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桂香街9787539991924江苏文艺
    • 作者: 范小青著 | 范小青编 | 范小青译 | 范小青绘
    •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范小青著| 范小青编| 范小青译| 范小青绘
    •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08-01
    • 开本:32开
    • ISBN:9787539991924
    • 版权提供:江苏文艺出版社
    • 作者:范小青
    • 著:范小青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36.00
    • ISBN:9787539991924
    • 出版社:江苏文艺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6-08-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6-08-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61214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引子
    一 林又红与江重阳
    二 厨房及生活的细节
    三 蒋主任是谁?
    四 一场闹剧
    五 买菜
    六 消失的凉皮
    七 又是蒋主任
    八 病故
    九 阴魂不散的蒋主任
    十 突发的凶案
    十一 水落石出
    十二 林主任与林不主任
    十三 小妖精
    十四 江重阳回来了
    十五 小吃街
    十六 林又红的梦
    十七 新来的“将军”
    十八 桂香街的未来
    十九 扩建居委会
    二十 暴雨之前
    二十一 低保
    二十二 牛肉风波
    二十三 初恋咖啡馆
    二十四 举报
    二十五 潘师傅的桂花糕
    二十六 “桂香精神”
    二十七 大白
    尾声
    后记

    范小青,女,江苏苏州人。1978年初考入苏州大学中文系,1982年留校任文艺理论教师,1985年调入江苏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现为汀苏省作家协会、组书籍,江苏省政协树,全国政协委员。1980年起发表文学作品,以小说创作为丰,创作字数一千多万字。著有长篇小说十九部,代表作有《女同志》《赤脚医生万泉和》《香火》等,中短篇小说三百余篇,另有散文随笔、电视剧本等。有多种小说被译成英、法、日、韩等文字。短篇小说《城乡简史》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城市表情》获第十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我们的故事发生在桂香街,那就从桂香街开始吧。
    桂香街上有座大宅院,那是贵潘的老宅。贵潘是南州的名门望族、官宦人家,历科举试中,这个家族出过状元、探花,翰林,举人则不可胜数,曾有“祖孙父子叔侄兄弟翰林之家”、“天下无二家”之称,其门第之显贵,不仅在南州,即使在中族,也属罕见。其中稀罕的叔侄两人,叔叔潘学澜,参加会试,优异,颇受主考官赏识,眼看可以夺魁问鼎,结果却因故没有赶得上保和殿“御试”的时间,错过机会,也因此被冠以“天子呼来不上船”,用现在的话说,牛啊。
    其实潘学澜并没有那么牛,天子呼他他肯定会时间赶到的,只是因为有人使坏,故意让他弄错时间而迟误,潘学澜眼睁睁地葬送了大好前程,虽然
    后也会有个一官半职,却与殿试的的期许相去甚远。
    不过这潘学澜并无半点懊悔,在外当官没几年,就返回老家,读书藏书,吟诗作画,其乐融融。
    谁又能保,如果当初他准时赶到保和殿
    后的结果又会是什么呢。
    到了他的侄子潘桂芬时,这会儿长心眼了,准时到达保和殿,果然大得皇帝青睐,当场御笔亲赐“折桂”二字。
    潘宅早先并不叫桂树园,因为宅院很大,也曾种植了各种名贵花木,自得皇帝亲赐的“折桂”,潘氏赶紧当院移栽了两棵上好品种的丹桂树,并给潘宅改名为桂树园,自此,潘家老爷坐于廊下,念读古诗词,“何不中央种两株”,“自是花中流”,看着
    当院种下的两棵桂花树,心里那个爽啊!
    这桂花树原本长在西南一带,南州并不多见,潘氏移栽时,尚还担心桂树水土不服,有碍生长,却不料两棵桂树,植根于南州大地、潘宅泥土后,如有神,冒尖,每天秋季,其香既浓郁又清淡,从潘宅溢出来,飘满了整条街巷,潘家且敞开大门,任街坊邻居进来闻香,也可摘掉过于密集的一部分桂花,以便来年生长的空间更。这样一条桂香飘逸的街,再叫原来的名字,实在不相符合了,桂香街名便应运而生了。
    从桂香街开始,南州人开创了喜爱种植桂树的风气,由于桂树的茂盛,桂花的繁华,以桂花相佐的南州糕点食品小吃的名气日益增长,久而久之,这里就形成了美食名吃一条街,街上名吃小店遍布,名吃品
    种众多,不仅南州人人向往之,连远方的客人,也都慕名而来。
    潘家的末代大少爷潘伯煊,生于1947年秋天,从吃奶起,就拌着桂香在生长,长到两三岁时,竟已经能够和家里的下人一起,用桂花做出各种点心食物饮品,桂花糕,桂花圆子,桂花糖藕,冰糖桂花,桂花酒,桂花茶,桂花酱,桂花蜜,那些年的桂树园大宅子里,怎一个“桂”字了得。
    在1958年私房改造前,潘家人一直住在老宅,除了接纳了几户外来的远亲和一些下人的家眷,别他。私房改造时,桂树园定为经租房,潘家老小挤进了两间小厢房,房屋全部由出租给经济困难无房可住的人民群众。
    潘家人养尊处优惯了,哪有什么工作能力,个个手无缚鸡之力,家庭几乎没有了收入,改造前还能靠房租生活,改造后就全无着落了,潘伯煊的一个叔父,流落到公园拉二胡,任人赏一两个小钱,也和乞丐差不多少了,另一个叔父则靠出卖家中旧物生存,也
    基本上是苟延残喘了。
    虽然家道掉落,但大少爷潘伯煊却还算说得过去,到底是大户人家的胚子,潘伯煊长到十三四岁
    的时候,已经人高马大,比人家十七八岁的男孩长得更像模像样,他的厨艺也已精进,于是瞒报了年龄,改了名字,凭着出色的手艺,找到了工作,养活家人。
    潘伯煊有个妹妹,生于1949年,取了个新名字,叫潘红旗。潘红旗靠着大她两岁的哥哥做厨子养大,上学,都说她运气好。可是运气这东西很任,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要逆转就逆转,潘红旗上到高一的时候,到农村插队去了,反而是辛苦养家的哥哥因为早就参加工作,可以留在城市。
    潘红旗插队农村,有一个恋人叫江左,同是队知青,但是为了前途他们不敢公开恋情,更不敢结婚,后来命运又出现波折了,潘红旗大家闺秀的气质迷倒了大队书记的儿子,父子双双展开猛烈的攻势,潘红旗和江左一急之下,赶紧把生米煮成熟饭,怀上了孩子,大队书记那边,也就偃旗息鼓了。
    这个未婚先孕的孩子生于重阳节,取名江重阳。
    江重阳生下来就是一个小农民,一直到他六岁时,命运又逆转了一次,赶上了知青大返城,潘红旗和江左终于回到南州,江重阳也跟着回来了。
    潘红旗和江左分别进了棉纺厂和晶体管厂,日子逐渐正常,江重阳长大了,读书了,考上大学了,谈恋爱了。P1-3

    苏派小说范小青长篇力作。 《桂香街》是一部讲述百姓故事的世情书,一份来自社区工作者的爱与忧。 她放弃外企金领的职位,她要去做街道干部;她把个人的爱恨深埋心底,把百姓的疾苦扛在肩头;她于琐碎与怪诞中,追寻日渐稀薄却又永恒存在的……能力出众的外企高管林又红阴差阳错地被当成居委会“蒋主任”,与“蒋主任”这个称谓同时加到林又红身上的,是桂香街上普通百姓的生活重负。在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的较量中,林又红完成了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