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中国节日志(十月年)9787511241177光明日报
    • 作者: 编者:白永芳|总主编:周巍峙著 | 编者:白永芳|总主编:周巍峙编 | 编者:白永芳|总主编:周巍峙译 | 编者:白永芳|总主编:周巍峙绘
    •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7-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编者:白永芳|总主编:周巍峙著| 编者:白永芳|总主编:周巍峙编| 编者:白永芳|总主编:周巍峙译| 编者:白永芳|总主编:周巍峙绘
    •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7-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4-07-01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1241177
    • 版权提供:光明日报出版社
    • 作者:编者:白永芳|总主编:周巍峙
    • 著:编者:白永芳|总主编:周巍峙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90.00
    • ISBN:9787511241177
    • 出版社:光明日报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4-07-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4-07-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241304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综述
    一、多样化的节日名称
    二、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背景
    三、节日起源、流布与变迁
    四、节日活动的基本内容和过程
    五、节日的意义和功能
    志略
    一、节日时空
    哈尼族十月历
    哈尼族物候历
    月份名称
    以轮纪日
    一年分三季
    一年分四季
    树分年月
    神送年月
    寨神林
    祖先泉
    磨秋场
    秋千场
    寨门
    祖灵祭台
    二、组织
    莫批
    呗摩
    咪谷

    交巴
    搓玛
    云南省民族学会哈尼族委员会
    三、节日缘起
    塔婆与龙日过年
    苏米窝与节日祭祀
    窝腿雷与节日开创
    尊唐帕与节日恢复
    简收与历法起源
    天神萨玛与历法起源
    摩咪与节日祭祀
    威、斯批与祭秋千
    阿培阿波与家庭祭祖
    十月年来历传说
    嘎汤帕来历传说
    背新水来历传说
    祭姑妈魂的来历
    讨吉祥饭菜食俗来历
    棕扇舞来历传说
    同尼尼起源
    哈尼鼓舞来历传说
    奕车服饰来历传说
    白宏露脐衣的来历
    阿卡短裙来历传说
    姑娘公鸡帽的来历
    四、仪式活动
    清洁寨子
    鼓报节
    刻木清账
    伙同特
    扎勒勒
    厄区获
    回娘家
    阿威沙
    胡息阿昂色
    伙袅批
    家庭聚饮
    长街宴
    敬老献食
    讨吉祥饭菜
    伙勒哈
    哈杂呗
    代卡哦阿塞
    伙取查
    宰鸡祭祖
    村落祭祀
    扎赫赫
    磕头祈福
    献猪头
    祭献秋千
    择日禁忌
    劳作禁忌
    饮食禁忌
    出行禁忌
    五、表演艺术与口头传统
    乐作舞
    棕扇舞
    哈阿瑟
    火玛蹉
    鼓舞
    同尼尼
    嘎尼尼
    竹竿舞
    竹筒舞
    得拨蹉
    帽子舞
    别列扭
    阿腊蹉

    小三弦
    长竹箫
    阿茨
    哈巴
    胡佩拉佩卜
    斯检奴检
    窝果策尼果
    十二奴局
    六、游艺娱乐
    打陀螺
    打鸡毛球
    掷草包
    荡秋
    转秋
    磨秋
    摔跤

