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戏曲美学导论(修订版)9787104048756中国戏剧
    • 作者: 周爱华著 | 周爱华编 | 周爱华译 | 周爱华绘
    •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周爱华著| 周爱华编| 周爱华译| 周爱华绘
    • 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0-01
    • 版次:2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10-01
    • ISBN:9787104048756
    • 版权提供:中国戏剧出版社
    • 作者:周爱华
    • 著:周爱华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68.00
    • ISBN:9787104048756
    • 出版社:中国戏剧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2019-10-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10-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0792036
    • 版次:2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导论
    节 美学原理
    一、 审美意识与审美思想
    二、 审美感受与审美能力
    第二节 戏曲美是艺术美的一种
    一、戏曲美是艺术美的一种
    二、 戏曲审美特征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中国戏曲与中国社会的渊源关系
    一、 戏曲作为普及的精神娱乐活动
    二、 戏曲的社会地位
    第四节 中国戏曲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走向
    一、 戏曲源流
    二、 戏曲的发展走向
    第二章 戏曲剧本创作的审美特征
    节 创作目的的社会现实
    一、 历史故事剧
    二、 为普通大众代言
    三、 包公形象的符号化意义
    四、 封建制度下男视角中的女形象
    第二节 叙述故事的美善统一
    一、 以梦写实 借幻显真
    二、 重和重德 以善为美
    三、 以诗传情 情韵兼具
    第三节 语言和形象的浅近直观
    一、 语言本色浅近
    二、 舞台形象直观
    三、 全知视角的叙述方式
    第四节 曲词与故事的动态平衡
    一、 曲词警人 余香满口
    二、 填词之设 专为登场
    第三章 戏曲表演的审美特征
    节 演员是戏曲舞台的灵魂
    一、 戏曲演员的素质培养
    二、 戏曲演员的继承创新
    第二节 不似之似的表演程式
    一、 戏曲表演程式的形成
    二、 表现体验 用虚出实
    二、 实做有尽 虚拟无穷
    第三节 非美之美的形象塑造
    一、 戏曲舞台形象之美
    二、 藏拙求美与化丑为美
    第四节 诗情画意的艺术效果
    一、 诗化的语言
    二、 诗意的动作
    三、 诗的力量
    第五节 不可或缺的喜剧精神
    一、 喜剧精神在喜剧作品中的表现
    二、 喜剧精神在悲剧作品中的表现
    第四章 戏曲欣赏的审美特征
    节 戏曲观众学研究对西方接受美学的借鉴
    一、 接受美学
    二、 戏曲观众学对接受美学的借鉴
    第二节 戏曲观众的培养
    一、 戏曲观众需要培养
    二、 培养戏曲观众的方式方法
    三、 戏曲改革的必要
    第三节 欣赏与创作的互动
    一、 观众对戏曲创作的直接参与
    二、 观众对戏曲作品的反馈作用
    第四节 戏曲鉴赏与批评
    一、 戏曲鉴赏
    二、 戏曲批评
    三、 戏曲作品评论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再版后记

    山东艺术学院请我做过两次讲座,老师们认真热诚的教学态度,学生们积极进取的学习精神,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周爱华就在这个学校做戏曲美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后来她不断地把新完成的发给我看,也经常找机会跟我探讨戏曲理论研究的具体问题,有执著的专业精神和学习热情。近又给我看她的一部20万字的书稿《戏曲美学导论》,使我感到惊喜。这是她一边做教学工作,一边进行研究,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成果。
    戏曲美学在戏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张庚先生认为,是戏曲美学决定戏曲艺术的前进方向。“在革新方面,根本的,还是美学观点的革新。因为每一代观众之间的要求不同,主要还是在美学观点方面。”但是美学研究的难度较大,在中国,戏曲美学的研究也起步较晚。1981年张庚先生主持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时,开始曾想设“戏曲美学”分支,后来感到材料不够,就没有设。之后,多位学者涉足戏曲美学领域,张庚先生写过几篇关于戏曲美学的,几位学者也先后出版了戏曲美学的书,但到目前为止,戏曲美学应该说还是正在“发展中”的学科。
    爱华认识到戏曲美学的重要,又有一种不畏困难的精神,撰写了这部《戏曲美学导论》,它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在吸收近年来美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力求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对戏曲审美的特点和规律做出阐述。书稿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戏曲的文学创作与舞台演出。文学创作与舞台演出的高低成败都是与创作者的审美水平紧密相关的。书中也论述了对观众的培养,这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同样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只有观众的审美水平提高了,戏曲艺术的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作者读了不少有关书籍,同时在引述时多能与实践结合。从书中可以看到,有许多论述是作者剧场观摩的切身体会,也有许多是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感到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我觉得这本书有几个明显的优点。首先,把戏曲审美过程分为剧本创作、舞台表演、观众欣赏等三个紧密关联又相对独立的部分,分别进行阐述,脉络清晰,骨架干净。其次,在某些审美问题上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有的观点还颇有新意。另外,此书材料丰富,广泛涉猎古今戏曲作品,文笔清新,读来使人有亲切感。
    因为是青年学者的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是难免的,如前所说,戏曲美学本来就是新的学科,本书在理论深度上也还需要进一步挖掘,理论系统也需要进一步梳理,这些有待作者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学习和思考,使之更加完善。“著书立说”可以有两条道路。一种是先努力“积学储宝”,学问很高了再著书,所以以前有的名教授“有学问而无著作”。另一种是边学习边著述,自己感到有所得、有创见就写。这样写出来的书可能带有不很成熟的问题,但它充满活力,和现实有紧密的关系,也容易引起同代人的共鸣。我比较赞同年轻的学者走后一种道路。因为学术总是不断前进的,而且现在的进展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快。学无止境,如果等到“学好了”再写,那几乎就没法写。当然需要做必要的准备——理论的准备和资料的准备。
    祝贺《戏曲美学导论》的出版,希望它能带动读者对戏曲艺术和戏曲美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也希望爱华继续努力,不断取得新的。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