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王气黯然(宋元明陕西史)(精)9787203115120山西人民
    • 作者: 秦晖|责编:贾娟著 | 秦晖|责编:贾娟编 | 秦晖|责编:贾娟译 | 秦晖|责编:贾娟绘
    •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秦晖|责编:贾娟著| 秦晖|责编:贾娟编| 秦晖|责编:贾娟译| 秦晖|责编:贾娟绘
    •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0-08-01
    • 开本:16开
    • ISBN:9787203115120
    • 版权提供:山西人民出版社
    • 作者:秦晖|责编:贾娟
    • 著:秦晖|责编:贾娟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108.00
    • ISBN:9787203115120
    • 出版社:山西人民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20-08-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0-08-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0956164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绪?论?战争风云中的艰难发展——宋元明陕西
    一?从“陕西路”到“陕西省” 1
    二?战争、社会与文化——宋元陕西的时代风貌 5
    三?战争、治理与危机——明代陕西的风云变幻 17
    章?宋夏战争中的陕西
    一?李继迁起兵 21
    二?保安、三川口之役 30
    三?种家将与绥州争夺战 38
    四?五路伐夏与永乐城之败 48
    五?麟府军独抗辽、夏 55
    六?从元祐弃地到童贯祸陕 63
    第二章?北宋陕西的战时社会
    一?和平交往与互市 71
    二?北宋陕西经济与军粮问题 77
    三?北宋陕西社会与乡兵问题 83
    四?北宋陕西的社会危机与农民起义 91
    第三章?围绕战争的改革浪潮
    一?范仲淹治陕与“庆历新政” 97
    二?范祥与盐法改革 107
    三?熙丰变法在陕西 113
    四?“新政”的变质与陕西的反变法浪潮 122
    第四章?宋金战争中的陕西(上)
    一?陕军勤王与娄室入陕 131
    二?史斌起义与关中再陷 135
    三?张浚入陕与富平之败 140
    四?蜀口三战 144
    五?伪齐治陕始末 149
    六?“归地”风波与李世辅归宋 155
    七?庚申之役与陕西分裂局面的形成 160
    第五章?宋金战争中的陕西(下)
    一?庚申之役后的秦岭战线 167
    二?金夏陕北角逐 173
    三?分裂时期的陕西社会 179
    第六章?蒙古帝国统一陕西和陕西军民的抗蒙斗争
    一?蒙夏联军入陕与次延安之役 187
    二?木华黎经略陕西 189
    三?凤翔失守与关中沦陷 193
    四?丁亥之变与蒙军道陕南 195
    五?陕南易主,全陕统一 199
    第七章?忽必烈汉法治关中
    一?京兆宣抚司的建立 205
    二?廉希宪治陕 210
    三?“钩考”风波 215
    四?阿里不哥羽的败亡 217
    五?马可?波罗眼中的陕西 221
    六?汉法治陕的局限 225
    第八章?由省、藩二元政治到行省集权
    一?陕西行省的建立 1
    二?安西王府与省、藩二元政治 5
    三?安西王府的覆灭与行省集权 240
    四?元代陕西社会 244
    五?和世?之乱与天历之乱 248
    第九章?从混乱走向灭亡
    一?接二连三的寺僧起事 253
    二?“火飞华岳三关破”——红巾军入陕 256
    三?军阀混战与元朝在陕西统治的崩溃 259
    第十章?徐达、常遇春平定三秦
    一?冯宗异破潼关 263
    二?明军主力入陕 266
