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音调不定的文武北洋9787501037384文物
    • 作者: 蒋凡著 | 蒋凡编 | 蒋凡译 | 蒋凡绘
    •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蒋凡著| 蒋凡编| 蒋凡译| 蒋凡绘
    •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3-08-01
    • ISBN:9787501037384
    • 版权提供:文物出版社
    • 作者:蒋凡
    • 著:蒋凡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39.80
    • ISBN:9787501037384
    • 出版社:文物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2013-08-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3-08-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2698666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前言
    赛瓦公案辨正
    也谈王国维之谜
    ——昔日清华同仁如是说
    白话诗趣谈三则
    漫话林纾的政治黑幕小说
    五四运动中鲜明反差的二陆
    冤冤相报的陆、徐暴死
    “卖国”小徐也爱国
    ——漫话徐树铮的日本情结
    徐树铮与交游小考
    将军“顾曲”胜文人
    ——漫话徐树铮之词曲诗文
    克保晚节正气凛然吴佩孚
    吴佩孚与、汪精卫、蒋介石的恩恩怨怨
    “三不”“四戒”吴将军
    洛阳继光楼与福州戚继光祠
    漫议吴佩孚《蓬莱诗草》
    吴佩孚咏竹咏梅诗画艺术
    平生风谊兼师友
    ——吴佩孚与杨云史
    江东独步杨云史
    ——读《江山万里楼诗词钞》
    《冯玉祥日记》中的吴佩孚
    “丘八”诗体小议
    ——冯玉祥的白话新诗创作
    读章札记四则
    章太炎反“”考辨
    章太炎与刘师培学术道路比较
    文武兼备蒋百里
    ——现代军学泰斗的悲剧人生及其贡献

    蒋凡,1939年生。福建泉州人。1962年复旦大学中文系,1965年复旦院中国古典文学专业。长期师从朱东润、郭绍虞教授,从事中国古代文论及占典文学的教学及研究工作。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和《宋金元文学批评史55(与顾易生合著)、《叶燮和原诗》、《唐宋文精华》、《周易精义》、《三篱诗话校注》等,主编《中国占代文论教程》、《古代十大散文流派》、《十大名相》等,另有文章、一二百篇。

