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中国人的人文精神9787548460138哈尔滨出版社
    • 作者: 张岱年 著著 | 张岱年 著编 | 张岱年 著译 | 张岱年 著绘
    •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岱年 著著| 张岱年 著编| 张岱年 著译| 张岱年 著绘
    •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6-01
    • 字数:200000
    • 页数:320
    • 开本:32开
    • ISBN:9787548460138
    • 版权提供:哈尔滨出版社
    • 作者:张岱年 著
    • 著:张岱年 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78.00
    • ISBN:9787548460138
    •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1-06-01
    • 页数:320
    • 外部编号:31178528
    • 版次:暂无
    • 成品尺寸:暂无

    篇 传统与文明
    炎黄传说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爱国主义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
    民族寻根与文化传统
    易学与中华文明
    学派的消长
    诸子的相反相成
    孔子思想之精髓
    汉代独尊儒术的得失
    正确对待祖国民族文化遗产

    第二篇 哲学与精神
    中国哲学关于人生价值的思想
    独立意志与独立人格
    人之所以为人
    “大地之人为贵”——人的价值
    关于人格类型的思想
    理想人格的设计
    “圣人,人伦之至也” ——人与人际关系
    自我实现与自我
    谈中国传统哲学与自我实现
    天人合一观念的起源与演变
    儒家哲学是教育家的哲学
    墨子的救世精神与“摹物论言”之学
    庄惠濠梁之辩
    宋明理学的心观念的分析
    辨“程门立雪”
    弘扬王船山的精粹思想

    第三篇 道德与理想
    生活理想之四原则
    关于价值与理想(点滴)
    对于善恶的认识
    德、道德
    兼、兼爱
    中、中庸
    情与无情
    移风易俗与传统美德

    第四篇 修养与情
    精神生活与精神境界
    礼义与人心
    意志自由
    价值观的基本问题
    真善美的价值
    善与恶
    动与静
    人死与不朽
    饮食之道——关于“美食”“蔬食”的感想

    第五篇 人格与生活
    中国知识分子与人文精神
    古代知识分子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
    漫谈读书
    我和书的故事
    喜读《新< 三字经>》
    我和北京大学图书馆
    我的家庭和幼年时期
    在京求学
    记忆中的次
    靠边站
    怀念冯友兰先生
    论胡适之——关于胡适之的一些感想
    忆旧说梦


    张岱年

    字季同,别号宇同,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与文化的研究,有极高的造诣和广泛的建树。

    曾任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孔子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等。

    著有《中国哲学大纲》《中国思想源流》《中国哲学发微》《文化与哲学》《中国文化精神》等。


    独立意志与独立人格
    “人格”这个词是近代才有的,它是日本学者从西方翻译过来的。古代中国没有“人格”这个词,但有“人品”“为人”“品格”这些词。在中国古典哲学中,有关于独立人格的思想(虽然没有这个名词)。什么叫独立人格?就是指人自己有一个独立意志,它不受外界势力的压制。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里承认平民也有独立的不可改变的意志。孔子还赞扬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实际上,在当时,有很多隐士,即有一定文化而不肯出来做官、不与当权派合作的人,这种人也可以说是有独立意志的。孔子肯定每一个人都有独立意志,但每个人都能保持其独立意志就不一定。孟子也有类似的思想,他认为,和贤士都应该“乐道忘势”,这里,“忘势”就是要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在战国时代,特别强调独立人格的是陈仲子,此人出身贵族,但他认为贵族的势力、地位都是不道德的,所以他摆脱了贵族地位,织草鞋维持自己艰苦的生活。他主张“不恃人而食”,强调自食其力。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曾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武王灭商以后,姜太公被封到齐国。当时齐国有两个人,一个叫狂矞,一个叫华士,对姜太公采取不合作态度,他们说:“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求于也……不事仕而事力。”结果,太为“望不得而臣也……是以诛之”。周公责备姜太公不该杀这两个好人,姜太公回答说,这种不听命令的人不能留下来。这个故事有两层意思:一是在周初也有特别强调独立意志的人物,不肯向国君、贵族称臣,表现出不合作态度;另一层意思是,当时的执政者对这种人有两种态度,其中周公持比较宽容的态度。
    儒学对陈仲子、狂矞等人持既赞扬又批评的态度。孟子认为陈仲子很了不起,但指责陈仲子不管“亲戚君臣上下”,认为这种人虽有独立意志,但实际上不算伟大。孟子认为伟大人物应该既有独立人格,又承认君臣父子关系。所谓“大丈夫”,一方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具有强烈的独立人格;另一方面,在坚持自己原则的前提下,可以和当权派合作,这与陈仲子的完全不合作态度是不一样的。孟子把人分为三种:事君人,即侍奉、服务国君的人。这种人没有什么价值。安社稷人,即把安定、社稷作为自己职责的人。这种人并不完全听的命令,有一定的独立人格,但其价值也不很高。大民,是的一种人。这种人认为,在天地间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我有自己的原则,我可能事君,也可能不事君,这取决于对我的态度。如果他听我的话,我就帮他的忙;不听,就不帮。
    早期儒家试图把人伦关系和独立人格统一起来,叫人在人伦关系中保持独立人格,但在汉朝以后,至唐、宋、元、明、清专制主义越来越严重。专制主义的特点就是不承认人民的独立人格。在专制时代,一般人民是没有独立人格的,但当时许多知识分子要争取独立人格。我认为,在汉朝以后,中国历存在王权和士权的斗争。有同志作文章,认为中国专制时代只有王权主义,我认为这不全面。尽管当时的专制君王力使王权高于一切,但也有一部分知识分子不甘完全屈服于皇帝,要保持自尊,因而起来与王权抗争。如汉朝末一批士大夫知识分子反对代表皇帝的宦官势力,导致“锢之祸”。又如明朝的东林人也起来反对当权派。东林人认为“是非”不应由朝廷来决定,而应由知识分子来决定,知识分子认为是对的,才是对的,而朝廷是不能评判“是非”的。后来明末清初的黄宗羲继承和发扬了这一思想,他认为,是非不应由皇帝来决定,而应由学校来决定,皇帝认为是者不一定是,非者不一定非,只有学校认为是者才是,非者才非。这里已表现出一种初步的民主观念。
    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有三种态度:(1)士为知己者用。看重我、利用我,我就帮你的忙。这是多数知识分子的态度。(2)以天下为己任。把天下的事情作为自己的责任,移风易俗,改变社会,发挥自己的主体、自觉,根据自己的原则来发挥作用。这种态度可以说是独立人格的表现。(3)取容,不顾廉耻。没有原则,没有独立人格,为一碗饭甘为奴婢。这是一种下贱的态度。
    以天下为己任者是少数,但在历起作用的就是这种人,如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此外还有许多隐士,不肯向当权派屈服。在清初,满族入主中原,康为拉拢汉族知识分子,采取一个政策,以“博学宏词”的头衔招纳人才,但顾炎武坚决不应考,说非要我考,我就。另一位思想家傅山也拒不应试。从秦汉一直到明末,一直有这种保持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