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典藏版)(精)9787308162449浙江大学
    • 作者: 吴晓波著 | 吴晓波编 | 吴晓波译 | 吴晓波绘
    • 出版社: 浙江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吴晓波著| 吴晓波编| 吴晓波译| 吴晓波绘
    • 出版社:浙江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11-01
    • 开本:32开
    • ISBN:9787308162449
    • 版权提供:浙江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 作者:吴晓波
    • 著:吴晓波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49.00
    • ISBN:9787308162449
    • 出版社:浙江大学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6-11-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6-11-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68345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导论 研究中国的方法
    崛起或崩溃,是一个问题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谁家的“大势”?
    两个研究工具及两个结论
    讲 管仲变法:两千多年前的“凯恩斯主义”
    被严重误读的“士农工商”
    “放活微观,管制宏观”
    “盐铁专营”的始作俑者
    鼓励消费的异端思想
    “以商止战”与和平称霸
    中国古代版的“凯恩斯”
    第二讲 商鞅变法:命型经济的鼻祖
    以农立国:个在土地改革中尝到甜头
    军爵制度:打造出世界上个平民社会
    郡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的政治雏形
    强国逻辑:中央集权制度的奠基之人
    第三讲 汉武帝变法:顶层设计的集大成者
    “文景之治”的成就与后果
    刘彻:大一统制度的集大成者
    产业改革:铸钱、盐铁与酿酒
    流通改革:均输与平准
    税收改革:告缗令与算缗令
    变法造就个“半亿帝国”
    变法的负面效应及争论
    盐铁会议与“桑弘羊之问”
    第四讲 王莽变法:个社主义者的改革
    变法背景:世族经济威胁中央集权
    改革三战场:财政、货币和土地
    惨烈的改革结果
    刘秀对世族开战的失败
    “桃花源记”的经济学诠释
    第五讲 世民治国:盛的王朝与的
    科举制以及世族势力的式微
    李世民解决吏政、兵政之患
    关于专营政策的反复与争议
    城市经济的繁荣
    刘晏变法:专营制度的归来
    民间工商资本的五条出路
    第六讲 王安石变法:的整体配套改革
    “杯酒释兵权”的政策利弊
    宽松与禁榷并举
    士绅经济的定型
    千年第二回的“延和殿廷辩”
    次整体配套体制改革
    “改革标本”王安石
    “世界时间”里的变法
    第七讲 明清停滞:大陆孤立主义的后果
    四大基本制度的恶质化
    铁桶阵:对外闭关锁国
    散沙术:对内男耕女织
    城市化率的下滑
    对“自转惯”的预警
    陷入官商泥潭的工商经济
    被炮打破的“超稳定结构”
    第八讲 洋务运动:缺乏现代的现代化变革
    洋务运动不是一场“迟到的运动”
    以铁路为例:发展与稳定的取舍
    以轮船招商局为例:国营与民营的取舍
    中日对比: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门
    商人与知识精英在体制外“会师”
    立宪运动: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选择
    洋务运动的制度遗产门
    第九讲 两个民国:从极度自由到“统制经济”
    四个基本制度的全面崩坏
    强大的民营经济
    地方自治的试验
    被欢呼回来的独裁者门
    的经济主张
    挤压民间资本的五种办法
    年之后的经济政策失误门
    第十讲 计划经济:从自负到自毁的大试验
    上海试验:计划经济的体系雏形
    “个五年计划”:计划经济的建设模式
    七年消灭私营经济门
    两次自毁的经济运动门
    回收土地:的三大收益
    “”:紊乱十年
    十讲 改革开放(上):没有蓝图的改革
    第三种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增量改革:由农民发动的工业化运动。
    中央的角色:放权与非均衡战略
    地方的角色:积极参与和冒险支持
    “哪里是改革的主战场”
    物价闯关:转折点上的“意外失利”
    年代:“一切改革都从违法开始”
    第十二讲 改革开放(下):集权主义的回归
    分税制:从增量改革到整体改革
    1998年的“三驾马车”
    国有企业的绝地复苏
    “”与朱氏逻辑
    从铁本案到四万亿计划:第六次“国进民退”
    发展与公平:年的双重困境
    结语
    回到历史的基本面
    一个不容置疑的前提:“统一文化”是一切自由化
    改革的边界
    两个永恒的主题:分权与均富
    三个特殊的战场:国有经济、土地和金融业
    四股前所未见的新势力:互联网、非组织、企业家和自由知识分子