    清末民初时期,在阵营之外,就数两个女人的名气
    大:一是慈禧太后,因其独裁统治及卖国政治而闻名,连光绪皇帝也被她囚禁至死;一是京沪名妓赛金花,据传在庚子之变(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赛金花借自荐枕席之便,劝说联军统帅德国伯爵瓦德西将军,下令整顿军纪,禁止洋兵烧杀,因而保护了北京城,拯救了老百姓,做了当时须眉丈夫所无法做到的事情,功劳很大,应该青史流芳。关于慈禧太后,历史自会作出判断,这里不去说她。至于赛金花,原名傅彩云,原籍苏州,出于“清倌人”(中的一类),后嫁苏州状元洪钧,字文卿,并曾随洪出使欧洲德、俄、荷、比四国,回国后洪死,赛金花重坠娼门,成了京沪名妓。关于她与瓦德西的暖昧关系桃色新闻,虽然广为传播,合乎时人口胃,炒得沸沸扬扬,人或信以为真。加以赛金花常接受采访,自己描述赛瓦公案的来龙去脉,连当事人都认了,还有吗?其实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有几个问题必须重新提起:,如果赛瓦公案是真,赛氏忧国忧民,救国,功劳很大,为什么慈禧一旦回銮北京,不仅不感谢她,反而借故把她逮捕,投进监狱,押解原籍处分呢?这不是恩将仇报吗?慈禧为什么要这么干呢?据说当时许多王公巨卿及京师名宦,曾靠“赛二爷”(赛金花)庇荫获全,他们为什么不仅不为她说话,反而有人以维护名教的名义落井下石呢?这不是过河拆桥又是什么?中国的贵族精神为什么这样坠落?
    第二,如果赛瓦公案是,为什么赛要自我认账、造谣生事呢?其内在的心理及目的又是什么?
    第三,一说赛瓦公案,上面触及唯我独尊的慈禧太后,下面则涉及人所不齿的,把贵与卑下的两个女人并置一处来加演说,当时社会舆论的用心何在?
    第四,赛瓦公案的故事是怎样产生的,是真有其事,还是子虚乌有,抑或真参半?许多新闻报道、名记采访及作家作品,甚或剧作《赛金花》,竞相诞生,难道如此之多的土
    人精英,都在以讹传讹,故意制造新闻,其目的与用心何在?
    这样说来,虽说赛瓦公案已时过境迁,但作为一
    个历史文化现象,却是迷雾甚多,内容丰富,值得推敲和反思。
    要问赛瓦公案的真有无,就必须先从新闻采访说起。
    首先,是刘半农、商鸿逵采访晚年赛金花所写的《赛金花本事》…。据《本事》载,庚子拳变后,列强八国联军破京津,占直隶,兵锋及于山西,烧杀抢掠、妇女,无恶不作。当时赛金花从天津逃难来京,被德军骚扰,赛以德语交谈,问及德国某官某先生。第二天德帅瓦德西派兵“套一辆车来接我”,于是,赛、
    瓦相识于北京。赛氏承认,“我同瓦以前可并不认识”(第33页),说的是,她十年前随洪钧出使德国时,并不认识瓦德西,赛瓦交友是在联军进京之后的事情。赛应瓦德西请求,帮德军解决粮草军需困难,又找女人供德军消遣,帮洋兵解决了在中国时“食色,也”的本能需求,因此受瓦赏识。赛因此进一步劝瓦下令禁止烧杀,保护文物,并为慈禧太后向联军求情告饶。因德国公使克林德在京遇害,德军尤恨慈禧这个老女人,“非得把她的肉剁成一块一块,晒成干带回国去,方能消恨”。赛则劝解说:“害死你们公使的,不是太后,是义和团。她整天价住在宫里,又不常出来,怎么能晓得外边的事?”后又劝克林德夫人,建议为其丈夫立碑谢罪了事,为中外和谈扫除障碍。可以说是赛救了北京城,保护了一城百姓。至于说到赛、瓦之间的风流艳事,说什么她与瓦德西同眠共榻在仪鸾殿中慈禧的龙床之上四个多月,一日仪鸾殿夜半失火,二人“赤着身子,由殿里跑出”。针对这言蜚语,赛说:“这简直是侮辱我,骂我。我同瓦德西的交情固然很好,但彼此间的关系,却是清清白白;就是平时在一起谈话,也守规矩,从无一语涉及过邪淫。”(第39页)赛金花为自己辩白,说与瓦德西并无旧情,是他来北京才认识的,二人之问,友谊纯洁,不涉狎邪。赛借与瓦之友谊,为北京甚或整个中国做了好事。所以后人认为“赛之有功于社稷,有德于燕市百姓者也”(5l页)。后来在20世纪30年代,夏衍等即据此写了剧本《赛金花》,由上海的40年代剧社来搬演,影响迅速
    扩。1-3

    《音调不定的文武北洋》由蒋凡著。稗官笔记虽非正史,但若善加钩沉索隐,妥贴安排运用,同样可照见历史的身影,以之史,既可补正史之偏颇与不足,又可作为现代反思的参考,何乐而不为呢?这一类近现代的稗官笔记,读些,长日久,居然也读了许多。积累一富,心中自有见解,自然产生了一吐为快的想法,这本小书,就这样出现了。从这一角度言之,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的小书,当然也就不算“越界”或多余,而是有了作者独特会心与认识。至于价值么,则不敢自以为是,而必须经历时间考验而任人评说。我希望芹献一得,有于读者对民国初期北洋社会人生的认识与思考。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