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渐悟9787521205329作家
    • 作者: 甲子春著 | 甲子春编 | 甲子春译 | 甲子春绘
    • 出版社: 青年作家杂志社
    • 出版时间:2019-06-18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甲子春著| 甲子春编| 甲子春译| 甲子春绘
    • 出版社:青年作家杂志社
    • 出版时间:2019-06-18
    • 版次:1
    • 印次:1
    • ISBN:9787521205329
    • 版权提供:青年作家杂志社
    • 作者:甲子春
    • 著:甲子春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68.00
    • ISBN:9787521205329
    • 出版社:作家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06-18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066222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1

    一九六五年的中秋节就要到了,北京南城太原会馆大院里的街坊们都忙碌了起来,东院的街坊发面蒸团圆饼,西院的邻居杀鸡炖肉准备团圆饭,一派过节的气氛。应景的是,这个时节各家房前屋后种植的蔬菜、水果全熟了。张大妈在自家门前的空地上种了十几棵西红柿,长得真是好,粉红色的果实,挂满了枝头,别提多诱人了。赵大爷家种的是圆茄子,黑紫油亮,透着那么新鲜。老郭家种了碧绿碧绿的大丝瓜,足有二尺多长,谁从丝瓜架下经过,忍不住都要多看几眼。招人的是徐大婶家种的猪耳朵儿扁豆,个大肥壮,一个豆角紧挨着一个豆角,密密层层的,把篱笆墙都压弯了。徐大婶大方好客,谁要是夸夸她家的扁豆,她二话不说伸手就摘下几大把塞人家里,还热情地说:“回去把它切成丝,用开水焯一下,吃炸酱面用它当菜码儿,没挑儿。”在太原会馆大院里,更让人喜欢的是院子里的各种果树。就说东小院金老爷子家门前的那棵石榴树吧,秋天一到,满树的大石榴全都咧开了嘴,红彤彤的石榴果能把孩子们的馋虫勾出来。金老爷子乐呵呵地站在石榴树下,拿把小剪刀把熟透了的石榴剪下来,分给大院里的孩子们吃,这日子口儿东小院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大院里的姑娘小伙子们,更爱往西院里跑,每天傍黑儿他们都聚到李大妈家葡萄架下,一边听李大妈给他们说古论今讲故事,一边品尝他们家种的玫瑰香葡萄,嘿,那叫一个爽!
    西小院老铁家门前还有一棵大枣树,一粒粒红玛瑙似的大枣挂满了枝头。俗话说“七月十五枣红圈儿,八月十五枣落杆儿”,中秋节的时候大枣都熟透了,老铁的小儿子铁豹爬到枣树杈上,手里拿根大竹竿,噼里啪啦一通敲打,树下面杨明、小娅、骨力儿、胖丫儿等一大群孩子们蜂拥而上,满地抢红枣儿,小点儿的孩子刚抢着了枣立刻就塞进嘴里,发出了咯咯咯的笑声,那叫一个美!
    今年中秋节大院里忙活的是住在后院的常家,他们家在门前搭起了大棚,常三爷、高小燕、常小虎一家人里里外外忙活着。大棚里盘起了火灶,鲜鱼水菜、锅碗瓢盆摆放得到处都是,大家忙得四脖子汗流,没个识闲儿。他们家今天有件大喜事,常三爷的大哥著名评书演员常老大,自三五年从保定老家投奔天桥评书艺人陈明启老先生的门下学说评书,至今已经三十年了。他在评书圈儿里口碑载道,自成一派。今天,他在庆贺从艺三十年的好日子时要开门收徒了。
    常老大为人谦和做事低调,招收徒弟这样的大事,他也不喜欢张扬。艺人们收徒大多是在酒楼或是戏园子里举行个收徒仪式,然后是大摆宴席,邀请八方宾客捧场祝贺,甚至还要登报宣传。常老大收徒不搞这排场,他觉得自己的师父陈明启老先生以及一些著名的评书艺人都还健在,自己在他们面前是个晚辈,做事不能太张狂,再者他几十年来勤俭惯了,搞大的排场花钱多,他心疼。于是他和三弟一商量就决定在家里办,搭个大棚,把评书圈儿里的同行和亲戚朋友请到家里吃顿饭就得了。
    常家人蔫不出溜儿地忙活自己家里的事,可还是惊动了院里的街坊。西前院住着的孙福头天晚上瞅见常家搭大棚,一打听是常老大要收徒,这下把他气着了,整宿觉都没睡踏实。第二天大清早儿孙福让尿给憋醒了,这小子从小野惯了,除了解大手,撒尿从不上厕所,哪儿方便就在哪儿招呼。他对着墙根儿这通甩货,时不时地还打个激灵。他嘴上并不闲着,一个劲唠叨着:“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勾腿子,这都是在论的呀!现如今可倒好,这大院里的京油子们有一个算一个,有哪个混得人五人六的呀?唯独这保定来的乡巴佬成精了,还收上徒了,你说这事儿气人不气人!”孙福自打六二年刑满释放后,被安排到了一家街道工厂做清洁工,负责打扫厂子里的厕所和下水管道清淤。这又脏又臭的活计,对他这个从小娇生惯养的公子哥儿来说,那可真是活受罪了。孙福虽说不想干,可又不能不干,要不然上哪找饭辙去呀?每天是捏着鼻子噘着嘴凑凑合合地把活儿干了,心里那是七个不情八个不愿,一百二十个不乐意,脸拉得比头叫驴还长,看见谁都跟欠他二百吊钱似的,看哪儿都不顺眼。
    在孙福眼里常家这几位爷不过是保定乡下来的土包子,他们怎么能跟我们比呢?我们北京爷们儿,生在天子脚下,住在皇城根儿,背靠三宫六院,眼观九州八荒,天下之事我们什么不知何事不晓啊?现在倒好,我这个北京爷们儿整天价撅着眼子给人家扫厕所掏下水沟,这土包子却越混越壮,还收上徒了。孙福越想越气不打一处来,他气哼哼地说:“土鳖都飞上天了,这不是欺师灭祖吗?不成,我得去凑凑热闹,好好跟丫逗逗咳嗽,也让他们长长见识,我们北京爷们儿不是省油的灯。”孙福嘴里絮絮叨叨的,人还没完全睡醒呢,他打了个哈欠,伸了伸懒腰,眨巴眨巴那双细篾儿似的小眼睛。这时一股炖肉的香味儿飘了过来,他耸着鼻子闻了闻,立马儿来了精神,赶紧嘬了下牙花子,把就要流出来的哈喇子又咽了回去。他四下里一踅摸,香味是从常家大棚里传出来的,屁颠儿屁颠儿地就奔常家来了。
    高小燕正在屋里屋外地忙活。她人到中年了,岁月的痕迹在她脸上留下了几条细纹,乌黑的一头秀发也冒出了几根白丝,但是她那美丽的双眸依然清澈明亮,白皙俊俏的脸庞仍旧是风韵犹存,这两者的结合,更增添了她那成熟的美。高小燕一眼看见了孙福,立马儿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孙福来啦,吃了吗?要是没吃就在我这儿垫补垫补吧。”

    一幅老北京大杂院的鲜活风情画京腔京味儿的市井生活跌宕起伏的命运转变引人入胜的百姓故事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