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希伯来经典学术史研究9787544780629译林
    • 作者: 钟志清 等著 | 钟志清 等编 | 钟志清 等译 | 钟志清 等绘
    •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7-1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钟志清 等著| 钟志清 等编| 钟志清 等译| 钟志清 等绘
    •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7-1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0-07-10
    • 开本:16开
    • ISBN:9787544780629
    • 版权提供:译林出版社
    • 作者:钟志清 等
    • 著:钟志清 等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68.00
    • ISBN:9787544780629
    • 出版社:译林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20-07-10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0-07-10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091986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绪言
    编?希伯来经典学术史
    章?从古代到 17 世纪的阐释
    ? 一、 拉比之前犹太人的阐释(公元前150—70)
    ? 二、 教父时期的阐释(150—1500)
    ? 三、 拉比时期犹太人的阐释(150—1500)
    ? 四、 中世纪犹太教与基督教的阐释(约
    590—1500)
    ? 五、 阐释的转型
    ? 六、 霍布斯、斯宾诺莎、理查德·西蒙
    对批评的贡献
    ? 第二章?18 世纪的研究
    ? 一、 德国的研究
    ? 二、 英国的研究
    ? 三、 犹太世界的先声
    第三章?19 世纪的研究与批评
    ? 一、 从低级批评到高级批评
    二、 威尔豪森的学说及其影响
    ? 三、 早期考古学对现代研究的冲击
    ? 四、 19 世纪北美的研究
    ? 五、 欧洲大陆、英国、爱尔兰的研究
    ? 六、 北欧的研究
    ?第四章?20 世纪的研究与批评
    ? 一、 主要批评方法举隅
    二、 区域研究
    第二编?希伯来经典学术史研究
    章?早期现代文学批评的论争
    一、 奥特的学术贡献
    二、 库格尔、列文森等人与奥特的论争
    三、 柏林为文学批评的辩护及其研究实践
    第二章?阐释与文学理论
    第三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雅歌》读法
    一、 阅读《雅歌》的一些基本问题
    二、 犹太传统中的《雅歌》读法
    三、 中国传统中的《雅歌》读法
    第四章?《哀歌》与《哀郢》的跨文化阅读
    一、 群体作者与个体文人创作
    二、 个人伤痛与集体哀歌
    三、 上帝与君王: 伤痛之源的探讨
    四、 伤痛与民族意识: 从接受史角度出发
    第五章?犹太人的“回归”
    一、 “回归”与欧洲现代研究的交锋
    二、 “回归”与犹太民族主义的兴起
    第六章?书写与现代希伯来文学
    一、 现代希伯来文学对书写范式的借鉴
    二、 现代希伯来文学对“以撒献祭”母题的重释
    后记
    附录一?重要文献
    附录二?人名中外文对照及索引
    附录三?书、报、刊、篇名中外文对照及索引