    三?陕南、陕北的克复 268
    十章?强、弱社会的明初陕西
    一?洪、永规模 273
    二?陕西诸藩府与藩权的兴衰 278
    三?从行省、王相府并置到三司分立 284
    四?都司—卫所体系与军屯制度 287
    五?高福兴、田九成起义 294
    第十二章?从治世到危机:明中后期的陕西社会
    ?、成之治 299
    二?三司权力的衰微与一督四抚体制之确立 307
    三?刘瑾事件前后的陕西官场 313
    四?川陕流民起义 317
    第十三章?天灾与人祸:明后期陕西的社会危机
    一?关中大地震 321
    二?梁永扰陕与关中人民的反税监斗争 326
    三?明末陕西的社会危机 330
    第十四章?明代陕西的边政与边患
    一?明初对北元的攻防与河套的经略 335
    二?河套鞑靼的侵扰 339
    三?秦塞长城 343
    四?复套之议与曾、夏冤狱 347
    五?清朝势力下的鄂尔多斯蒙古对陕西的威胁 351
    第十五章?明末农民战争与清军入陕
    一?澄城首义与陕西农民战争的次高潮 355
    二?洪承畴治陕与农民战争的低潮 361
    三?李自成等部途经陕西的长距离运动战 367
    四?陕西农民战争的二度高潮与大顺农民政权 372
    五?大顺政权之覆没与清军入陕 377
    第十六章?清初陕西的抗清斗争
    一?贺珍、孙守法围攻西安 383
    二?陕南地区的抗清斗争 387
    三?陕北王永强起兵反清 390
    第十七章?宋金元时代的陕西文化
    一?“雅文艺”之衰与俗文艺之兴 393
    二?学术与教育 398
    三?独树一帜的造型艺术 404
    四?技术科学的进步 408
    五?闪耀智慧之光的“耀瓷” 414
    第十八章?明清陕西文化
    一?雅文艺的俗化与俗文艺的雅化:从古文运动
    到秦腔之兴 417
    二?明代“关中八志”与清代关中方志、金石之学 4
    三?书院教育与书籍刊行 427
    四?农学、医学的发展与王征的科学成就 432
    五?中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436

    附?录?大事年表 441

    金夏陕北角逐北宋灭亡之后,继而统治关中、陕北的金人也继承了北宋原有的边防问题,开始面对项贵族的挑战。同时残辽势力也渗入其间。金朝在陕西两面作战,南侵宋,北御夏,战略地位比北宋更不利,西夏问题于是也更尖锐了。棘手的西夏问题,曾是金一度把陕西交给伪齐,后来又归还南宋的重要原因。
    北宋灭亡时,西夏先是趁火打劫侵占宋境,后又借金、夏结盟反宋而要求金让步,因此得到不少好处。金天会四年(1126年),已经背辽臣金的西夏在金军灭宋时也出兵陕西,四月陷宋震威城(今榆林市北),杀宋知州朱昭,随后又攻破麟州建宁寨,杀宋知寨杨震。这年正月,宋同知枢密院事聂昌在河东为金人劫持,为金宋割地事,因金之要求,被迫把河外三州(麟、府、丰)割给当时已成金的藩邦的西夏。夏人派军来取,时值折家军勤王京师,抗击,三州遂被夏人所占,并设官置守。这时河外仅存的宋晋宁军军民大愤,都说:“弃麟、府、丰,晋宁岂能独全?”于是知军徐徽言率部北上,乘夏人立足未稳,一举收复三州。夏人所置官守投降后被礼送出境。
    同年三月,金人以宗主身份为同时称臣于金的两个藩邦伪楚(张邦昌)与夏划分疆界,在陕北一段,定以麟、府二州南境的洛阳沟东至黄河西岸、西经暖泉堡(今佳县、米脂间)、米脂谷至累胜寨,接环庆路威边寨(今吴旗县西)向西入泾原路界。这条界线以北当时有宋的河外三州及晋宁、绥德二军的部分寨堡,定边军城及保安军的部分地区,都被划归了西夏,使夏境全线向南推进了数十里以至百里以上。这条界线当时仅为纸上谈兵,并未实现,但它因此而成为金夏间一大悬案,西夏软硬兼施不断索要,大体上达到了目的。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西夏与金在陕北也时有。初当金伐辽时,当时尚臣服于辽的西夏派李良辅率军援辽抗金,在宜水(今榆林市北)与金娄室、斡鲁军交战,夏兵大败。这是两国之始。不久金夏结成反宋同盟,但陕北沿边宋朝的一些地方势力降金后,一方面为金守边,一方面又与夏有历的积怨,从而难免把金也卷入其中。这尤以麟府折氏为典型。聂昌割让河外后,由于折可求降金而为金守,伪齐时势力更有所扩大,夏人只能望河外而兴叹。天眷二年(1139年)金人毒死折可求并以陕西归宋,西夏遂乘乱入据河外三州。从而与尚为金镇守晋宁军的折氏子孙为仇,多年构兵不解。直到皇统三年(1143年)后金朝迁徙了折氏,问题才得到解决。
