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金山寺/符号江苏口袋本9787558004100江苏美术
    • 作者: 滕建锋著 | 滕建锋编 | 滕建锋译 | 滕建锋绘
    • 出版社: 江苏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滕建锋著| 滕建锋编| 滕建锋译| 滕建锋绘
    •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1-01
    • 开本:32开
    • ISBN:9787558004100
    • 版权提供:江苏美术出版社
    • 作者:滕建锋
    • 著:滕建锋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35.00
    • ISBN:9787558004100
    • 出版社:江苏美术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7-01-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7-01-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80415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前言
    章 历史源流
    节 金山之名
    第二节 金山上岸记
    第三节 金山寺沿革
    第四节 禅宗名寺
    第五节 高僧辈出
    第二章 景观人文
    节 寺裹山
    第二节 金山四宝
    第三节 慈寿塔
    第四节 江天一览
    第五节 文宗阁
    第六节 云根岛
    第七节 芙蓉楼
    第八节 天下泉
    第三章 传说故事
    节 白娘子水漫金山
    第二节 梁红玉击鼓战金军
    第三节 马娘独造金山寺
    第四节 金焦二山一担挑
    后记

    滕建锋,《镇江日报》周刊部副主任,在报社从事新闻工作7年,副刊8年,尤其关注跟踪镇江西津古渡的采访报道,手上积累了大量材料。

    出芙蓉楼往西前行百余步,就来到了“天下
    泉”——中泠泉。
    “蒙顶山上茶,扬子江心水。”这句著名的茶联既道出了中国饮茶之俗的源远流长,也道出了国人对饮茶所用茶叶和泉水的极度考究。是的,中泠泉“天下泉”的名号即源于品茶。
    在中国茶文化,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占有重要地位,此书对陆羽《茶经》进行了品鉴与发挥,尤重品评泡茶之水。他引用刑部侍郎、名士刘伯刍对天下名泉佳水的品鉴与评价说,天下“较水宜于茶者凡七等”,在这“七等”中,刘伯刍将镇江金山中泠泉排在了。
    “天下泉”之美誉自唐迄今,盛名不衰。历朝历代,吟咏中泠“天下泉”的名家名句层出不穷,如南宋名臣文天祥有诗:“扬子江心泉,南金北来铸文渊。男儿斩却楼兰首,闲品茶经拜羽仙。
    ”元朝萨都剌有“山中有景无多地,天下知名泉”的诗句。明代闻名天下的唐伯虎也有诗日:“日斜未放沧浪渡,饱酌中泠洗宿心。”清朝举个皇帝的例子,比如六下江南的康熙,他在镇江留下了许多诗作,嗜茶的他自然也品评过中泠泉:“缓酌中泠水,曾传泉。如能作霖雨,沾洒遍山川。”一代雄主甚至想象着要让这泉水化作“霖雨”,洒遍他的江山。
    泉水在滚滚江水深处,本身就极具色彩,其汲取之法自然也非同一般。根据古籍记载,取中泠泉水首先必须在每日子、午两个时辰,因为泉眼并不是整天出水,而是只在子、午这两个时辰长江涨潮之时,方有泉水汩汩而出。其次是要找准泉眼,以前泉水在江中,江水来自西方,受到石牌山和鹘山的阻挡,水势曲折转流,分为三泠(南泠、中泠、北泠),而泉水就在中间一个水曲之下,故名“中泠泉”。汲取方法则是行船至泉眼上方,将特制的带盖铜瓶用绳垂
    下,至泉眼之中时迅速拉开盖子,再迅速盖上,如此方可。南宋陆游为官京口时就有诗句提及汲取泉水之难:“铜瓶愁汲中泠水,不见茶山九十翁。”特定的时间、特定的位置、特定的工具、特定的技术,如此方得盈盈一壶泉水,怎不稀罕?
    这来之不易的中泠泉水是极宜煎茶的,泡出的茶水不仅“绿如翡翠、浓似琼浆”,清香甘洌,令人回味生津,而且还有两大之处:一是“盈杯不溢”,贮泉水于杯中,高出杯口两三分不会溢出;二是“浮钱不沉”,水面放上一枚硬币,漂浮不见沉底。中泠泉水的特别之处,可以从两个故事管窥之。
