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异变9787521207057作家
    • 作者: 汪彦中著 | 汪彦中编 | 汪彦中译 | 汪彦中绘
    • 出版社: 青年作家杂志社
    • 出版时间:2020-04-28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汪彦中著| 汪彦中编| 汪彦中译| 汪彦中绘
    • 出版社:青年作家杂志社
    • 出版时间:2020-04-28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20-04-28
    • ISBN:9787521207057
    • 版权提供:青年作家杂志社
    • 作者:汪彦中
    • 著:汪彦中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50.00
    • ISBN:9787521207057
    • 出版社:作家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2020-04-28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0-04-28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0880313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目录

    01 访客
    029 二次遗书
    058 伶盗龙复活计划
    077 夜眼
    144 症候
    174 贩卖人生
    182 警车伤人事件
    209 球体
    267 异变
    305 天国之路
    337 同温层食堂

    访客1曾几何时,柯乐是国际的天文学家之一,可一夜之间他却成了大骗子。“民科”这种词汇用在他身上,甚至可以说是口下留情了——如今,全世界人民都认为,此人是个精神病患者、智障、诈骗犯、头目。
    讽刺的是,在成为全世界唾弃的对象之后,柯乐的知名度竟比过去更高了。想要采访他的组织多如牛毛,而我所在的新闻社也是其中之一。
    想要访问柯乐本人可不容易。
    记者圈中有传言,说柯乐掌握的情报,派了一大堆便衣日夜守在他家门口,别说行人,就连过马路的猫和狗都会遭到秘密监视和扫描;想派出暗访用的微型机接近他也不可能,因为便衣在他家周围布置了安保防御力场……言之凿凿,极其生动。不过在我看来,这些明显都是胡编。
    但是,即便排除和阴谋论的因素,像我这样的记者也确实很难接触到柯乐本人。他家的网络接口、电话线、激光电视信号线等一切对外联系方式,全都被他自己切断了。已经有数向他发送过网络邮件,但从未见他接受过哪怕一次采访。
    也有人曾围追堵截过他的家人,可惜效果不佳。自从两年前柯乐执行完任务回来并发表他那番惊世骇俗的“高论”后,他就逐渐变得众叛亲离。几乎所有的亲人都离开了他,如今只剩老母亲还陪他待在家里。
    老大妈年事已高,对科学一窍不通,并且爱子心切。她雇了一大帮用人守在家里,不允许任何人对自己的家庭进行骚扰。亲属采访这条线也断了。
    我有几位同事也曾摩拳擦掌,准备来硬的,策划直接闯入柯乐家里将他绑走。我劝他们慎重。
    “人家年轻时候可是空军出身,早年在火星轨道当过飞行员,否则凭什么能成为‘骑士计划’的宇航员?就你们几个的体格……”同事们想了想,觉得有理,也就放弃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柯乐行事日渐变得低调,他那套奇谈怪论逐渐被大众和媒体遗忘了。在“骑士计划”结束两年后的今天,已经没多少人关心这个罹患精神病的前天文学家、宇航员、太空探险家的近况。新闻社对他的专访企划被束之高阁久矣,几乎快到了告吹的边缘。
    但就在这年年初,我通过某个秘密渠道得到消息:柯乐正在招募信徒,似乎在策划什么重大事件。消息来源十分可信。
    机不可失。必须抓住这次机会。我必须伪装成他那套歪理邪说的信徒,并设法接近他。
    新闻社的上级领导们是可能批准这次“采访”的。在没有通知任何人的情况下,我悄悄地展开了行动。
    2谈到柯乐的那套“理论”,首先必须要将视线转回到两年前,也就是“骑士计划”执行的那年——公元2061年。
