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心画(中国文人画五典藏版)(精)9787301297957北京大学
    • 作者: (美)卜寿珊|译者:皮佳佳著 | (美)卜寿珊|译者:皮佳佳编 | (美)卜寿珊|译者:皮佳佳译 | (美)卜寿珊|译者:皮佳佳绘
    • 出版社: 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美)卜寿珊|译者:皮佳佳著| (美)卜寿珊|译者:皮佳佳编| (美)卜寿珊|译者:皮佳佳译| (美)卜寿珊|译者:皮佳佳绘
    • 出版社: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1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8-11-01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1297957
    • 版权提供: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 作者:(美)卜寿珊|译者:皮佳佳
    • 著:(美)卜寿珊|译者:皮佳佳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158.00
    • ISBN:9787301297957
    • 出版社:北京大学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8-11-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8-11-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033109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中文版序言 / i
    版序言 / ii
    第二版序言 / iv
    章 北 宋 / 001
        文人画的定义 / 004
        宋及宋以前的再现观 / 0
        诗画之较 / 034
    第二章 北宋文人的观点 / 043
        苏 轼 / 046
        黄庭坚 / 064
        董 逌 / 074
        米芾和米友仁 / 095
        《宣和画谱》 / 110
    第三章 金和南宋 / 121
        文人对中国南北方的影响 / 124
        传统文人主题 / 144
        赵希鹄 / 162
    第四章 元 / 171
        文人艺术理论 / 174
        赵孟 / 179
        汤 垕 / 186
        吴 镇 / 191
        倪 瓒 / 197
        李衎和吴太素 / 206
    第五章 明 / 213
        艺术史的发端 / 216
        南北宗 / 229
        浙派与吴派 / 246
    第六章 结 论 / 255
    参考书目 / 265
    后 记 / 274

    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台*故宫博物院还有一些相对简单的定义。如青木正儿(AokiMasaru)主张文人画是业余艺术。像滕固在点中指出的那样,青木正儿关注画家的身份。高居翰详尽阐发了第二点,因为他关注文人理论。他认为这种理论中有两个基本概念:1.一幅画表现出的品质主要由创作者的个人修养以及他所处的环境决定。
    2.一幅画所表现的内容能够部分或全部地独立于其再现的内容。
    高居翰定义的部肯定是文人观点的核心所在。如高居翰所示,很早以来,中国的文学、书法、音乐等各类艺术形式就十分强调艺术家的修养。绘画在宋代被视为一种媒介,尚的通过它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然而,第二点却依据于一些可疑的解释,不适用于通常的宋代文人理论。高居翰发展的理论是,艺术家通过笔墨以及绘画本身来表达的是他的思想情感,而不是再现事物。然而,这种观点更适用于元代,因为元代作者把绘画只看作情感表现的途径。认为宋代评论家相信抽象形式本身的表现力,这个看法大可质疑。一般来说,他们认为艺术的基本功能还是再现。这个问题后面还将深入讨论。
    以上三类定义中的类,即滕固的概括对我们帮。他的三个定义的排列顺序将文人画进化的阶段显示得十分清楚。众所周知,文人作画始于汉代,到了唐代,有相当一部分艺术家跻身仕途,所以张彦远说只有贤人高士才能成为画家。一些为后世文人艺术家采纳的题材也产生于这一时期,比如关于田园的诗意表达,像王维(699—759)的《辋川图》,还有张璪的水墨树石。唐代官员和画工在题材风格方面还没有明显分化。文人艺术理论出现于宋代,它反映出向一种新的绘画形式的转化,但还没有从风格上进行定义。文人画家此刻意识到了他们作为精英群体应起的作用,他们倡导的艺术与诗歌和书法紧密相关。他们首先是一个社会阶层,而不是具有共同艺术目标的一群人,因为他们处理的是不同的题材,以不同的风格作画,其中某些风格直接源于早期的传统。当然,他们的作品被后世的文人画家奉为圭臬,一些特殊的绘画类型被视为文人题材。然而,在山水画领域,这一观点到明代才确定下来。那时,文人们追忆元代大师的成就,开始用风格术语来定义文人画。因而我们关注到这样一种艺术形式,它首先在某一社会阶层里进行实践,继而缓慢进化为一种风格传统。既然艺术家的地位很早就是重要的事情,文人绘画的概念为何不早不晚恰恰出现在宋代呢?
    元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台北*宫博物院在中国,一个有抱负的人想要成就功名只有一条道路,就是出仕做官,随之而来的就是特和望。封建世袭贵族在唐代仍强而有力,官员一般都出自名门望族。直到宋代,士人阶层才次获得社会权力,他们可以单凭功绩得到高位。这个时代,科举定期举行,有才干的人常以此获得官爵。宋初重臣如赵普(916—992)、吕蒙正(卒于1011年)均出身布衣,11世纪文坛泰斗欧阳修(1007—1072)起于寒门。此时的高官往往是著名学者、作家、诗人,一种道德严肃弥散到所有文化形式之中。宋代的士大夫形成了功勋卓著的显贵集团,它和唐代的世袭贵族统治大相径庭。正是这些文人确定了这个时代的文化基调,创造了新的散文、诗歌、书法风格。在这种氛围下,苏轼开始思考一种特殊类型的绘画——文人画,这并不足为奇。
    11世纪晚期,一群著名的士大夫开始对绘画产生兴趣。苏轼和黄庭坚(1045—1105)是这一时期的诗坛。他们俩也是北宋著名书法家,能与他们相提并论的只有米芾(1052—1105)和稍早时期的蔡襄(1012—1067)。这个以苏轼为中心的群体还包括三位著名画家,分别为文同(1019—1079)、李公麟(1049—1105)和驸马王诜(生卒年不详)。苏轼在这群人中为重要,因为他身居高位,而且是保守派之一,反对改革家王安石(1021—1086)的政策。苏轼天赋异禀,喜好结交朋友,他的人格也深远影响着他的朋友们,在热衷绘画创作和评的人中,他是核心人物。当他因为持保守政见遭贬时,他在逆境中的态度使他成为后人的榜样。就绘画而,同、李公麟和米芾的艺术也许比苏轼更胜一筹,然而正是苏轼的声望,使得文人迅速接受了文人艺术。纵观北宋时期,绘画一直是整个人文的一分,不能与诗歌和书法分开。
    从宏观角度看,11世纪末,所有的艺术呈现出一种类似的趣味:新型的诗歌、书法、绘画都是由同一群人,即苏轼和他的朋友们所开创的。在散文领域,欧阳修复兴了韩愈的古文风格,坚持古典式的朴素,并得到门生们的追随。在诗坛上,简朴的文辞一扫晚唐及宋初宫廷诗的绮靡之风。俗语也被采用了,如苏轼说:“街谈市语,皆可入诗,但要人镕化耳。”欧阳修的朋友梅尧臣致力将这种新的简朴之风运用在自己的诗里,他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这种平淡简朴绝不是枯燥,欧阳修评论梅诗时说:文辞愈清新,心意随老大。 譬如妖韶女,老自有余态。 近诗尤古硬,咀嚼苦难嘬。 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