    编?希伯来经典学术史章?从古代到17世纪的阐释希伯来经典文学研究或阐释的起点应该追溯到古老的解经学,但是其意义有别于今人所理解的文学阐释与学术研究,这是因为,尽管在文本中已经存在神话、故事、历史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类型,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文学尚未以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单独存在。无论如何,关于阐释的历史明显囊括了解读的不同方式与视角。古代的阐释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来自基督教传统的寓意(Aleory)与预表法(Typology),以及来自犹太传统的米德拉西(Midrash)。
    寓意法源于古代希腊传统,它设具有多重层面的含义,在解释时追求字面(literal)或历史(historical),寓意(allegorical)或教义(doctrinal),道德(moral)或比喻(tropological),以及灵意(anagogical)或末世(eschatological),与早期犹太拉比寻求字面意义及其之外意义的做法一脉相承。按照当代学者约翰·哈亚斯(JohnHayas)的说法,在基督徒当中,追求文本的“更深层”含义在于区分“字母”与“精神”。就像人拥有肉体、灵魂和精神一样,文本也是如此。文本的肉体乃是其直接的意义,灵魂乃其道德感,精神乃其神秘含义或寓意。此方法的来源包括:希腊人对于史诗和神秘物质的寓意追寻,阿里斯托布鲁斯和菲洛(这两人后面有说明)对圣典的哲学—寓意阐释,拉比释经传统,以及来自对文本意义的多重发现。
    预表法的主要特征是把《新约》母题与《旧约》作对比,关注《新约》中的一些人物、事件或者类型在《旧约》中已经出现,或者显露出某种预兆。预表法阅读通常与基督教释经学家把《旧约》当作《新约》的预示相联系,但是预表法也是拉比们所沿用的阐释策略,说的是“父辈行为预示他们的后代会遭遇什么”。,差不多任何人、任何事都变成了潜在的预兆:亚当、亚伯、以撒、约瑟、摩西、约书亚,以及《旧约》中的人物都代表着的某个方面。预表法与寓意法都以圣典的“精神认识(感)”著称,与“字面认识(感)”相对。基督教与犹太教不同,在信仰和使徒事件的描述上差异很大。基督徒认为,这些事件实际上在《旧约》中就已经得到预示,比如在先知以赛亚和大卫的诗篇中曾经出现过。后来又形成一些难以释解的矛盾,比如关于被送上十字架问题的讨论:如果是上帝之子,上帝为什么会接受儿子被杀这一事实,而未能让他像以撒一样获救?也许这是一种牺牲。一些犹太学者,如库格尔(JamesKugel)也认为以撒背柴与背负十字架具有一种预表关系。奥古斯丁(SaintAureliusAugustinus,354—430)在《上帝之城》中讨论了该隐与亚伯的故事。亚伯是牧羊人,被弟弟该隐杀害。他可能是的前身,因为在《约翰福音》0章节中便有“好牧羊人”的说法,而且也是被谋杀,被罗马人钉上了十字架。
    米德拉西,这里指的是古代犹太机构倡导和使用的一种阐释的方式,其主旨是把经文的深一层意思挖掘出来。有些犹太学者认为,早期犹太解经学家鼓励寻求同一文本的不同意义。希伯来词汇中的每一个辅音字母组合(即词根)可在文本中找到四种含义:Peshat(字面意义或者直接的意义)、Remez(隐含、暗示的意义或寓意)、Derash(对经文发挥阐释)以及Sod(神秘意义)。在犹太传统中,米德拉西也指阐释和阐释注疏,这些含义将在后文出现时逐一予以解释。
    一、 拉比之前犹太人的阐释(公元前150—70)从时间上看,阐释历史久远,经文抄写者和解经学家甚至在《希伯来》成书之前就已经开始阐释希伯来文作品了。要追溯犹太阐释的起源,就不能忽略犹太历一个重大事件,即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进兵耶路撒冷,犹太城邦沦陷,大批百姓、工匠、祭司与王室人员被掠走,酿成犹太历耸人听闻的“巴比伦之囚”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两个灾难后果:百姓的被征服和离散。犹太人迁居到了耶路撒冷和犹大两地之外,在半个多世纪里以囚虏身份生活在异乡,因而出现了希伯来语与语言并置的局面。数十年后,邻国波斯人攻克巴比伦和耶路撒冷,犹太人的生存境况因此发生了转变。公元前538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签署赦令,允许犹太人返回故乡耶路撒冷,并重建圣殿。就像詹姆斯·库格尔所阐释的,巴比伦流亡本身对犹太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群体回归本身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一些人选择了不回归,已回归者试图重建过去。但祭司与王室人员究竟谁为?究竟是按照波斯人所期待的那样使犹大成为波斯的一个行省,还是等待时机实现政治自治,甚至独立?从这个意义上说,重建过去的目的在于规划未来。那么,带有记录过去质的古代文本就成了一个重要的依据,这样一来,带有追述过去色彩的阐释变得重要起来。