    同时,金朝也不愿让步于西夏太多。尤其是在辽与北宋相继灭亡后,金借于西夏的需要大减,于是原来答应给西夏的好处又反悔不给了。金夏结盟反辽时,金许以辽西部天德、云内等州地(今内蒙古境内),但辽亡后金人却食言不给,还把已进驻该地区的夏军民也赶了出去。为抚慰夏人,金又答应以宋朝陕西边地给夏以补偿天德、云内之失。但到北宋既亡,金军的将帅们又拒绝履行诺言。宋建炎年间娄室进军陕北,在威戎城(今子洲县境)与依约前来占领该地的夏军李遇部发生,双方虽握手言和,地却迟迟未给夏人。
    金、夏之间的另一个问题是双方的叛逃者,尤其是具有辽、宋或伪齐残余影响的叛逃者的介入。西夏缺乏人才,一向面向陕西实行招降纳叛政策,重用降人,有时甚至达到几乎以国柄相许的程度。从北宋时的张浦、张元、景询以讫于金,愈演愈烈。如天会四年(1126年)宋西安州知州任得敬降夏后,一度成为专擅朝政、挟君自重的权相,几乎把西夏闹得。这样一来,各种背景的降人往往利用西夏作为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使西夏与邻国的关系复杂化,多次在陕北造成事变。如天眷三年(1140年),投夏为夏州都统的前辽朝贵族萧合达据夏州起兵,联络阴山与河东的契丹人,图谋拥立耶律氏后裔,恢复辽朝。他一度据有今陕北境内夏、盐二州大片土地,夏、金双方都十分惊慌。西夏依靠任得敬平定了萧合达之乱,而任得敬却又外通南宋,企图“分国”并附宋攻金。此前还发生过金朝的仇人李世辅投西夏为帅,又借西夏兵力大举伐金的事。稍后,金、夏之间又发生了慕洧事件:在天眷二年(1139年)前伪齐环庆路经略使慕洧,当己未和议金朝复归陕西于宋之际,因仇恨宋朝,举家投奔西夏,西夏任之以枢密使的高位,并使之统领山讹(西夏精锐野战军)。于是在己未和议期间他便屡次出兵扰边,给宋朝制造麻烦。而撒离喝重新夺取陕西之后,慕洧又想回归金朝,西夏发觉后将其处死。结果引起金朝的强烈抗议,导致金、夏关系紧张。
    总之,西夏给金造成的麻烦并不减于北宋,因此粘罕就说:“陕西与西夏为邻,事体重大,兵不可罢”,“河北不足虑,宜先事陕西,略定五路。既弱西夏,然后取宋”。金前期,尽管金、夏关系时有反复,但总的来看主要是金向西夏作出让步。金初许给西夏的陕北诸地,金朝后虽反悔,但西夏自行夺取之后,金朝也都默认而不再与争。到金皇统六年(1146年),金朝再次割地酬夏。至此,与北宋末年相比,西夏新扩张了河外、定边军等陕北地区,熙河一带的西宁、乐、廓、积石等四州(今甘、青间黄河北岸地),泾原一带的会州、怀德军、德威城等地,其版图之大,为西夏历的盛期。
    但尽管如此,西夏对金并未怀有什么感恩之情,相反地,由于金朝“诸帅弃盟,军入其境,多掠取者”,西夏则与金的死敌西辽耶律大石相约“取山西诸郡”,彼此间的戒心从不曾解。整个金、夏对峙期间,西夏都经常与金的敌人南宋、西辽以及原来的蒙古互相联络。天会十年(1132年)“金、夏交恶,夏国屡遣人来吴玠、关师古(按:关时尚未降金)军中”。正隆四年:“夏国副相屈移,尝两使南朝(按:指南宋),以为衣冠礼乐非他国比。怨金人叛盟,夺其所与地。此其情可见。壬子岁(即天会十年)粘罕尝聚兵云中以窥蜀,夏人谓将图己,举国屯境上以待其至”。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夏国又与西辽通好,据说还曾许西辽“道于夏以伐金”。到后期,西夏联宋侵金、附蒙侵金更是常事了。

    1.本书名为陕西史,实则辽宋夏金元各政权间的关系史和战争史,当然,更是一部各王朝的政治史。 2.陕西作为当时各国纷争的舞台,作者详细刻画了各个时期统治者对陕西的统治政策,如种家将抗夏、狄青的崛起、范仲淹治陕、木华黎经略陕西、廉希宪治陕,甚至还有马可?波罗眼中的陕西,细节完备,考严密。 3.正如作者所说,他在写作宋元明陕西史时,“是把陕西作为中国的一个缩影来写的,其内容表达了我的不少自有观点,和我同时期发表的一些著作(如《田园诗与狂想曲》等)也有着逻辑上的联系。”因此,本书也不仅仅只是陕西的历史,更是各王朝的一个缩影。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