    2061年是天文学的大年,也是全球天文学家的盛大节日,因为哈雷彗星将在这一年抵达近地点,再度造访地球。理所当然地,许多都争相展开了针对哈雷彗星的探测计划,我们也不例外。
    不过与别的不同,我国开展的“骑士计划”,可以让人类距离这位“老朋友”更近。
    “骑士计划”的核心要点是:将“人”送上彗星。
    当然了,这里指的并不是真人。
    即便是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宇航员依然是高危职业,把人送上彗星不仅风险巨大,且成本也太高,因为人体实在是太重了。而如果与别国一样,仅仅只送一个遥控探测器前往探测,那又显得有些“不过瘾”——面对复杂险恶的彗星表面状况,探测器在灵活方面存在不足,人工智能处理器也有故障的风险。何况这种探测方式着实缺乏新意,在新轮航竞赛日趋激烈的今天,它缺乏足够的政治象征意义。
    当时已是火星轨道站总负责人的柯乐,在“地—火”两地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了一个令全世界为之瞩目的方案:“找一名志愿者,将其大脑移植进入脑内,把系统总质量不到三公斤的脑作为彗星登陆器的控制核心。利用纳米碳材料制造登陆器的主体结构,包括四肢和移动轮等设备,并且在纳米碳表面布设人经,经人工神经中枢导入‘脑’内部。这样,登陆器就成为以脑为意识核心的机器人。而由于脑的意识移植自人类大脑,因此登陆器本身就相当于一个活人。”柯乐设想,利用这种办法既能大大减少探测器质量,又能变相起到“人类首次登陆彗星”的宣传效果。
    将人类大脑移入“缸中脑”的实验在当时已经获得成功,而我国设在火星轨道站内的车间也已能够小批量生产碳管、碳布、型材等材料。在火星轨道制造并发探测器,其成本比在地球上制造发探测器要低得多,并且许多设备组件和系统都是现成的,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从而令我国的探测计划抢在众多之前成功。
    一个要命的问题在于:究竟移植谁的意识比较好?
    柯乐头一个就提出要移植自己的头脑,但上层表示强烈反对。他的头脑太重要了,而大脑化移植的失败概率约有百分之十五,且“骑士计划”的探测飞船在发、飞行、着陆、探测、返回、回收等诸多环节上都存在各自的失败概率。没人愿意把全人类科学家的大脑当作赌注,因为没人能负得起失败的责任。
    找别人也不行。不能使用科学家、政治家、军人的头脑,因为这将面临与柯乐同样的问题。倒是有大量的平民老百姓自告奋勇,愿意冒险出这个风头,可是他们的素养都太差,送他们的脑子上彗星根本毫无意义。还有人提出,模仿老派科幻小说的情节,送诸如绝症病人、死刑囚犯之类人士的大脑上去,但上层不愿批准。这竟显得有些不太人道,在大众传媒面前,没有人愿意去做这个坏人。
    伟大的计划眼看就将搁浅,而发探测器的窗口时间已经是迫在眉睫。
    在关头,“骑士计划”终获批准,大脑被整体移植的“宇航员”还是选了柯乐本人担任。官方声明表示这是有关机构的决策结果,但也有传言称,其实是柯乐自作主张,找来一些支持者擅自将自己的大脑做了移植,先斩后奏,逼迫有关机构不得不将他的大脑向哈雷彗星。
    “骑士计划”的发过程顺利。可惜,在即将登陆彗星表面的时候,出现了一起事故。
    而自此以后,柯乐本人也变了副模样,成为如今大众舆论眼中的疯子和“神棍”。
    人们普遍认为,在他接近哈雷彗星的过程中,一定遭遇了某种不可想象的奇特情况,才使得他变成现在这副样子。
    柯乐在接近彗星的时候究竟遇到了什么事?他自己从未回答过这个问题。坊间有无数猜测,官方也有貌似颇具说服力的解释;但我深知,只有从他本人口中听到的才是分量的,也是价值的新闻素材。
    通过重重管道以及长时间的卧底潜伏,,我成功地骗取到了柯乐信徒的信任。某,他们向我传来指示,要求我立刻前往柯乐家,接受他本人的接见。
    “接见”?倒不如用“传道”或者“洗脑”之类的词更合适吧,我心中暗想。
    但是,这也是从他口中撬出亲口供词的珍贵机会。我于是依照指令,秘密前往柯乐的家……3尽管柯乐在学术界早已声名狼藉,但他竟是名人,过去也曾获得过无数殊荣,因此生活水准仍旧很高。每逢周一和周五,都会有一辆综合生活服务公司的专车开进柯乐家的别墅,负责给这位隐居的“世外”及其家人送进食品、运出垃圾、更换送洗的衣服和被单等物。那是一家老字号服务企业,在世界范围享有声誉,每辆服务专车都有严密的安保手段,行驶途中连一片纸屑都不会洒出车外,外界想要通过它们来获取关于柯乐的情报是不可能的。