    吴晓波,著名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EM程教授,常年从事公司研究。2009年《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年度“中国青年”。 主要出版著作有《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跌荡一:中国企业1870—1977》《吴敬琏传: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肖像》等其中《激荡三十年》被评为“2007年度中国商业图书”、“2007和讯华文财经图书大奖”及“2008年《新周刊》新锐榜之年度图书”奖,《跌荡一》被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为“2009年度十大图书”。

    第六讲王安石变法:的整体配套改革在经济史,乃至整部国,王安石变法都是一
    个转折点,在变法之前是一个中国,变法以后是另外一个中国。这场变法持续到第57年,北宋就灭亡了。
    变法之前的中国,是一个充满自信的,是一个开
    放的,是一个敢于攻击别人的。变法以后的中国,就变成了一个谨小慎微的,一个更愿意闭关锁的国,甚至国民都发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需将这场变法与宋政权的很多制度联系起_来思考。这个朝代有300年长,比之前的唐以及之后的明清都要久。但是在史界,对它的评价十分两极化,有的人认为这个朝代是没用的朝代,打仗从来打不过人家,天天偏安在那里苟安残喘,在制度建设上面也没什么成就。钱穆说:“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里,宋是贫弱的一环。专从政治制度上看来,也
    是没建树的一环。”不过也有人从另外的角度给予评价,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就是两千多年的中华文化,宋代是为时期。王国维的说法也跟他差不多。
    李约瑟总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除了造纸术以外,三项都蒂熟于宋。宋代的工商业发达,经济和企业制度方面的创新也很多,中国早的股份制公司出现在宋代,早的一批职业经理人出现在宋代,早的期货贸易出现在宋代,纸币的发行也出现在宋代。宋代的钢铁产量相当于600年后工业时期英国的钢铁产量。宋真宗时期,中国人口次超过了一个亿,成了大的、以内需为主的统一
    市场。
    “杯酒释兵权”的政策利弊宋政权能长过唐,绵延三,与治国者的很多治理思想有关,其中值得一说的是“杯酒释兵权”。
    以唐太宗的雄才大略,解决了世族门阀问题,却留下军阀割据的隐患,宋太祖赵匡胤将这个难题从制度上刨除了。
    赵匡胤的办法就是收缴军权,他借着一场酒席把兵权统统收缴到了中央,由“兵在藩镇”改为中央养兵。在中央与地方的集权一分权制度安排上,这是一
    个极大的创新。
    历代政权一直在探索权力分配的方式,商鞅的郡县制度解决了人事权,中国就此告别了分封制,进入了一个中央集权时代。但是从秦汉、魏晋南北朝到唐,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的威胁从来没有消失过,唐朝严重的是“安史之乱”,此乱之后,中央就一直对割据无能为力。唐亡以后是五代十国,五十多年里冒出来十多个,群雄逐鹿,天下愁苦。到960年,赵匡胤终于用“杯酒释兵权”的办法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此后,地方藩镇从此再没有力量挑战中央。有宋一代三,没有发生过一起地方的事件,明朝两多也没有发生过,清朝只在康熙年间有过吴三桂事件,但其发生不是出于制度的原因。也就是说,从960年一直到1860年前后,将近有整整九的时间,中国再也没有发生地方挑战中央的事件。
    所以,四大制度的个制度从此被定型,这在政治上保了中央集权的稳定。160年之后,藩镇势力再起,则与太平天国有关,八旗、绿营等中央军乏力,湘军、淮军等地方武装迅速壮大,并有了厘金制度,地方有兵有钱,中央的麻烦就又来了。
    然而,兵权收上来之后,旁生出另外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中央从此要养兵。宋朝养兵140万,是历代养兵多的(清朝养了80万兵,其中八旗20万,绿营60万)。这140万兵,有80万禁军布防在首都汴梁(今河南开封)附近,《水浒传》里有一个“豹子头”林冲,他上梁山前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这80万是个实数,不是虚数。在北方边境有60万厢军。这140万个精壮汉子,加上马匹粮草,基本上就把中央财政给吃了个大半。所以,朱熹就说:“自本朝罢了藩镇,州郡之财已多归于上。……财用不足,皆起于养兵。十分、八分是养兵,用度,止在二分之中。”即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用在了军费开支上。
    自宋至明清乃至民国,军费支出不堪重负一直是治国者头痛的事情,是为“兵政之患”。在当代,“兵政之患”似乎不太严重了,可是公务员却越来越多,于是就有了“吏政之患”,这些都是大一统制度与生俱来的遗传病。
    P97-99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以时间为轴,在东西方历史的宏大背景下,历数中国历的十数次重大经济变革,以建设的理心态,探研本国的历史轨迹及可能的前途。 在《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这本书中,吴晓波提出两个重要结论:,近三十多年的经济大崛起与其说是“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倒不如说是两千年经济变革史的一次合理演进,我们迄今仍有陷入历史的闭环逻辑的危险;第二,中国经济制度上的“结构缺陷”,是一个“建设结果”,它与维持千年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密不可分的重大关系。 如果不研究历代经济的变革,其实无法真正理解当前的中国。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