    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theGreat)征服了波斯帝国,并逐渐统治西亚南部和埃及,希腊语在这些地区发展起来,希腊文化逐渐影响到犹太社区。在出现之前,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代希腊文学经典就包含了许多神话学叙事,并得到寓意上的解释。
    由于接受了希腊式教育和希腊思想,在解经学方面,犹太人借鉴了希腊人的方式,在解经时追求隐藏在字面意思背后的经文含义。这种方法即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寓意释经法,追寻寓意成为后来阐释学中一个重要的范式,尤其在基督教解释者中,这种方法更为流行。在具体实践中,寓意化是一种技巧,把具体文本中的人物、事件或地点解释为某种抽象的存在、观点、美德或邪恶,或某种哲学教义。这一点我们从基督教释经学的现存资料中也可以得到佐,如《基督教释经学》中说,这个学派的一个主要特色,在于其源自柏拉图哲学的寓意解经方(aleoricalmethod)。但是在拉比解经传统中,犹太人寻求寓意的文本主要是《雅歌》。
    拉比之前的释经家,亚历山大的犹太哲学家阿里斯托布鲁斯(Aristobulus,约公元前160)便是采用当时流行于希腊学界的寓意法释经的先驱者之一,但他流传下来的著述甚少,只有《摩西著作评注》残篇。阿里斯托布鲁斯之后约两,出现了运用寓意法解释的大师,即生于亚历山大城的思想家菲洛(PhiloofAlexander,约公元前30—55),他致力于把《希伯来》与柏拉图哲学协调起来。
    菲洛有公1世的犹太作家之称,具有广博的希腊语和犹太文化知识。他受到柏拉图哲学的影响,其大部分作品都是用希腊文阐释《希伯来》的。他在当时深受尊重,其作品影响了后来的许多基督教作家。菲洛的书写反映出1世纪初期地中海地区两种重要的文化传统的交汇。菲洛相信,犹太圣典作为神流的产物,显示出神智慧。他用寓意法解释了《创世记》前十七章,解释创世的故事、该隐和亚伯的故事、大洪水和亚伯拉罕的故事,解释律法书和《出埃及记》。当代学者库格尔认为,菲洛寓意解经的精华可以用亚伯拉罕离开吾珥故乡(《创世记》11:31)这一例加以概括。菲洛认为,《创世记》中亚伯拉罕的故事从字面意思上看,讲述的是过去的一个事件,但是从寓意角度阐释,它讲的不是亚伯拉罕,而是人的心灵:任何像亚伯拉罕一样寻找上帝的人,都要离开家这个能够“信任”的世界,走向“城市”,即另一种认知方式。
    库姆兰社群时期(公元前150—68)的阐释成果,在20世纪中叶出土的《死海古卷》中有所体现。库姆兰社群醉心于《先知书》的解释。他们努力搜寻《旧约》中的预言,引用它们来解释当时所发生的事情。其释经取向为“别沙”(pesher),其希伯来文的含义为“解释”(interpretation)。利用这种解经方式的人认为,的书写有两个层面:表层写给普通读者,深层(隐含的层面)写给专家。该取向具有三种释经技巧:一、释经者为了支持某个解释,可以提议对经文做出改动;二、释经者也会把预言理解为是指向他们那个时代而说的,宣称预言将会在当时或即将发生的事件中应验;三、释经者可能采纳一个割裂的释经取向,把经文分割为独立的词组,然后无视上下文,各自解释那句话。

    这部希伯来经典学术史研究著作,在汲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又将关注点置于国内学者鲜少问津但却很重要的一些论题,如犹太人的“回归”、书写与现代希伯来文学、犹太释经学与文学理论等,并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本书将以色列、阿拉伯、日本、韩国、非洲、拉丁美洲等和区域的研究次系统地呈现在中国读者的面前,是一部填补空白的重要学术著作。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