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钱氏家训新解9787564085759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作者: 牛晓彦著 | 牛晓彦编 | 牛晓彦译 | 牛晓彦绘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9-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牛晓彦著| 牛晓彦编| 牛晓彦译| 牛晓彦绘
    •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9-01
    • 页数:256
    • 开本:16开
    • ISBN:9787564085759
    • 版权提供: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作者:牛晓彦
    • 著:牛晓彦
    • 装帧:暂无
    • 印次:暂无
    • 定价:30.00
    • ISBN:9787564085759
    •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4-09-01
    • 页数:256
    • 外部编号:30799941
    • 版次:暂无
    • 成品尺寸:暂无

    篇个人——君子傲立于天地间
    讲心明——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第2讲身正——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第3讲自省——曾子之三省勿忘
    第4讲尊礼——程子之四箴宜佩
    第5讲慎独——持躬不可不谨严
    第6讲忌贪——临财不可不廉介
    第7讲果敢——处事不可不决断
    第8讲仁厚——存心不可不宽厚
    第9讲思考——尽前行者地步窄
    0讲视野——向后看者眼界宽
    1讲能耐——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
    2讲坚定——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3讲纠错——能改过则天地不怒
    4讲守己——能安分则鬼神无权
    5讲读书——读经传则根柢深
    6讲明鉴——看史鉴则议论伟
    7讲能写——能文章则称述多
    8讲厚德——蓄道德则福报厚
    第2篇家庭——吴越钱家,家规良好
    9讲秩序——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内外六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
    第20讲亲爱——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
    2讲传承——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子孙虽愚,诗书须读
    第22讲娶妻——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
    第讲嫁人——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
    第24讲帮亲——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
    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
    第25讲勤俭——勤俭为本,自必丰亨
    第26讲忠厚——忠厚传家,乃能长久
    第3篇谈社会——公德在上,公益先行
    第27讲交友——信交朋友,惠普乡邻
    第28讲关爱——矜孤恤寡,敬老怀幼
    第29讲救——救灾周急,排难解纷
    第30讲利民——修桥路以利从行,造河船以济众渡
    3讲谋福——兴启蒙之义塾,设积谷之社仓
    第32讲公益——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
    第33讲心胸——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而生嫉
    第34讲远小人——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
    第35讲不附和——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 
    第4篇谈——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第36讲立场——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爱民如子,去蠹如仇
    第37讲治国——严以驭役,宽以恤民
    第38讲爱民——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
    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
    第39讲谋天下——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第40讲谋万世——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
    第41讲集思——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
    第42讲大智若愚——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第43讲大有若无——功被天下,守之以让
    第44讲大勇若怯——勇力振世,守之以怯
    第45讲富而——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第46讲正气——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
    第47讲元气——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
    第48讲富强——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
    第49讲久安——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

    第2篇家庭——吴越钱家,家规良好9讲秩序——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
    内外六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钱氏家训》有言:“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内外六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想要家庭幸福,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家规。家的里里外外都要干净整齐,长幼尊卑的次序也一定要严格遵守。这句话强调了秩序的重要意义,对孩子们来说,可以大致理解为要守纪律。
      这句话中的“六闾”指的是家族聚居的地方,“尊卑”指的是家里的主仆之间的关系。虽然这两者在今天已经失去了有的值,但是重视秩序这一点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古代,聚族而居的现象很普遍,因此,家训的作用大。从汉朝时候开始,家训就开始变得越来越丰富。有些有名的家族家谱中所记载的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广为关注的治家良策,也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其中的不少格言警句在今天仍具有指导意义,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节俭持家思想,到现在仍为大多数家庭所坚持。