    除非有人能够打入这家企业的内部。
    而我做到了。
    该服务企业内部,有一帮员工已经成为柯乐理论的信徒。依靠他们的帮,我终于得以柯乐的住处。
    进入柯乐家中的方法,是借那些服务车。有一名资深信徒陪我一起潜入柯乐的别墅,他的任务是指引并监控我的一举一动。我们二人藏身于一堆被单中,靠便携式供氧器维持呼吸,经过近一个钟头的漫长车程,抵达目的地——柯乐家别墅的地下停车场。
    别墅内所有的用人全都已是柯乐的信仰者。他们引导车内的载货机器人,将巨大的储藏箱运进别墅的仓库里,而我们两人就躲藏在这些储藏箱里。服务车离开后,用人们对我们进行搜身,并询问了一些基本问题,然后将我带进别墅地下二层的一间会客室里。
    柯乐本人很快就出现了。他的枯瘦和憔悴令我深感惊讶。
    “年轻人,你来了。”这位老人坐在我身边的椅子上,并邀请我也坐下来。
    有用人给我端来一杯水。考虑到里面有可能被放入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一口也没喝。
    传奇人物就在眼前,我必须依靠自己的理智,设法从这位名人口中获取手信息,哪怕再荒谬,再疯狂,我也要冷静应对。我已被搜过身,身上没有纸笔或录音录像设备。我只能把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当作采访机器。
    这倒让我觉得自己有些像当年执行探测任务的柯乐本人一样——“只准带脑子”。
    我对柯乐说道:“很荣幸有机会与您见面。”柯乐脸上并未显示出任何情绪。
    “他们对我说,你相信我所说的一切。”“不。”我回答他,“我相信的是您返航回来后所说的一切。”柯乐依然面无表情。
    “年轻人,你相信我是你们的主人吗?”他问道。
    这是一个狡猾的问题,正确事先并没有任何人告诉过我。许多人都会做出错误的回答。对柯乐那套“理论”的认识程度,决定了我能够通过这道考验。
    我回答他:“不,我不相信。您不是我们的主人。”陪伴我的那位资深信徒脸色一变。
    “——您一样,是主人的仆人;但您是主人的位仆人,也是主人的信使。”在外人看来,我说的这段话听上去一定又滑稽又恶心;但是,资深信徒却面露赞许的神色,不断点头。
    柯乐本人也轻轻冲我点了一下头。
    看来我的回答是正确的。
    “那么,年轻人,请你告诉我,你究竟是因为什么而选择相信我的?”又是一个麻烦的质问。既不能不够虔诚,也不能太过于虔诚。他大概是希望通过这个问题来筛除迷信者、妄想症患者、分子、精神病人、反社会分子等之类的人。
    我了解柯乐这种人,虽然现在人人都说他是个头目和老神棍,但在内心深处,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个客观理的科学家。
    科学家不需要妄信者成为自己的信徒。他们需要的是真正理解他们观点的人。他们要的是志同道合者。我长期以来的准备工作,现在终于到了发挥作用的时刻。
    我说出了柯乐所期待的。
    “我相信您,是因为我同您一样,相信哈雷彗星是一个‘人’造物体。”

    中国科幻银河奖、晨星科幻文学奖拉兹宝树三丰联袂汪彦中是一位敏锐而犀利的未来观察者,他以科幻为矛,直击社会中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甚或麻木的茧壳之盾,撕裂它,撞碎它,让人在欢笑中悲伤,在悲伤中反思。这种超脱于技术的、对人和未来人的思维试验,是科幻小说的高级形态,作者又用融合了传统与科幻的文笔将之巧妙地化为一篇篇惊奇故事,构成了令人惊奇和警醒的异变未来。
    ——拉兹《科幻世界》主编?
    汪彦中是富文学天赋和自觉的科幻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中,对现实和人的敏锐洞察,对文字度和表现力的不懈追求,结合新奇而扎实的科幻元素,正在开拓出一系列既不同于主流文学也不见于一般科幻的奇妙秘境。
    ——宝树科幻作家汪彦中是一位洞悉人心的观察者和擅长思维实验的思想者。在他的笔下,理与人仿行走在钢丝之上,只需以科幻之手轻轻一推,就会朝着不可言说的方向滑落。异变是打破平衡的结果,更是一个新时代的起点。
    ——三丰科幻评论家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