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为学之道(中国先贤的核心学养)9787301298558北京大学
    • 作者: 万明华著 | 万明华编 | 万明华译 | 万明华绘
    • 出版社: 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万明华著| 万明华编| 万明华译| 万明华绘
    • 出版社: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01-01
    • ISBN:9787301298558
    • 版权提供: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 作者:万明华
    • 著:万明华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80.00
    • ISBN:9787301298558
    • 出版社:北京大学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2019-01-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9-01-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30429247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目录
    序言Ⅰ叙言Ⅴ弁言Ⅸ前言ⅩⅢ篇“诸子百家”的竞放时代——先秦时期先贤的核心学养概述
    老子——以道为学的“众妙之门”
    孔子——德与行并重的至圣先师
    墨子——追求“知”“行”统一的“科圣”
    孟子——“反求诸己”的学习智慧
    庄子——在悟道与求真中超脱世俗成见
    荀子——“学不可以已”的醇儒第二篇儒学独尊的辉煌时代——两汉时期先贤的核心学养概述
    贾谊——仁义与礼法相合的道德追求
    董仲舒——在“天人合一”的追求中复兴新儒学
    司马迁——史家著述的“一代绝唱”
    扬雄——求学与精思相统一
    王充——在为学与用世中自我成就
    郑玄——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第三篇风骨与风度的年代
    ——魏晋南北朝时期先贤的核心学养概述
    王弼——不伤物、随顺自然的英才
    嵇康——师心自然、追求自由的嵇中散
    郭象——明内圣外王之道,知万物自化之理
    葛洪——隐居修德、以厉贪浊的文儒
    僧肇——玄合流的改革者
    刘勰——以情现文、原道宗圣的文论大家第四篇乱世之后的繁华盛世——隋唐时期先贤的核心学养概述
    王通——包容各派的文中贤儒
    玄奘——为求真理不惧险阻的翻译家
    慧能——明心见、直指人心的六祖
    韩愈——雄视千年、匡正文风的儒刘禹锡——乐天知命、矢志不渝的诗豪第五篇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又一座高峰
    ——宋明时期先贤的核心学养概述
    欧阳修——践行孔孟之道的醉翁
    王安石——经世致用的改革者
    苏轼——诗词传千古、烟雨任平生的居士
    程颢和程颐——格物致知明天赋善
    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陆九渊——心学的开山之祖
    王阳明——集心学之大成者
    王廷相——经世致用的思想巨匠
    李贽——“离经叛道”的狂士第六篇朴学发展的心路历程——清代先贤的核心学养概述
    黄宗羲——力行民主的“浙学”之宗
    顾炎武——“明道救世”的君子人格
    王夫之——博文约礼的圣贤学脉
    戴震——明理以考据的泰斗
    龚自珍——国运衰微之际的个解放
    魏源——放眼世界、革新图强的思想巨人第七篇大家云集的璀璨时代——中国近现代先贤的核心学养概述
    严复——教育救国的一代宗师
    章太炎——“回真向俗”的国学宗师
    梁启超——更研哲理牖新知
    王国维——独立个的巨儒宿学
    鲁迅——中国文化的巨匠
    陈寅恪——博学严谨的“公子教授”
    胡适——在设与求之间成就人生之不朽
    梁漱溟——继承传统、倡导自觉学习的现代儒者
    叶圣陶——以自觉的意识塑造良好的学习习惯
    钱穆——求学与做人并重的通学之才后记\"

    广义上的先秦,是从“三皇五帝”到春秋战国的一段历史进程;狭义上的先秦,则是中国从进入文明时代直到秦王朝建立这段历史,主要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这几个时期。当然,这是一种学术上的划分,大多数人印象中,提起先秦,想到的必然不会是夏商周,而是春秋战国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春秋战国是一段漫长的历史,是周朝历史的一
    部分。春秋,开始于周平王东迁之后,周王室由于实力的下降,其统治地位开始动摇,诸侯国开始坐大,形成了群雄争霸的局面。之后,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到战国时期,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孟子曾评价说“春秋无义战”,但是,与战国时期比起来,春秋时期相对还是算安定的了,战国时期可以说是无不战之时。春秋时期有“春秋五霸”,战国时期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秦、魏、韩、赵、楚、燕、
    齐等“战国七雄”,,六国被秦国所灭,成就了秦始皇“八荒六合、唯我独尊”的功绩。
    然而,春秋战国时期人关注的并不是“春秋五霸”,也不是“战国七雄”,而是那一群在诸侯之间游走,试图改变当时社会现状的诸子。诸子思想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基础,其光芒照破万古。为了构建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无论是道家、儒家、墨家还是法家,他们各说各话,各展其长,其学说本质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变当时纷争的社会,结束战争和痛苦,他们在思想方法上出现了争议,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正如郭齐勇、吴根友《诸子学通论》所论述:周秦之际,诸子蜂起,大家辈出,学派林立,著作繁富,云蒸霞蔚,气象万千,是我国文化思想史、学术史和教育个光辉灿烂的黄金时代。
    “诸子百家”古老的应该算是道家,在古代很长一段时期,大家把道家的创始人追溯到黄帝,因此,道家在汉代初期也被称为黄老道家。在现代学术界,根据思想的差异将道家分为老庄道家和黄老道家两派。老庄道家注重思想和个人道德修养上的,黄老道家则更加注重政治上无为而治的理念。当然,无论是老庄道家还是黄老道家,关键的人物还是老子,两者思想的主要来源还是来自老
    子,或者说《老子》这部书。
    老子的核心学养是“以道为学”。老子希望人们能够向“道”学习,努力向“道”靠近。在老子看来,社会之所以纷乱,爆发战争,主要是因为人心中存在很多,这些的来源是他们所学的“知识”,所以,老子说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老子并不是说“圣”“智”“仁”“义”等不好,而是想强调:人们只有在失去了“仁”“义”之后,才会去强调“仁”“义”,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