    一个有关唐朝名相李德裕,他“三在浙西,出入十年”,长期出镇润州,与镇江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李德裕离开润州担任宰相后,有个亲信奉命到润州办事。临行前,李德裕交给他一件差事,让他去中泠泉取一壶泉水回长安。没想到这个亲信办完公务,喝醉了酒,把取水的事忘得一干二净。等他酒醒之后,船已开到南京。怎么办呢?他就在江中打了一瓶水,返回长安后,献给李德裕。李德裕饮了用这瓶水沏好的茶后,叹了口气,说:“江表水味,有异于顷岁矣,颇似建业石城下水。”意思是这水和以前的味道大不一样啊,很像南京城下的江水。亲信瞠目结舌,赶紧说出事情原委,请求李德裕原谅。
    另一个有关茶圣陆羽。说是唐代宗时,李适之的儿子李季卿出任湖州刺史,到扬州时碰上了陆羽,心想能在中泠泉水附近,碰上“茶圣”,是件千年难逢的事,怎么能错过这个机会呢?于是专门去拜访陆羽。两人相谈甚欢,李季卿派了一名机灵的军士,携带着铜瓶,驾着小船取来了中泠泉水。陆羽拿勺在瓶中舀了舀,说:“江水倒是江水,可不是中泠泉水,像是岸边的江水。”那个差人辩解说:“我取水时有百人所见,哪敢用的欺哄?”“茶圣”当然并非浪得虚名,他把铜瓶中的水倒了一半,用勺扬水说:“好了,从这里开始才是真正的中泠泉水。”军士大惊,只得如实相告,原来他从中泠泉取好水后,抱着铜瓶上岸时,船体摇晃翻倒了不少,因恐水量不够,就舀
    了一些江岸的水充数。李季卿连连感叹:“陆处士神鉴也!”托沧海桑田之功,如今取用中泠泉水没有那么惊险奇诡了。清咸丰、同治年间,金山渐渐与南岸陆地相连,中泠泉也随之登陆,并曾一度迷失。同治八年(1869),候补道台薛书常、都盐使庞省山等几位“省领导”专程来察访中泠泉,根据位置及“子午泉涌”等特征发现了泉眼,遂命石工在泉眼四周叠石为池,并由常镇道观察使、藏书家沈秉成,于同治十
    年(1871)春写记、立碑、建亭,渐成胜地。上了岸的中泠泉仍受到广泛珍爱,日本招提寺森本在护送鉴真大师塑像回扬州大明寺时,就曾专程来中泠泉品茗,并特地带走中泠泉水一壶,回日本国后供奉于鉴真大师像前。
    如今游览中泠泉,抢眼的当是方池南面石栏上“天下泉”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了。书者为光绪年问镇江知府王仁堪,他还在池周造石栏,池旁筑庭谢,开塘植荷茭,筑土堤,种柳万株,成为一景。王仁堪是福建福州人,出身官宦,祖父任过巡抚、工部尚书等职,父亲也官至刑部主事。王仁堪二十九岁时中状元,在京城当过翰林院编修之类的职务。光绪十
    六年(1890)十月,外调任镇江知府,光绪十九年(1893)七月转任苏州知府。是年十月积劳成疾辞世,年仅四十五岁。王仁堪在镇江三年不到的时间,是他主要的地方任职经历,做了很多令人称颂的好事,如妥善处理“丹阳教案”、创办南泠学舍(今镇江中学)、积极开塘设渠兴修水利、致力赈灾关注民生疾苦等,他的事迹被收入《清史稿·循吏传》,他也是中国封建后一位被载人正史的“循吏”。
    池南建有八角亭,双层立柱,取名“鉴亭”,是以水为镜、以泉为鉴之意。亭中有石桌石凳,供游人小憩。池北建有两层茶楼一座,环境幽静,林阴覆护,风景清雅,是游客品茗佳处。楼下层前壁左侧,嵌有沈秉成所书“中泠泉”三字石刻;右侧为“中泠泉”及薛书常“中泠泉辩”石刻拓片。
    “茗外风情移月影,壶边夜静听江涛。”漫步到这中泠泉畔,临风品茗,怀古思今,眼前杨柳依依,风景如画,实不失一桩快事。
    P119-128

    《符号江苏口袋本》丛书精选代表、符号意义的江苏特文化,通过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中英文图书,剖析历史与现实内涵,凸现江苏的人文底蕴,扩大江苏的文化影响力,形成江苏文化品牌。 丛书以精炼简洁的文字配以精美别致的符号图片,言简意赅地介绍每个江苏符号的起源、发展、现状及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兼具故事与实,可读可查,让中外读者迅速掌握对江苏符号基本而广泛的认知,并获取可进一步了解、考察各符号的信息渠道,堪称精巧便携的图文版“江苏符号指南”。 滕建锋著的这本《金山寺》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