      家规和家训都是强调整饬的秩序,“内外六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说的也是秩序的问题,只是更加微观。
      秩序又称有序,与混乱、无序相对应。秩序总是与一致、连续和确定等特征相联系,表现为有序的状态。比如每件物品都有一个位置,每件物品都在它的位置上,这就是秩序。而对于社会来说,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位置,每一个人都在他应有的位置上,这也是秩序。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中,秩序无处不在。每天早上,公交车开始按照固有的间隔一趟趟地发车,公路上的车辆和行人虽多,但都按照红绿灯的要求在有秩序地运转。可想而知,一旦失去了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
      在我国古代,秩序的维持是通过硬的法律和隐的礼来实现的。从个人到家庭,从社会到,从生产到生活,从言论到行为,无不为礼文化所包容、所调整。秦砖汉瓦,编钟乐舞,宫室殿庭,天坛圜丘,是礼的物质遗存;汉唐明清的众多礼典是礼的精神遗存;事长以礼,尊师以礼,是礼的规范遗存。这些礼与各种法律一起维护着社会的基本秩序。
      进入到现在,秩序开始越来越多地靠法律来维持。不过随着个解放和追求自由的风潮越来越强烈,自由与秩序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张了。一些人觉得,自己要是太维护秩序,就会让自己的自由受到损害,其实这是把自由和秩序过分对立起来的结果。
      父母要想使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守纪律、有作为的孩子,就要让孩子明白秩序与自由之间密不可分而又相互依存的关系,让孩子们理解:自由是在一定的秩序之内才可以存在的,如果没有秩序的约束,将无自由可言。
      钱永刚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长子,他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的研制工作,是高级、上海交大兼职教授。
      钱学森和夫人蒋英对孩子的教育严格,当然,这种严格的教育多数都是通过言传身教来实现的。钱永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如果说我们家有什么教育秘诀的话,那就是‘教’。我们家要说‘言传’,几乎没有,主要靠‘身教’。”  事实正是如此,钱学森为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他本人却一直穿一件黄色的军装,外面披着黄色的大衣。他的衣服虽然很旧,但是却干净。他的书房也是如此,不但干净,而且整饬有序,很少出现东西找不着的时候。
      航天工业部财务司前任司长亓英德回忆说,钱学森是很有生活情趣的人,喜欢听古典音乐,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钱老每天早上起来打扫卫生,还会自己刷马桶。”  有一次,家里的炊事员很郑重地对钱永刚说:“你父亲是个有学问有文化的人。”接下来炊事员所说的一番话让钱永刚印象尤为深刻。他说:“你看你父亲每次下来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不穿拖鞋、背心。这是他看得起咱、尊重咱!”这番话让钱永刚感慨万分。
      在钱学森夫妇的影响下,钱永刚也养成了重视秩序的好习惯。他和父亲一样,一直保持着吃饭要穿戴整齐的习惯。钱永刚还勤劳,从很小的时候,就每天都会打扫楼前的空地,早晚各扫一次。
      钱学森夫妇严格的家教,对钱永刚的健康成长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钱氏家训》作为钱家先祖后唐时期吴越国王钱镠留给子孙的精神遗产,对钱氏家族的后人来说可以说是无价的宝典。这篇家训分个人篇、家庭篇、社会篇和篇,教导一代又一代的钱氏族人修身、齐家、治国。可以说,《钱氏家训》不只是钱氏后人的行为准则,更是留给每个中国人的宝贵精神遗产,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认真学习的成长训言。
      而钱氏族人自己对《钱氏家训》更是推崇备至。钱永刚有一次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还特意说起了自己名字的来历。他告诉记者,由于钱家支脉较多,故曾有家规,从第30代孙起启用家谱———“继承家学,永守箴规”,而这八字箴言也因此成为钱学森一家的家训。“永健(钱氏族人,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子女,至今还都是按照这个原则来命名的。”由此可见《钱氏家训》在钱氏族人心目中的地位。
      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幼时家贫,就是赖以《钱氏家训》,才得以读书识字。1895年,钱穆出生于七房里的长房——“五世同堂”之家。无锡钱氏有条家规:良田十万亩,每房儿子,均可分得一万亩;有了孙辈,则从各房儿子的土地里再分,代代沿袭。
      由于人丁兴旺,到钱穆的父亲钱承沛时,“五世同堂”之家已日益贫寒。但是族人遵照《钱氏家训》的教导,对他们家进行提携,钱穆才实现了自己的启蒙教育,并进一步成长为史学大家。
      钱学森和蒋英夫妇对孩子的教育之所以成功,可以说正是家规和家训的巨大影响使然。他们保持家庭整饬洁净的做法,也正是遵从秩序的表现。
      自由和秩序就像天平的两端,自由过多,秩序就会变得混乱;而如秩序那一头“管”得紧,人们的自由感就会相应减少。所以在自由与秩序之间,必须寻求必要的平衡,尽量做到两全其美。
      而从单个人来说,同样也要寻找守纪律和发挥自己个间的微妙平衡。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就会进入秩序感渐增的时期。很多父母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常常有喜爱整齐的倾向。孩子们尽管年龄小,无法用言语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如果将他们置身于混乱之中,他们也会经常表现出痛苦的情绪。可以说,孩子们比大人更容易察觉秩序的混乱。
      因此,父母应当抓住这个契机,尽可能多地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和纪律。如果孩子从小就能养成重秩序、守纪律的习惯,那么就会像拥有坚固地基的建筑物一样,能够在将来的成长过程中构筑稳定的人格。
      虽然秩序不代表善良,却是通往善良的必经之路。因此,人生初期的秩序感很重要,它将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影响。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父母要让自己的孩子守纪律、有秩序,就要从他们的日常生活抓起,要通过家庭的日常生活让孩子懂得,任何事情都有一定之规。在家里要让孩子知道,家里的各种用品、物件都有固定的摆放位置,每次使用后要物归原处;每日的饮食起居要有规律,要按时就寝和起床,按时进餐。
    对孩子加强纪律教育,要懂得提高孩子遵守纪律的自觉,这种自觉有利于孩子个的充分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孩子的学习也能起到较的进作用。不少孩子就是因为纪律观念淡薄,迟到、旷课,才导致丧失学习积极,成为落后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家长一定不要放松对孩子进行守纪律、有秩序的教育。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