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草花集/汪曾祺自编文集9787542665782上海三联
    • 作者: 汪曾祺|总主编:梁由之著 | 汪曾祺|总主编:梁由之编 | 汪曾祺|总主编:梁由之译 | 汪曾祺|总主编:梁由之绘
    • 出版社: 上海三联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3-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汪曾祺|总主编:梁由之著| 汪曾祺|总主编:梁由之编| 汪曾祺|总主编:梁由之译| 汪曾祺|总主编:梁由之绘
    • 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03-01
    • ISBN:9787542665782
    • 版权提供:上海三联出版社
    • 作者:汪曾祺|总主编:梁由之
    • 著:汪曾祺|总主编:梁由之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36.00
    • ISBN:9787542665782
    • 出版社:上海三联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2019-03-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03-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047397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自序
    四川杂忆
    新校舍
    严子陵钓台
    沽源
    文游台
    露筋晓月
    水母
    牌坊——故乡杂忆
    白马庙
    故乡的元宵
    故乡的野菜
    要面子——读威廉·科贝特《手》
    看画
    祈难老
    悔不当初
    胡同文化——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序
    岁交春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晚年
    大们老董
    闹市闲民
    寻常茶话
    烟赋
    食道旧寻——《学人谈吃》序
    昆虫备忘录

    岁朝清供
    人间草木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邮,沈从文的高徒,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戏剧家、小说家,京派文学小说的代表人物及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个纯粹的文人,中国个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先生。曾任中作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作家协会理事。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领域成就颇高,充溢着浓郁的中国味道和灵美质,语言平和质朴、清新隽永、娓娓而来、如话家常。著有短篇小说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故乡的食物》《逝水》,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主要编者之一),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成都在我到过的城市里,成都是静,干净的。在宽平的街上走走,使人觉得很轻松,很自由。成都人的举止言谈都透着悠闲。这种悠闲似乎脱离了时代,以致何其芳在抗日战争时期觉得这和抗战很不协调,写了一首长诗:《成都,让我来把你摇醒》。
    成都并不总是似睡不醒的。“”中也很折腾了一气。我六十年代初、七十年代、八十年代,都到过成都。次到成都,成都似乎变化不大,但也留下一
    些“”的痕迹。明显的原来市中心的皇城叫刘结挺、张西挺炸掉了。当时写了一首诗:柳眠花重雨丝丝,劫后成都似旧时。
    独有皇城今不见,刘张霸业使人思。
    武侯祠大概不是杜甫曾到过的武侯祠了,似乎也不见
    霜皮溜雨、黛色参天的古柏树,但我还是很喜欢现在的武侯祠。武侯祠气象森然,很能表现武侯的气度。这是我所
    到过的祠堂中的。这是一个祠,不是庙,也不是观,没有气、气。武侯塑像端肃,面带深思。两廊配享的蜀之文武大臣,武将并不剑拔弩张,故作威猛,文臣也不那么飘逸有神仙气,只是一些公忠谨慎的国之干城,一些平常的“人”。武侯祠的楹联多为治蜀的封疆大员所
    撰写,不是吟风弄月的名士所写,这增加了祠的典重。十分欣赏的那副长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确实写得很得体,既表现了武侯的思想,也说出撰联大臣的见
    识。在祠堂对联中,可算得是写得的。
    我不喜欢杜甫草堂,杜甫的遗迹一点也没有,为秋风所破的茅屋在哪里?老妻画纸,稚子敲针在什么地方?杜甫在何处看见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都无从想象。没有桤木,也没有大邑青瓷。
    眉山三苏祠即旧宅为祠。东坡文云:“家有五亩之园”,今略广,占地约八亩。房屋疏朗,三径空阔,树木秀润。
    因为是以宅为祠,使人有更多的向往。廊子上有一口井,云是苏氏旧物,现在还能打得上水来。井以红砂石为栏,尚完好。大概苏家也不常用这个井,否则,红砂石石质疏松,是会叫井绳磨出道道的。园之右侧有花坛,种荔枝一
    棵。据说东坡离家时,乡人栽了一棵荔枝,要等他回来吃。苏东坡流谪在外,终于没有吃到家乡的荔枝。东坡酷嗜荔枝,日啖三百颗,但那是广东荔枝。从海南望四川,连“青山一发”也看不见。“不辞长作岭南人”,其言其实是酸苦的。当年乡人所种的荔枝,早已枯死,后来补种了几次。现存的这一棵据说是明代补种的,也已经半枯了,正在设法抢救。祠中有个陈列室,搜集了苏东坡集的历代版本,平放在玻璃橱里。这一设计很能表现四川人的文化素养。
    离眉山,往乐山,车中得诗:当日家园有五亩,

    本书为“汪曾祺自编文集”中的一种,记花鸟鱼虫、人间草木,有寻常茶话,也有幽默小品,记掌故,述游踪,娓娓道来,亲切可爱。序言中作者也谈到书名的来历:北京人将不值钱、易种的花称为“草花”,是相对名贵之花而言的,一般都是寻常百姓家种的。本集名为“草花”,所以本集中的文章都比较短小,多为作者随感,非专门写就,而是自然为之。虽不是那种深刻文章,却寓理于细碎之间,在平实与趣味之中给人抚慰。集中其实不仅写“花草”,也有对平凡人事的记载,如《晚年》《大妈们》《闲民》等,题材并不“重大”,但同样可以向读者传递作者简单朴素的生活观念。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