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感悟南怀瑾讲人生修养9787802567610群言
    • 作者: 编者:徐枫著 | 编者:徐枫编 | 编者:徐枫译 | 编者:徐枫绘
    • 出版社: 群言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7-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编者:徐枫著| 编者:徐枫编| 编者:徐枫译| 编者:徐枫绘
    •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7-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5-07-01
    • 开本:16开
    • ISBN:9787802567610
    • 版权提供:群言出版社
    • 作者:编者:徐枫
    • 著:编者:徐枫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29.80
    • ISBN:9787802567610
    • 出版社:群言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5-07-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5-07-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28134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学难进,但理可通
    人做不好,学也没用
    先忧自己,再忧天下
    修炼忍辱的功夫
    个要学会谦虚
    “不识本,学法无益”
    真付出是无私,没有对立
    完善道德,才能实现自我
    第二章 眼看人生,其实很简单
    积极心态学,才会受益
    修行,一生的功课
    真诚活着力量
    毁誉不惊,定力自守
    缘聚缘散,任其自然
    人生真谛,寓于平淡
    只有经历过,才算真懂得
    行善惜福,才能得善果
    第三章 修心养,端正人生姿态
    自重者,人恒敬之
    骗人就是骗己
    放低姿态,才是真正的尊贵
    言行、知行合一,增长智慧
    不以貌取人,关注内在本质
    自以为是的人难度
    第四章 积极精进,有作为的人生
    别想太多,只管做去
    知识的境界是无知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不要怕别人不了解你
    专心致志,静待机遇
    保持清醒,不被他人捧坏
    满怀希望,精进不已
    “做到平凡,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第五章 纷扰俗世,修养生存智慧
    “把眼前路留宽一点,让后来人走走”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是非皆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做人做事要留点遗憾”
    “少妨碍他人,就是的道德”
    化解仇怨,征服人心
    第六章 烦恼人生,通达自会解脱
    太盛,做人难刚强
    贪婪是一种毒药
    不愁不怨,烦恼自解
    要明白高处不胜寒
    万事随缘,随遇而安
    第七章 境由心造,快乐源自内心
    少动心念,自然自在
    法天效地,心宽得乐
    心中无“我”,行善得乐
    拈花一笑,放松自己
    默默无闻未必不幸福
    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人做不好,学也没用南怀瑾先生说:“近我发现年轻的同学特别喜欢学修道,我都有些担心,我常常跟年轻的同学们谈,你年纪轻轻,学这个干什么?我说这个话你不要
    难过,这有两重意义。首先世界上什么都容易学,唯有学难的事;第二重意义啊,人生画虎不成反类犬,老虎没有画成,反画成了狗,学学不成,我不晓得你会变成什么!所以啊,希望先把人的道理完成了,再来谈学的事。但是既然要学了,千万要注意‘不住于相’四个字;一住相,什么都学不成了。
    ”的确,做人是位的。学为什么?不就是为了完善自我吗?如果仅仅是为了修来生之福,那不仅自私,也没什么意义。而一个人做不好自己,甚至为了一己私利损人利己,表面上却虚伪地学,做一些表面文章的好事,那这种学更是要不得;或者有人以学保佑自己升官发财,这些都是不道德的想法,是在玷污家圣洁的莲花。这种所谓的学,也修不成什么功德,现世福报得不到,更不能修来世之福。
    当今社会人心浮躁,精神空虚,价值失落。为了寻求价值和一份信仰,许多人走进宗教,尤其是,如今信徒更是有日益增长的趋势。人心向善,寻求
    精神寄托,本是好事。但问题是,今天人们的学,目的到底是什么?
    古人学,目的多为修养自己,提升学问和道德,追求人生的更高境界,苦修自己,并放下小我,转而大爱,以度化众生为一生的事业;而今人呢?学多半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谋利,就是逃避现实,追求一份寄托,找一份清静,自我解脱。所以,今人的学是功利的,很难说是纯粹的。当然,这里有社会问题,我们姑且不谈。问题是自己,许多人,连安身立命也不成,却想着一头钻进世界里,口口声声说要追求“我”生。
    经历不多,阅历不足,就想接触复杂深奥的,谈何容易?遇到点挫折,就否定社会,失去信心,怀疑人生,退缩逃避,到中寻求安慰,以为家清静,可以不必劳作,可以断绝人世纷争,但家怎么可能是清闲自在,单是那份单调和寂寞的清苦,还有漫漫的修行之路,岂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所以,学不是那么好学的,家可不是那么轻易可进的。
    自己还没做好,就想得,岂不是可笑吗?所以,不经历一番人生的阅历,不到大彻大悟,或者不到万念俱灰,心中剩下空的时候,就不要进入什么。
    (当然,学习知识,提高自身修养,并不想皈依的人除外。)事实上,一般人理解的,也许离的本义有些偏差。并不是消极的,不是叫人万念俱灰,都去求来世,主张人们都走空门的;相反,它是积极
    的,入世的,它首先教人做好自己,勇猛精进,不断完善自己,做好自己,完成此生的使命,然后在此基础上,接济度化他人以及更广大的大众,以此实现自我生命的化价值。做好自己,做一个纯粹的人,心怀一份悲悯情怀,不断自我生命的极,同慈善众生,身体力行现世的职分,求现世之福报,而不是一味地求来世之福报。就此意义上讲,一个人,首先做好了自己,先成就了自己,再去走进,解救更多的人,这样的学,或者走进,才是真正的学,真正的信仰。
    试想,一个人,不经过大富大贵,不经历些大起大落,怎么可能透解人生?一个人,没真正地做好了自己,实现自己,怎么可能真正地帮他人,解救众生?如果有人说:“我未经富贵,就已经看透人生。
    ”其实不可能的。没有体验,认识也是表面的,不的。人心不足,见异思迁,如果缺少经历,今天你说万念俱灰,明天你就可能见利忘义,耽耽于享乐。所以,真正信,走进的人,往往是对人生
    有真正体验的人。也唯有此,才能真正走进“空”门。
    还有些人,学似乎为了赶时风,见不少人,尤其是有钱有闲的人学,他也学。其实他内心并不虔诚,不认真,也不扎实,一脚踏进来,却踩在中空,很是危险。在当下的浮躁社会,连宗教界也沾染上了。
    许多人信,不是脚踏实地,不是从自己做起,而是想一口吃个胖子。还不了解小乘是怎么回事,就学乘;还没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成天沉迷于。你问他小乘和大乘的区别是什么?他说:“就好比小学和大学。我学的是大乘。”言下之意,自己已达到非同一般的境界。如果是一般不懂人听了,心里还说不定起崇拜呢。或者,有人做了点功德,就喜欢到处显摆,说:“我捐出了自己的一辆小车。”言下之意是自己多么有钱,而且行善。其实,他自己也不过是半瓶子晃荡,信仰并不纯粹。P2-4

    徐枫编著的《感悟南怀瑾讲人生修养》收录的是南怀瑾先生在不同时期关于学、修行、参禅等学方面的语录。但本书不是对南先生学语录的一种简单收集,而是以南先生的语录为引,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解读其中的学思想,领受学智慧。同时,并以此延伸开去,对相关的社会、人生、人与等问题做出另一种独特的理解和思考,及在书中充满了诸多探讨的扣问。相信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获得一个全新的感受,并对学有一个积极的认识,从而通过学提高自身修养与人生的境界。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