    踩高跷
    斗鸡
    角抵
    七、节日用品
    糯米粑粑
    汤圆
    白旺
    鸡肉稀饭
    芭蕉花
    魔芋
    哈尼豆豉
    哈尼蘸水
    肉松
    拌生
    土锅茶
    焖锅酒
    豆腐
    牛肉
    鱼肉
    祖灵祭台
    篾桌
    火塘
    水烟筒
    炕笆
    盐碟
    脚碓
    木臼
    野芭蕉叶
    男子节日服饰
    女子节日头饰
    女子节日上衣
    女子节日下装
    八、节日文献
    哈尼族社会历史调查
    哈尼族四季生产调
    十二奴局
    窝果策尼果
    思茅少数民族
    哈尼朵阿玛
    雅尼雅嘎赞嘎
    哈尼族文化观 哈尼族民间舞蹈
    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哈尼族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族大辞典
    九、
    哈尼族期第人十月年记载
    哈尼族腊米人十月年记载
    哈尼族白宏人十月年记载
    哈尼族碧约人十月年记载
    红河州哈尼族十月年记载
    牛洪村哈尼族十月年实录
    咪田寨哈尼族十月年实录
    调查报告
    云南省绿春县戈奎乡俄东村哈尼族十月年调查报告
    云南省绿春县戈奎乡俄东村哈尼族十月年服饰调查报告
    云南省元江县羊街乡水龙村哈尼族十月年调查报告
    云南省墨江县龙坝乡埔且村哈尼族十月年调查报告
    云南省景洪市勐龙镇曼加坡坎村十月年调查报告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十月年期间,自属蛇日起便是家庭聚会以及大宴宾客的日子。节日的餐桌上家家户户必有的菜肴是:魔芋、豆芽、豆腐、鸡、猪、青菜、鸡肉蘸水。村民说,魔芋、豆芽、豆腐是不论贫富家家必有的三样菜。
    魔芋有多种食法。做法一:讲准备好的魔芋片清洗切碎,放人盐巴、辣子、豆豉、味精、花椒粉凉拌。做法二:大魔芋片清洗撕成小片,配合蘸水食用。
    做法三:酸菜炒魔芋片。做法四:酸菜煮魔芋片。
    豆芽的食法一般有三种。做法一:豆芽加酸菜煮汤;做法二:豆芽加酸菜、芋菜煮汤;做法三:豆芽炒肉。
    豆腐的食法一般就一种。将新鲜制作的豆腐直接切成薄片,配合蘸水食用。蘸料以味精、辣椒面、酱油为主。
    鸡肉蘸水是当地哈尼人富特食品。以二三十种佐料制成,必放的是:鸡杂(鸡肠、鸡肝、鸡心等煮熟,切碎)、鸡蛋(煮熟,捏碎)、豆豉(焙香,捣碎)、草果面、花椒面、辣椒面、盐巴、姜末、
    蒜末、葱丝、韭菜、薄荷、大芫荽、小芫荽、香柳、
    野生植物等。其余有什么提味之食物均可放人。各种配料、调料放人,以温汤(鸡汤去油)冲入即成。
    哈尼豆豉是当地人喜的佐餐美味。豆豉俗称“内斯阿茨”(Neesiqaqciq),以不太好的豆子制作,因为好豆子用于做豆腐,捂豆芽。豆子浸泡后,煮透,用芭蕉叶趁热包裹捂上三五天,直至臭透。取出剁细,加豆壳灰,加花椒叶汁水,搅拌做成粑粑状。以一种叫作“Nialsaalbaq”的植物叶子包裹,置于房顶晾晒,或以火烤干。以细木穿于中间,可以防发酸、防蝇叮。
    咸鸭蛋是节日的餐桌上老少喜爱的菜肴。腌制好的咸鸭蛋,煮熟或蒸熟,每个蛋切成四瓣,即可食用。腌制咸鸭蛋是每个主妇都擅长的手艺,将鸭蛋清洗干净,一一放入罐中,倒人置凉的盐水浸泡即可。
    以酸笋为主料的各种菜肴几乎出现在每一户餐桌,具体有多种做法。做法一:酸笋炒肉。猪肉切片,酸笋切片或切丝;猪肉炒至七分熟,放入酸笋炒至全熟。做法二:酸笋煮鸡。新鲜鸡肉切块儿,酸笋切片或切丝;鸡肉煮至八分熟,放入酸笋煮至熟。酸笋的研制:将新鲜笋子(以苦笋为佳)去壳清洗切块儿,放入罐中,以冷开水浸泡至味酸。在当地,腌制品往
    往也是生病老人自我的一种常用方式。亲手独立腌制竹笋或酸菜,待日后查看成功。若出现腐坏则认为预示着身体每况愈下,若研制成功则认为身体会好转。
    鸡肉当然是节日餐桌不可缺少的一道菜,鸡肉的食用方法很多。做法一:传统食法,全鸡处理好,整鸡入锅烹煮。通常,节日中的祭祖分为生祭和熟祭。
    一般煮熟后还有整鸡祭,少数则去骨肉和鸡肝一同祭献。村里流传“献整鸡”的笑话:有个人整鸡煮熟后在祖灵前祭献,手捧盆装熟鸡高举过头,一边口念祈福词一边叩拜祖灵,结果发现菜盆空空整鸡不见了。
    心中一惊,以为祖灵显灵享用了祭品。后来才发现,原来是鸡爪挂在了电线上,整鸡悬在了半空中。做法二:芋菜煮鸡。整鸡切块儿,煮至八分熟,将洗净切段儿的芋菜加入同煮。做法三:酸笋煮鸡。新鲜鸡肉切块儿,酸笋切片或切丝;鸡肉煮至八分熟,放人酸笋煮至熟。
    猪肉的做法也很多。做法一:蘸水猪肉。通常取用“三线肉”(即五花肉)。猪肉洗净,连肥带瘦切成大块条,煮熟后切成片,配合蘸水食用。做法二:瘦肉炒食。通常与酸菜、香芹、姜片、莴笋等分别搭配炒食。当地习俗,在以鸡汤或猪肉汤(鸭、鹅同,牛、羊、狗异)煮食蔬菜时(如白菜、青菜、萝卜、
    洋芋等),必须抓一把米同煮。因为葬丧中肉汤忌讳放米同煮,平时猪肉汤为表示生死有别,必须与米同煮。
    花生是当地喜欢的下酒菜,一般都是炒食。做法一:放油入锅,炒香;做法二:不放油,净锅干炒焙香。鱼干、鸟干也是节日的下酒佳肴。节前捕捉到鱼或鸟,去内脏清洗放盐晒干。食用之时,放油人锅,炸香食用。
    按照当地人习俗,米饭至少要吃两碗,可以不盛满,但必须盛两次。当地俗话说:单脚不能走路,一
    双筷子两支。有的地方要则要求吃三碗,因为火塘的铁三脚有三只脚,三脚才能架稳。
    P207-209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标志文化,是在一定的时间节点上民众生存智慧、家国理想、社会传统维系机制的集中体现。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关系着文明脉络的延续、民族精神的凝聚和社会发展的。我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节日志》以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节日(包括庆典、祭会)为对象,对节日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全面、客观、规范的记录。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对传统节日规模的记录,是中国首部节日专志,是21世纪初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集大成者。本书是《中国节日志(十月年)》,由白永芳主编,为我们介绍的是哈尼族的十月年。它是哈尼族收、辞旧迎新的重大年节。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