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浴血的墨迹(中国抗战散文选)9787517112471中国言实
    • 作者: 编者:古耜著 | 编者:古耜编 | 编者:古耜译 | 编者:古耜绘
    •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7-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编者:古耜著| 编者:古耜编| 编者:古耜译| 编者:古耜绘
    •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7-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5-07-01
    • 开本:16开
    • ISBN:9787517112471
    • 版权提供:中国言实出版社
    • 作者:编者:古耜
    • 著:编者:古耜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55.00
    • ISBN:9787517112471
    • 出版社:中国言实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5-07-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5-07-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27425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风景谈 茅盾
    一九四一的天 茅盾
    速写 丁玲
    到前线去 丁铃
    黄河 周立波
    采蒲台的苇 孙犁
    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 孙犁
    富曼河的黄昏 曹白
    到张家浜去 曹白
    一个少奶奶的经历——《江南草长》之一 锡金
    淹子 李健吾
    阳澄湖畔 刘飞
    家屋墙基 艾煊
    枣园之宴 舒群
    奔向延安 陈荒煤
    记一辆纺车 吴伯箫
    歌声 吴伯箫
    晨曦 丁宁
    新婚夜 铁竹伟
    追怀冼星海——纪念他逝世六十周年 何满子
    猜想井上靖的笔记本 铁凝
    一个老的身后事
    ——谨以此文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 蔡星天
    第二辑
    “友邦惊诧”论 鲁迅
    九一八 鲁迅
    九一八,九一八 王充闾
    “九一八”致弟弟书 萧红
    天空的点缀 萧红
    大连丸上 萧军
    延安城外 萧军
    有人问起我的家 端木蕻良
    从《松花江上》想起的 慕柯夫
    今昔之别——为“九一八”七周年纪念日作 李辉英
    头颅作花——英雄挽歌 老姜
    “九一八”后:小亭的辽西 初国卿
    火与剑,还是康乃馨? 韩小蕙
    第三辑
    绥行纪略 朱自清
    北平沦陷那 朱自清
    全面抗战的线后 郁达夫
    在警报声里 郁达夫
    入幽谷 郭沫若
    在广州 巴金
    桂林的受难 巴金
    三个月来的济南 老舍
    告缘缘堂在天之灵 丰子恺
    防空洞中所闻 丰子恺
    忆卢沟桥 许地山
    回忆抗战时期 梁实秋
    记张自忠将军 梁实秋
    失楼台 王鼎钧
    钢铁山 夏丐尊
    苏州的警报 谢冰莹
    一个女 郑振铎
    鹈鹕与鱼 郑振铎
    山,或者河流 冯六一
    第四辑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史 冯友兰
    疏散——教授生活之一章 费孝通
    云南看云 沈从文
    奇迹——献给阵亡将士的英灵 苏雪林
    炼狱——教书匠的避难曲 苏雪林
    八月十日灯下所记 冯至
    彼此 林徽因
    逃难记 萧乾
    流民 缪崇群
    忆江南 方令孺
    跑警报 汪曾祺
    来自云端的信 齐邦媛
    张大飞殉国 齐邦媛
    折一根竹枝看下午的日影 赵玫
    漫天烽火初恋情 吴遐

    古耜,本名田耒,中作协会散文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作家协会团委员、大连作家协会副。先后出版《荧灯下的心迹》、《分享生活的诗意》、《美文之美》等多部文艺评论集,主编《中作别解古典小说》、《续写的史记——文化名人读史录》、《新世纪散文随笔精品文库》等特色散文集二十余种。

    风景谈茅盾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来了。那还不能被称为“戈壁”,那在普通地图上,还不过是无名的小点,但是人类的肉眼
    已经不能望到它的边际,如果在中午阳光正的时候,那单纯而强烈的反光会使你的眼睛不舒服;没有隆起的沙丘,也不见有半间泥房,四顾只是茫茫一片,那样的平坦,连一个“坎儿井”也找不到;那样的纯然一色,即使偶尔有些驼马的枯骨,它那微小的白光,也早溶入了周围的苍茫;又是那样的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然而,你不能说,这里就没有“风景”。当地平线上出现了个黑点,当更多的黑点成为线,成为队,而且当微风把铃铛的柔声,叮,叮,送到你的耳鼓,而,当那些昂然高步的骆驼,排成整齐的方阵,安详然而坚定地愈行愈近,当骆驼队中领队驼所掌的那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耀入你眼帘,而且大小叮当的谐和的合奏充满了你耳管,——这时间,也许你不出声,但是你的心里会涌上了这样的感想的:多么庄严,多么妩媚呀!这里是大自然的单调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
    大的,然而人类更伟。于是我又回忆起另一个画面,这就在所谓“黄土
    高原”!那边的山多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特别是那些高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怜爱的姿态。可是更妙的是三五月明之夜,天是那样的蓝,几乎透明似的,月亮离山顶,似乎不过几尺,远看山顶的小米丛密挺立,宛如人头上的怒发,这时候忽然从山脊上长出两支牛角来,随即牛的全身也出现,’掮着犁的人形也出现,并不多,只有三两个,也许还跟着个小孩,他们姗姗而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如果给田园诗人见了,必将赞叹为绝妙的题材。可是没有完。这几位晚归的种地人,还把他们那粗朴的短歌,用愉快的旋律,从山顶上飘下来,直到他们没入了山坳,依旧只有蓝天明月黑魃魃的山,歌声可是缭绕不散。
    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场面。夕阳在山,干坼的黄土正吐出它在内所吸收的热,河水汤汤急流,似
    乎能把浅浅河床中的鹅卵石都冲走了似的。这时候,沿河的山坳里有一队人,从“生产”归来,兴奋的谈话中,至少有七八种不同的方音。忽然间,他们又用同一的音调,唱起雄壮的歌曲来了,他们的爽朗的笑声,落到水上,使得河水也似在笑。看他们的手,这是惯拿调色板的,那是昨天还拉着提琴的弓子伴奏着
    《生产曲》的,这是经常不离木刻刀的,那又是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的,但现在,一律都被锄锹的木柄磨起了老茧了。他们在山坡下,被另一群所迎住。这里正燃起熊熊的野火,多少曾调朱弄粉的手儿①,已经将金黄的小米饭,翠绿的油菜,准备齐全。这时候,太阳已经下山,却将它的余晖幻成了满天的彩霞,河水喧哗得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人们把沾着黄土的脚伸在水里,任它冲刷,或者掬起水来,洗一把脸。在背山面水这样一个所在,静穆的自然和弥漫着生命力的人,就织成了美妙的图画。
    P3-4

    铁血文章凝成历史强音,苦难记忆化作时代箴言! 对于林林总总,数量庞大的抗战散文,尽管我们迄今尚缺乏全面梳理和准确归类,不过参照当年中国抗战特有的时间刻度和基本格局,仍然可以做大致清晰的划分。譬如:表现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生活的作品;描写正面战场以及疆土沦陷过程的作品;聚焦“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战的作品;反映大后方战时生活和民众境遇的作品;讲述上海孤岛时期与敌斗争的作品;瞩目在国际主义精神感召下,他国健儿支援中国抗战的作品;披露日本友人反战立场和侵略者忏悔意识的作品。此外,还有一大批一般叙事框架和题材特征,而直接宣传抗战主张,议论抗战现象,光扬抗战精神的历史随笔、时政杂文、生活小品等。应当承认,所有这些作品相互交织,相互映衬,相互补充,构成了一个雄浑开阔而又斑斓缤纷的抗战文学时空。 《浴血的墨迹(中国抗战散文选)》由古耜选编,收入了其中部分抗战散文供读者阅读。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