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全新正版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9787559661821北京联合
¥ ×1
目录
序 言..............................................................................................................................i
章 经济学的格....................................................................................1
火热的心和冷静的脑 5
经济学的两大流派 6
理论与实 6
第 2 章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9
亚当·斯密的一生 12
《道德情操论》 14
《国富论》 15
市场与分工 16
自然价格 17
资本积累 18
第三篇 19
第四篇 20
第五篇 21
经济学的原点 21
第 3 章 从李嘉图到马克思.......................................................................
李嘉图和马尔萨斯 25
李嘉图的经济学 26
马尔萨斯的经济学 28
古典派经济学的终结 28
卡尔·马克思 29
马克思的阶级概念 30
马克思的“资本” 31
社会主义经济学 32
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 35
第 4 章 现代经济学的诞生 :
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 37
改变经济学的三本名著 39
卡尔·门格尔的归属理论 40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41
消费者行为分析 42
劳动供给的分析 46
竞争均衡 47
生产者行为分析 48
市场均衡 52
一般均衡理论的主要内容 54
希克斯的“周” 55
费雪的时间偏好理论 57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前提 59
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命题 64
第 5 章 托斯丹·凡勃伦 :
新古典经济理论的批判者...................................................... 71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前提 73
《有闲阶级论》 74
《企业论》 75
产业和营利的背离 77
金融资产市场的不稳定 79
《和价格制度》 82
大萧条 83
第 6 章 凯恩斯的经济学............................................................................ 85
凯恩斯的一生 87
《通论》 90
凯恩斯提出的问题 91
凯恩斯的理论前提 93
凯恩斯的阶级观 95
两个基本前提 98
概念 98
预期的作用 100
理论 100
有效需求理论 102
流动偏好理论 104
希克斯的 IS-LM 分析 107
凯恩斯的理主义 110
第 7 章 战后经济学...................................................................................... 1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15
凯恩斯 117
美国的大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120
麦卡锡主义与经济学 121
战后经济学的发展 127
经济增长理论 129
一般均衡理论的数学分析 132
越南战争和经济学 134
第 8 章 琼·罗宾逊的经济学............................................................... 137
琼·罗宾逊的一生 139
《资本积累论》 144
“新重商主义” 145
《经济学的异端》 146
经济理论的第二次危机 147
第 9 章 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盛行.............................................. 153
理预期说 56
实经济学 161
理主义经济学 162
供给学派 164
拉弗曲线 165
费尔德斯坦的主张 168
货币主义经济学 169
0 章 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179
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终结 181
现代经济的流 183
动态不均衡理论 185
理查德·卡恩 188
霍特里-小谷理论的拓展 190
霍特里-小谷模型 195
社会不均衡 202
社会共通资本 204
社会共通资本和社会的不稳定 208
合理的社会共通资本制度 209
终 章 213
后 记 219
经济学的格
经济学一方面将人类经济行为作为直接研究对象,揭示隐藏在现实经济现象背后的各种因素,归纳经济社会的基本运行法则,另一方面也有消除贫困、纠正不公平现象、稳定物价、发展经济等实践目的。在单个或多个社会中,相互密切关联的人根据所 处社会的历史、文化、技术以及制度上的各种制约条件来做出经济上的选择,正是这些选择决定了社会经济现象的特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经济学是一种“社会”科学。同时,经济学又可以揭示各个社会的制度限制,运用科学的方法阐述不同社会制度条件下人们的行动法则。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可以称为一种社会“科学”。
然而,经济学与通常所说的科学又有所不同。因为经济学研究的经济现象,说到底是发生在某种历史进程中的人类社会活动,是无法重复观测的历史现象。它既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设计新的实验,也不能像天文学那样能够在同样条件下反复观察。因此,经济学的研究需要有深邃的洞察力和严密的理论构建力。经常有人说,经济学是科学中艺术的,又是艺术中科学的。
