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玉见之美9787506391009作家
    • 作者: 李玉刚著 | 李玉刚编 | 李玉刚译 | 李玉刚绘
    • 出版社: 青年作家杂志社
    • 出版时间:2016-1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玉刚著| 李玉刚编| 李玉刚译| 李玉刚绘
    • 出版社:青年作家杂志社
    • 出版时间:2016-1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11-01
    • 开本:16开
    • ISBN:9787506391009
    • 版权提供:青年作家杂志社
    • 作者:李玉刚
    • 著:李玉刚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58.00
    • ISBN:9787506391009
    • 出版社:作家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6-11-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6-11-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67666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序 韩美林
    缘起
    章 建盏
    隐匿山间的龙窑
    残片与光阴
    建盏风云
    初尝制盏
    第二章 问道武夷山
    天心永乐禅寺的惬意浮生
    “一见不如百闻”—母树大红袍
    寻一味“岩骨花香”
    “红茶”正当红
    吾行·五夫之行
    烟雨“下梅”
    第三章 寻茶云水间
    勐宋之行
    闻香古茶园
    做一回山林饮茶人
    制茶的一招一式
    拜访“老前辈”
    琴韵茶香两芬芳
    第四章 丝锦之谜
    梦圆南京
    唱一曲“白局”
    安逸角落与童趣时光
    初识缂丝
    浮沉与变迁
    “少长”咸集的手艺人
    第五章 对话宣纸
    初到故土
    法从“古法”
    与阳光的对话
    小岭村的大文章
    一音·禅音
    第六章 寻梦敦煌
    初见“莫高窟”
    梦中的“水月观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后记
    行走
    感恩
    序 韩美林
    缘起

    章?建盏
    隐匿山间的龙窑?
    残片与光阴?
    建盏风云?
    初尝制盏?

    第二章?问道武夷山
    天心永乐禅寺的惬意浮生??
    “一见不如百闻”—母树大红袍?
    寻一味“岩骨花香”?
    “红茶”正当红? ?
    吾行·五夫之行? ?
    烟雨“下梅”?

    第三章?寻茶云水间
    勐宋之行??
    闻香古茶园??
    做一回山林饮茶人??
    制茶的一招一式??
    拜访“老前辈”??
    琴韵茶香两芬芳??

    第四章?丝锦之谜
    梦圆南京??
    唱一曲“白局”
    安逸角落与童趣时光
    初识缂丝??
    浮沉与变迁??
    “少长”咸集的手艺人

    第五章?对话宣纸
    初到故土??
    法从“古法”??
    与阳光的对话??
    小岭村的大文章??
    一音·禅音?

    第六章?寻梦敦煌
    初见“莫高窟”
    梦中的“水月观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后记

    行走
    感恩

    李玉刚,中国歌剧舞剧院一演员、青年艺术家。被海外媒体赞誉为“中国艺术家”。他用赋有中国传统艺术的身形唱腔让略了中国之美,用自我魅力弘扬国粹。他以独特的男视角,完美诠释中国传统女美。他一面是平民的代表,另一面却是艺术的化身。时至今日,李玉刚的影响力早已超出了娱乐圈的范畴,延伸到美学、文化、思想等社会各领域,成为具有代表的中国青年一代的文化符号。

