的死活。很快,这场自然灾害演变成人祸。100余万同胞死于饥荒的惨剧激起了爱尔兰人的民族意识,自然灾害与政治压迫迫使他们孤注一掷,奋起抗争。1922年,爱尔兰自由邦成立。因为这场灾难对爱尔兰的影响实在过于深远,爱尔兰史往往
    被史学家分成“饥荒前”和“饥荒后”两个时段。
    1943年,孟加拉地区也发生了一场大饥荒(彼时孟加拉只是印度的一个省)。正值二战期间,孟加拉粮食短缺情况严重,英属印度当局将粮食输出给地方的盟军,造成稻米短缺,米价飞涨,超过了一
    般人所能负担的价格,不久便出现了大规模的饥荒。在这次饥荒中,推测有超过300万人死于饥饿、营养不良和饥荒期间有关的疾病。
    ,074在英国统治印度时期,发生了大约25次大规模饥荒。1947年印度独立后,虽然许多印度人至今仍然生活在水平线以下,但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饥荒。
    2008年,位于加勒比海北部的岛国海地共和国,遭遇了飓风的袭击,七成以上的农田被摧毁,拥有25万人口的城市戈纳伊夫几乎被淤泥掩埋。
    超过八成的海地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海地,每三个人中就有两个人吃不饱;偏远村庄的孩子,常常出现头发枯黄、肚子肿胀等典型营养不良的症状。在许多地方,常常会发现人们用植物油混合泥土做成泥饼干来充饥。海地八成以上的人每天生活费用不足2英镑;平均一名医生要
    服务3000名病人;人均预期寿命61岁,新生儿死亡率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达12%。
    亚洲、非洲多个目前也濒临饥荒边缘,仅也门、南苏丹、索马里和尼日利亚就有超过2000万人生活在饥饿之中。
    导致亚洲、非洲面临饥饿危机的原因主要是地区内的战争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因战乱、动荡局势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南苏丹的粮食安全和营养问题不断恶化,国内存粮逐渐耗尽,农作物歉收,当地粮食价格急速上涨,目前已有10万人陷入饥荒,近500万人口急需
    粮食援。也门近年来因战争影响,现在超过300万人流离失所。尼日利亚和索马里也因影响,目前粮食生产活动中断,更加剧了本就存在的粮食短缺问题。
    超强厄尔尼诺现象改变了非洲东部和南部的短期气候,因遭受干旱,部分地区粮食作物无法种植。东部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因超强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遭遇了近两年的干旱,之后的降雨又造成大面积洪水,导致目前970万人的生活和生计受到影响,其中有8万多人由于干旱和洪水而无家可归。
    粮食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全球粮食供应一旦出现问题,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和影响不可估量。\"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