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那时故土/讲述丛书9787542665379上海三联
    • 作者: 邵象英著 | 邵象英编 | 邵象英译 | 邵象英绘
    • 出版社: 上海三联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邵象英著| 邵象英编| 邵象英译| 邵象英绘
    • 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2-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02-01
    • ISBN:9787542665379
    • 版权提供:上海三联出版社
    • 作者:邵象英
    • 著:邵象英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68.00
    • ISBN:9787542665379
    • 出版社:上海三联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2019-02-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02-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047396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序 那年那事那话那情
    序 用画笔记录历史的人
    序 “随手”与“顺口”
    那时童年
    爹妈放工还没到家
    坐着专列赶集去
    时光里
    冬菜
    蝎子虎掀门帘——露一小手
    冬日乐园
    课间
    野外有仓储
    心中的那个太阳
    测运师 忆苦思甜,曾让我们泪流满面
    新的从这里开始

    拾了一个蛋,引来一群伴
    “军演”
    半路有喜报
    老片存好,此景再无
    家门口
    村里小子去逛城
    体验
    报警
    俺爹是当年真正的“环保大使”
    满地找牙

    心飞扬
    歇晌儿
    “金座”
    趁着爹妈不在家
    痛苦着愤慨着,成长着追忆着……

    游戏童年
    班里来了位残疾生
    今去赶海拾箭虫儿
    老师在办公室等着俺
    隔锅香
    伴儿
    得空的活儿
    早的“潜规则”
    俺妈给俺做了件斜襟褂儿
    打赌儿
    打雪仗
    滚雪球
    掰腕子
    把腚沟子撅起来
    成长
    刨豆虫

    邵象英,1955年生于山东威海。做过挡车工,当过报社记者,干过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城市妇女巾帼建功立业标兵等荣誉称号。 业余酷爱漫画艺术,潜心创作了大量漫画、小说插图等,作品屡见诸报端,曾多次参加新闻、漫画、诗歌、小说大赛并获奖。

    那个年代,乡下人吃的菜,都是自家菜园和生产队菜园顺应四季自然节气种出来的。
    春天是个缺菜的季节。吃的菜一部分是冬窖剩余的白菜、萝卜,一部分就是秋天储存的干萝卜丝,用水发开
    后,炒、馇、包角儿吃。干萝卜缨子水泡后,剁碎加豆泊馇菜豆沫吃。同样,干萝卜干水发后,切成短节入碗放点油和酱,垛饭撑子上熥着吃。另外,还有坛里腌萝卜也可摆上桌了。
    夏天的菜就多起来啦!芸豆、南瓜、方瓜、西红柿、
    黄瓜、茭瓜、土豆、韭菜、芹菜、茄子、缨头菜等,尤以院墙上挂的方瓜,地里长的大南瓜为多。
    秋天的菜,还是以白菜萝卜为主。刚应秋时,生产队
    棒棒地的沟帮地边种的结有菜豆,自家园也种点老白、油菜、菠菜、缨头菜等。
    秋天,是个月子婆都急着下炕的大忙季节。不光忙收,还得忙晒忙储。一般是各家在菜园子开挖地窖,把现砍下的大白菜,生产队分的萝卜入窖埋好插上地标。把萝卜切成丝撒席子上晒干。把萝卜打成片中间剐一刀,挂铁丝上晒干。把萝卜缨子撂房顶、院墙、草垛等地场晒干,
    后将干菜收储。再把剩余的小萝头洗净入坛加盐腌成咸菜。
    寒冬来了,大地冰封,白雪皑皑,农家人有了秋天的储备,稳坐热炕头,吃菜不发愁。由于那时的乡村,种菜用的都是农家肥,我就看见俺妈种白菜时,在每颗苗的旁
    边挖个小坑,将碾碎的黄豆饼渣倒进去做肥。所以,当年不用水洗、任其生吃的蔬菜很多。西红柿、黄瓜、水萝卜、白萝卜、大白菜、芹菜、芫荽、葱蒜等,你们吃过?记忆深的是,一帮女人去生产队菜园子干活,顺手掐一
    棵韭菜,又劈一叶莴苣,包在韭菜外边,塞嘴就吃,那股鲜嫩的原生的呛味,至今咂嘴不忘……头伏萝卜末伏菜,立冬萝卜收起来。
    冬储白菜窖里埋,好天要把萝卜。头儿辣,腚儿白,中间生吃是。
    桁子挂满萝卜干,萝卜缨子翡翠赛。
    集体食堂萝卜汤,一月菜金两三块。
    秋收冬藏准备好,漫漫冬日主打菜。
    说起小时候,冬天在冰面上“打猴”(打陀螺),至今都会捂着嘴偷笑出声。
    陀螺,呈圆锥形,用绳绕上后抽拉或用鞭子抽打,可以在地上旋转,是那个年代孩子们在地面和冰上玩耍的主要玩具。
    北方的冬天,大雪连绵,万物冰封,屋里的碗冻成串儿,缸、罐儿里的水和油冻成块儿,屋外的水库、河流、
    沟汉、水湾及大街小巷,都冻成无边的镜面。这时的孩子们忙活着两件事:到处找木头,自己削陀螺,找好一枚小钢珠,在削好的陀螺腚上抠眼固定即成。鞭子就简单了,抽一根编筐的棉槐条子,偷几根老妈纳鞋底的麻绳或棉线,在棍前方转圈刻道痕,把鞭线绑上就行啦。有手巧的小子,还会将彩色的“溜溜蛋儿”固定在陀螺,旋转起来似一团焰般,灿烂耀眼。去冰上打陀螺,是现在再也无

    这是一部私人的历史记忆档案,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它属于一个远去的年代,那个年代民风淳朴、邻里关系简单,没有太多物质资源、精神生活同样匮乏,人们在一种“自然”的状态下生活,也因此活出了生活的真正样子。 这本书虽然只有两位作者,某种程度上却是“集体”创作,因为他收集了众多“同代人”提供的记忆与素材,这让这本书有了更加厚重的内涵,塑造了群体的记忆。 本书属于邵象英女士“历史漫画”系列,她在这个系列中通过漫画与打油诗的形式,将半个世纪前北方农村的生活生动地描摹出来,充满温情,令人感动。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