    章?建盏人世间的事情就是那么奇妙,充满各种因缘际会。
    谁能想到呢,我之所以发心去进行这次文化之旅,居然是因为一只建盏的缘故。
    二○一四年末,我发行了自己的第三张专辑《莲花》,这张原创专辑前前后后花了两年时间,有上百位艺术家的参与制作,在台湾一经发行便引起轰动。主打歌《莲花》更是得到广泛的关注,因为曲风和我以往所有的作品都截然不同,充满着浓浓的禅意和放下自在的真实情感,所以坊间一直盛传李玉刚“了却红尘,皈依门”,李玉刚“出家”的新闻一度甚嚣尘上。
    的确,我早已皈依门,但这和所谓的“出家”却是两回事。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我一直崇拜一位高僧—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出生于天津,三十九岁时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每次听到那首“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的经典旋律时,离别的愁绪和漂泊的过往便会涌上心头,令人不能自已。他圆寂时留下的那句“悲欣交集”,更是让我时常慨叹生命的常和世的变幻。
    的确,把艺术视为生命的我,生活中时刻充满着感,面对纷乱复杂的现实生活,出离的念头也经常萦绕于心。我一直寻找着心中的一方净土,到那里隐姓埋名,孤身而居。而彼时,一只“建盏”不经意间走进了我的生命。
    那“建盏”来自一位出世的僧人,他是我的挚友。
    那天他来到我的工作室和我探讨东方乐与西方唱诗班音乐的区别,我们又唱又跳,惬意极了。聊到尽兴时,他突然说:“我给你看一样东西,看你喜欢不喜欢。”说完,便拿出一个小木盒,那只木盒子做得考究,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是用金丝楠木制作。他小心翼翼打开木盒,里面现出一个麻布袋子,打开袋子,又是一层……就这样一层一层地剥离,,只深褐色的、带着金属光晕的茶盏赫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人世间的事情就是那么奇妙,充满各种因缘际会。
    谁能想到呢,我之所以发心去进行这次文化之旅,居然是因为一只建盏的缘故。
    二〇一四年末,我发行了自己的第三张专辑《莲花》,这张原创专辑前前后后花了两年时间,有上百位艺术家的参与制作,在台湾一经发行便引起轰动。
    主打歌《莲花》更是得到广泛的关注,因为曲风和我以往所有的作品都截然不同,充满着浓浓的禅意和放下自在的真实情感,所以坊间一直盛传李玉刚“了却红尘,皈依门”,李玉刚“出家”的新闻一度甚嚣尘上。
    的确,我早已皈依门,但这和所谓的“出家”却是两回事。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我一直崇拜一位高僧—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出生于天津,三十九岁时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每次听到那首“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的经典旋律时,离别的愁绪和漂泊的过往便会涌上心头,令人不能自已。他圆寂时留下的那句“悲欣交集”,更是让我时常慨叹生命的常和世的变幻。
    的确,把艺术视为生命的我,生活中时刻充满着
    感,面对纷乱复杂的现实生活,出离的念头也经常萦绕于心。我一直寻找着心中的一方净土,到那里隐姓埋名,孤身而居。而彼时,一只“建盏”不经意间走进了我的生命。
    那“建盏”来自一位出世的僧人,他是我的挚友。
    那天他来到我的工作室和我探讨东方乐与西方唱诗班音乐的区别,我们又唱又跳,惬意极了。聊到尽兴时,他突然说:“我给你看一样东西,看你喜欢不喜欢。”说完,便拿出一个小木盒,那只木盒子做得考究,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是用金丝楠木制作。
    他小心翼翼打开木盒,里面现出一个麻布袋子,打开
    袋子,又是一层……就这样一层一层地剥离,,只深褐色的、带着金属光晕的茶盏赫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真是绝美。”我将茶盏捧在手里,仔细端详。
    午后的阳光从工作室的窗户斜洒进来,温润的日光下,这只茶盏呈现出一种深沉内敛的气质,却又闪烁着斑斑点点的光芒,感觉神秘又不可捉摸,像极了我追求的舞台。我几乎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冒昧地脱口而出:“师父,这只碗真美,你能送给我吗?”师父并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却和我娓娓道出了这个茶盏的来历:“这种盏叫‘建盏’,又称‘天目盏’,是宋代皇室喝茶的专用茶具,因为传世稀少,珍贵。在日本的正仓院藏有四只,被奉为国宝,并不轻易示人……机缘巧合下,我收藏了台湾艺术家的几只盏,这几只是当代建盏中的。”两宋时期,饮茶方式由唐代的煎茶变为点茶,开
    始崇尚斗茶之风,时人对饮茶器具有了新的需求,在这种饮茶背景下,建窑的窑工们生产了一批批变幻莫测、绚丽多彩的黑釉瓷器。这些黑釉的瓷器,就是俗称的“建盏”。在宋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上至宫廷皇室,下至布衣之家,对建盏都有一种特殊的执迷,风靡一时。
    而我当时手上捧着的那只建盏,就是一只来自宋代的油滴盏。
    到底是什么让我对那只建盏一见倾心?后来我多次回忆起那天的光景。
    在那段时间里,我遇到了的迷茫。内心的挣扎强烈,经常会追问自己:这是你真正要的生活吗?每天披着明星的外衣,接受着别人对你的评判,不能自在出现于大庭广众,你的人生就要这个样子?P17-19

    *李玉刚沉淀多年的首部文学作品,探访中国传统文化的朝圣之旅。

    *历时一年,行走在中国名山大川,走访各界文化名人,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李玉刚独特的禅意美学境界和惊人的文学修养。

    *艺术大师韩美林亲题书名!并作序!

    “玉刚是一个懂得惜缘的人,想来每次见面我们聊得*多的就是传统文化和艺术创作,他能在艺术创作方面扶犁深耕,得益于他对传统文化的孜孜追求。”——韩美林

    *全书配以李玉刚旅程行间的近百幅精美照片,全视角展现李玉刚与传统文化相成的美学气质。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