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精神分析案例解析(精)9787501998951轻工
    • 作者: (美)南希·麦克威廉斯|译者:钟慧著 | (美)南希·麦克威廉斯|译者:钟慧编 | (美)南希·麦克威廉斯|译者:钟慧译 | (美)南希·麦克威廉斯|译者:钟慧绘
    • 出版社: 轻工
    • 出版时间:2015-0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美)南希·麦克威廉斯|译者:钟慧著| (美)南希·麦克威廉斯|译者:钟慧编| (美)南希·麦克威廉斯|译者:钟慧译| (美)南希·麦克威廉斯|译者:钟慧绘
    • 出版社:轻工
    • 出版时间:2015-02-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5-02-01
    • 开本:16开
    • ISBN:9787501998951
    • 版权提供:轻工
    • 作者:(美)南希·麦克威廉斯|译者:钟慧
    • 著:(美)南希·麦克威廉斯|译者:钟慧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78.00
    • ISBN:9787501998951
    • 出版社:轻工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5-02-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5-02-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125546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导言
    关于主观/投情
    关于做一名世纪之交的治疗师与心理治疗教师
    关于本书结构
    章 案例分析与心理治疗的关系
    基本目的
    传统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
    案例分析更多是为了治疗而非研究
    小结
    第二章 访谈指导
    我的初始访谈风格
    结束语
    小结
    第三章 不可改变因素的评估
    气质
    对心理有直接影响的遗传、先天及医源条件
    脑外伤、疾病和中毒的不可逆后果
    不可改变的身体条件
    不可改变的生活处境
    个人经历
    小结
    第四章 心理发育的评估
    对精神分析发展理论的一些警告和针对评论
    经典弗洛伊德理论和后弗洛伊德理论的
    心理发育模式及其临床应用
    小结
    第五章 防御机制的评估
    评估防御机制时的临床及研究注意事项
    格与情境防御反应
    评估防御机制的临床意义
    小结
    第六章 情感的评估
    移情/反移情中的情感
    呈现问题时的情感状态
    评估情感的诊断意义
    准确理解情感的治疗意义
    小结
    第七章 认同的评估
    移情反应所提示的认同
    认同、合并、以及主体间关系的影响
    认同的临床意义
    反向认同明显时的临床表现
    民族的、宗教的、种族的、文化及亚文化的认同
    小结
    第八章 关系模式的评估
    在移情中的关系模式
    治疗场合外的关系主题
    关系模式对长程治疗及短程治疗的意义
    小结
    第九章 自尊的评估
    了解自尊问题的意义
    精神分析对自尊的关注
    评估自尊的临床意义
    小结
    第十章 病态信念的评估
    病态信念的本质与功能
    对病态信念形成的设
    理解病态信念的临床意义
    小结
    结束语
    的忠告
    附录:合同样本
    参考文献

    患者与他人发生联系的固定的关系模式与个体的认同密切相关。认同所反映出的是,谁是患者的榜样以及榜样的哪些特征是患者想仿效或拒绝的,而关系模式则反映出个体如何表达自己与重要客体之间的关系。母亲可能充满慈爱、令人尊敬,而她的女儿也许希望自己各方面都与母亲相像。然而,女孩初与母亲建立关系的主要方式可能是依从或叛逆、疏远或缠绵、苛求或舍弃,或任何方式。通过与人建立关系,养育者所拥有的人际交往风格及交往基调,还有他们更具统计学特征的品质(人们倾向于称之为“特质”)被儿童所吸取。在第七章,我就内化了的客体进行了讨论;在这一章里,我将讨论一个更加复杂的主题,即内化了的客体关系。
    在初始访谈中通常没有必要特地询问患者的关系模式。因为,反复出现的人际问题常常是患者寻求心理治疗的主要原因,因此,通常每次治疗伊始,患者就会描述自己持续存在的适应不良的人际关系模式。
    当治疗师请患者描述,是什么原因令他们来寻求心理帮时,患者常常这样回答:“我总是爱上有虐待倾向的男人”或“每当爱上一个人,就会发现她的一些缺陷,然后就会大失所望”或“我与人士总是相处困难”。当人际问题成为患者的主诉时,对关系模式的表达会相对直接一些。而当患者呈现的问题是情绪障碍,或强迫思维,或创伤后应激反应,或与人际关系没有明显联系的问题时,治疗师必须从移情及患者的过去史中推断出核心的关系。有时以下诸如此类些问题也许有所帮:“请你描述对你来说重要的人际关系?”或“你的婚姻关系如何?”或“你有亲近的人吗?”或“你如何评价他人?”但是更可靠的信息往往来自治疗过程中患者对治疗师的反应。
    让我举一两个在初次访谈中重复出现的关系模式的例子。我近接诊了一位来寻求治疗的妇女。她说她总是喜欢将男人士理想化,并渐渐地迷恋上他,尽管自己婚姻很幸福。我听着她的叙述,对她很有好感,觉得自己也许可以帮她解决问题,而且发现自己期盼着能给她治疗。在这次治疗临近结束的时候,她提起她以前曾接受过的治疗与咨询——都是女治疗师——我问她曾虑男治疗师,这样也许她与男间重复出现的关系会立刻在治疗情境中激发出来。她的脸沉了下来,我可以肯定,她将我的建议理解为我不想替她治疗。
    但转眼间,她认为寻求男治疗师的帮也许是个好主意。她开始向我询问这一领域男治疗师的情况,但很显然,她心不在焉。我打断了她的问话,告诉她,我只是好奇,仅仅想知道她为什么只找女治疗师,但她仍然将信将疑。我能感到她似乎具有某种驱使,想照顾我,而不顾及自己的需求。即使如果我想摆脱她,她也不想给我添麻烦。当我们一起对这一点进行深入探究时,发现她所有重复出现的依从及照顾他人的行为模式都继发于对拒绝的恐惧,这才是她与男及往的行为特点。
    我近接诊的另一名患者是一位严重抑郁的女。因为我已没有时间接待新的患者,所以我打算将她转诊。她推测自己抑郁的根源在于家庭环境。她排行,而且是母亲意外怀孕后所生,她总感觉自己是多余的。在童年早期,她的父母负担很重,经济窘迫,整天忙忙碌碌。她感到父母从来没有兴趣听她说话。她说她学会将自己的内心感觉很小心地隐藏起来,不让父母知道。她曾接受过几次治疗,但她认为这些治疗只是令她对自己的缺乏兴趣更感内疚。在访谈结束时,我感到对她的理解很不完全。
    P139-P140

    南希·麦克威廉斯所著的《精神分析案例解析(精)》有于精神分析理论取向的治疗师进一步了解初始访谈中案例分析的要点,如何将精神分析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并不断锤炼动力学分析的能力同时,此书还有于重视描述诊断的精神科医生从该书中强调的释义、直觉分析方法中得到启发。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