经济学还带有实践的一面。很多经济学家之所以对经济学这门学问产生兴趣,并下决心将其作为一生的事业,是因为对贫困和分配问题的关注。为什么在同一个社会或里,有的人苦于贫穷、每天连温饱都难以解决,有的人却能够丰衣足食甚至挥霍无度?纵观世界,为什么之间贫富差距如此巨大?纵观某一个民族的历史,为什么有的时期国贫民困,有的时期却国富民强?经济学家的目标,就是了解人间疾苦,摸索消除贫困的法和策略。
日本有一本杰出的经济学入门书,即河上肇的《贫乏物语》(1917)。这本书是70年前写成的,现在读来仍然让人深感贫困问题是经济学中心的课题。河上肇探讨的贫困,主要是指无法充分享有生活必需品、作为人不能自由地掌控生活的状态,这种贫困在当今日本也依然是重要的问题。无可否认,解决这种贫困是我们切实的任务。河上肇在《贫乏物语》的前言里引用了约翰·拉斯金(JohnRuskin)的名言“生命是的财富”(Thereisnowealth,butlife),强调经济的目的不是追求财富本身,而是求道的过程。纵观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可以看到经济发展与生活品质提高之间仍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河上肇关注的贫乏在70年后的今天依然是我们亟待解决的深刻课题。
火热的心和冷静的脑经济学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运用科学和理智理解经济现象;另一个是提出实践的建议,让人们都过上富足的生活。所以经济学者既需要一颗火热的心,又需要一个冷静的头脑。经济学的这种双重格使这门学问更具魅力,也更加复杂。于是出现了数量众多,有时彼此矛盾的学说。
每个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思想背景和阶级位置,他们能否站在中立的立场,对经济活动做出“客观 的”分析?·韦伯提出的价值中立(Wertfreihei)问题至今仍然是理论经济学研究中无法避开的问题,可谓是经济学研究之路上的首道关卡。
关于经济学,有强调其科学的客观的经济学者,比如莱昂 内尔·罗宾斯(LionelRobbins)。 罗宾斯在《经济科学的质和意义》(AnEssayontheNatureandSignificanceofEconomicScience,1932)一书中,对经济学进行了如下定义:经济学是一门考察如何在不同用途之间配置资源,从而以效率达成给定目标的学问。而设定怎样的目标,则不在经济学家探讨范围中。罗宾斯设定了一个前提,即资源配置的可能与目标设定是没有关系的,并以此为前提展开论述。罗宾斯更加重视“采取何种手段”“这种手段需要多少费用”这些题,也就是说,他在考虑经济学时把焦点更多地放在效率上。这种思维方式对日本称之为“现代经济学”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学的两大流派回顾经济的史可以发现,经济学思想一直存在两大相互交织的流派,即理主义经济学和历史学派,而历史学派也可以称作制度学派。
理主义经济学思想认为,经济学的主体,即人类,其偏好是的且变的,不受历史、风土、制度等诸多因素左右,只由人类的本决定。
与上述说法相对,历史学派或制度学派则认为人的行为会受到有关商品、服务的生产和交换的制度因素制约。可以说,关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条件制约的历史学派以及重视文化和制度条件的制度学派都属于这种思考方式。在经济的,有时理主义占地位,有时历史学派又成为主流,但这两个学派一直是共存的,它们共同形成了经济学理论的基础。经济学探讨的就是这两种思维方式如何融合。
理论与实
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包括理论与实两个组成部分。经济学研究是在理论与实相互关联和交错过程中发展的。
理论可以告诉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视角观察经济现象,也 可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经济循环。当然,理论既不是零散的、 印象主义的观察,也不是随意的主观表达。理论通过把经济社会的历史、文化、制度等诸多因素整合为一套逻辑严密的体系,把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加以模型化,分析经济现象表面的关系以及背后的实际原因。理论一方面需要对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进行历史考察,结合与具体现象相关的知识、统据、社会和制度因素来构建基本的框架;另一方面又要验通过框架推论出的理论命题与各种现实条件相符。通过这一实过程,经济学家修正或推翻理论的前提条件,尝试构造新的理论体系。然而,理论和实的关系在经济学中不像在自然科学中那样清楚,很大程度上依靠每一个经济学者的直觉和洞察力。
和社会科学相比,经济学很早就开始尝试体系化,抽象度之高也无与伦比,正因如此,经济学被称为社会科学的女王。 同时,经济学研究需要大量的统计资料和数据,研究成果和政策密切相关,因此在实践层面也很重要。
统据的积累推动经济学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学的对象本来就是在市场上交易的商品和服务,它们的特点是都可以在市场上被定价。
因此,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可以进行量化分析的,这是自然的事情。尤其是二战后,很多致力于以为中心收集各种经济数据,再加上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通过处理大量统据来进行经济预测、理论检验和政策效果评估都更加容易了。
尤其是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出现了计量经济模型的开发热潮。这一热潮不仅对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也对经济学研究的发展方向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计量经济模型原本是用方程体系表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思想的产物。
这个方程体系的一些结构参数可以通过统据计算出来。计量经济模型的特征在于能够将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经济特征加以模型化,它在初期规模很小,也恰当地体现了经济学的理论思想。之后,计量经济模型逐步扩展,越来越脱离经济学含义,有时甚至还成为阻挠经济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