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一个人的文艺复兴/影像阅读文丛9787517904380中国摄影
    • 作者: 傅尔得著 | 傅尔得编 | 傅尔得译 | 傅尔得绘
    • 出版社: 中国摄影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傅尔得著| 傅尔得编| 傅尔得译| 傅尔得绘
    •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6-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06-01
    • 开本:32开
    • ISBN:9787517904380
    • 版权提供:中国摄影出版社
    • 作者:傅尔得
    • 著:傅尔得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69.00
    • ISBN:9787517904380
    • 出版社:中国摄影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6-06-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6-06-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523401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自序 一个人的文艺复兴
    存在
    吉米·尼尔森:存在,就是艺术
    凯尔·福特:走向人类的风景
    等待,角色转换
    文艺解决什么?
    有态度的自拍
    他是达明·赫斯特的老师,他用照片作画
    365天,524道菜
    如何不成为一个造粪机
    江湖
    茶与咖啡,两个江湖
    陆元敏:没必要拍出好照片
    鸟头:我们为什么要拍照
    沈玮:没什么可说明,感受重要
    侠客老陈
    没有个的人
    轨道
    草根的逆袭
    那一年,包豪斯的大师们集体对一张照片进行了解读
    彼此
    另一种人类生存状况
    教堂里的凤凰
    梁思成,寻找文化的自信
    塞尔吉奥·拉莱:智利流浪小孩

    米高·孔泰:拍摄名流三十多年
    时尚,就是成为你自己
    谁决定谁美
    波普,安迪·沃霍尔之外
    波普艺术关法国人什么事,
    悲哀的是,连本雅明都不可能靠投稿养活自己
    安东尼奥尼:以摄影师之眼洞察这世界
    人的得要多大的地方来装?
    交情
    城市的交情
    纽约,向上看
    海德堡,逝去的岁月
    离别,得搭配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我所想要的,就是上路
    台伯河流淌,我们情绪不同
    执着
    马良:创作,就要很老实地蹬过这条河
    沉寂五年后,大师格雷戈里·克鲁森再出击
    康兰丝:把荷花拍进了画廊
    港版薇薇安·迈尔
    眼见为实?
    彼特·库尔特:图片是一种高级别的运动
    摧毁者和偏执狂
    老去
    金石声:踏上现代摄影之路
    公众之眼:照片分享的175年
    约瑟夫·特尔浦:回到1948,自带盒饭参加奥运会
    如老去
    以摄影相处的婆媳
    当大师向大师致敬
    马格南在苏富比卖裸照
    怀旧
    有些问题躲不掉
    杨福东:不确定就是未来

    傅尔得,策展人,专栏作者,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近年工作、生活于上海,频繁往返于伦敦、纽约等国际文化交汇之都。2015年,为大理国际影会策展“肌理之下:台湾当代摄影联展”,获2015年大理国际影会“金翅鸟”策展人奖。

    怎么把钱花得有质感,是一门学问,比如,支持
    某种冷僻的梦想——记录不可挽回的人类历史。
    摩根大通从1905年开始,给美国摄影师爱德华·柯蒂斯(EdwardSheriffCurtis)提供资,
    笔资金75000美元,资他拍摄北美印第安人。在30年中,柯蒂斯拍摄了80个印第安人部落,留下了40000多张底片,出版了19套书,让消失中的印第安人永远留在了影像里。
    同样把钱花得有质感的,是一位名叫伯克霍兰(MarcelBoekhoorn)的慈善家。他给了英国摄影师吉米·尼尔森(JimmyNelson)40万欧元的资,让他拍摄现存于世的部落文明。2013年底,吉米·尼尔森的本记录原始部落的书出版—《在他们消失前》(BeforeTheyPassaway)。这本耗时3年的书,史诗般地记录了存在于世界各个角落的35个部落的影像。
    一页页翻开,唯有赞叹:他们的存在,就是一种艺术。
    吉米·尼尔森用图片勾勒了部落的共: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他们的世界中没出现过达尔文和爱因斯坦,他们相信万物有灵,敬畏自然。他们更没经历过工业时代,男人集体狩猎,女人在家耕种,潇洒纯粹地活在天地之间,游历在山谷、森林、冰原
    ,住简易搭建的房子,靠山吃山,衣不蔽体,披或者不披猎物身上扒下的皮毛,千年,过着跟祖先的祖先一样的生活。
    现代文明世界的我们,是与实世界隔绝个三五年,出来就发现日子不会过了,周遭所有东西早已更新换代,街上熟悉的面馆,也不见了,面馆连着左邻右舍的那一排门脸房,都不见了。
    我们破除了自然的神秘和恐惧,眼里却越来越看不到自然,体会不到清晨站在山坡,朝阳升起时,面对一望无际森林之巅的震撼。
    我们只能在吉米·尼尔森的影像中,感受人类和自然原本共生的美。
    在溪水里,在山顶上,在高耸苍劲的大树下,在葱郁的灌木旁,部落里的人们拿着安身立命的武器,穿戴上动物的牙齿和羽毛,集体站立摆出的群像,张张都像耗巨资打造出的时尚大片。
    与人类和自然之间的纯粹美感不同,吉米·尼尔森拍摄的部落个人肖像,则记录了传统和风俗之美,这美是部落族群在与生活的对抗中,外放出来的形式美。
    为了对抗外在的不明凶险,他们在脸上画上独特纹路,涂抹夸张的颜色。为了让自己强大,他们在头、脖子和身上装饰动物的牙齿、骨骼或羽毛,好看起来面目狰狞。
    每一个部落族人的装扮,都特立独行。一一看完后,我们会感慨推崇一种美和流行时尚的肤浅。相反,在他们身上,在皮肤的纹路和成年礼的烙印中,我们找到了社会亚文化的起源,比如朋克、文身、在身体上穿针打孔。
    这本书压缩了时空的纵深,对人类学博物馆的魅力大概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它昭告我们,人类的初始样本仍鲜活地与我们并存,就在我们生活范围的边缘处。这种感觉,就像有人抱着一个婴儿来到你面前,说那是刚出生的你。于是,你看着自己初生时的样子,那种纯粹和稚嫩,美好到想哭。
    但是,吉米·尼尔森花了那么大的精力,并不是为了让你遁世和抒发怀旧情结的。为了进入一个与世隔绝的部落,有时候,他和手们会在毫无方向可言
    的烂泥和沼泽地中徒步两个星期;而有时候,他甚至租用了直升飞机。他的拍摄计划,有如人类学的田野式调查般严谨,目的就是为了在人类原始部落走向不可避免的消亡的途中,用影像记录下人类纯粹存在的美好。
    P17-19

    傅尔得著的《一个人的文艺复兴/影像阅读文丛》不是一本纯传授知识的图书,而是通过作者遭遇的人、事以及由此而来的所思所想,传递一种潜意识里我们都欲进行的抗争。用作者本人的话说,让我们“来一场‘文艺复兴’式的个人抗争与搏斗,恢复对个体的感知,让自己作为一个人而活着,有迫切的必要。”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