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京剧的魅力/中华文化丛书9787550003668百花洲文艺
    • 作者: 马铁汉//于文青著 | 马铁汉//于文青编 | 马铁汉//于文青译 | 马铁汉//于文青绘
    •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10-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马铁汉//于文青著| 马铁汉//于文青编| 马铁汉//于文青译| 马铁汉//于文青绘
    •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10-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2-10-01
    • ISBN:9787550003668
    • 版权提供: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作者:马铁汉//于文青
    • 著:马铁汉//于文青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17.00
    • ISBN:9787550003668
    •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2012-10-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2-10-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239260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引言
    京剧的形成
    缘起皇帝的生日庆典
    强势崛起
    群星璀璨
    京剧的流派与行当
    百花竞妍的流派
    四大名旦及其传人
    四大须生及其传人
    形象鲜明的行当
    京剧的音乐、脸谱、行头与砌末
    激越悠扬的文武场
    忠奸善恶瞧脸谱
    贫富贵贱看行头
    变化多端说“砌末”
    梅兰芳与京剧表演体系
    综合、虚拟与程式
    以观众的审美需求为上

    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京剧艺术有了更大的发展,戏班众多,名角如林。光绪初年,北京画家沈蓉圃画了一幅身着戏装的京剧演员写真图。画中为同治、光绪年间京师舞台上享有盛名的十三位京剧演员,该图名为《同光名伶十三绝》。这十三位京剧演员是:老生程长庚、卢胜奎、杨月楼、张胜奎;小生徐小香;武生谭鑫培;旦行梅巧玲、余紫云、时小福、朱莲芬;老旦郝兰田;丑行刘赶三、杨鸣玉。画人这幅图中的演员以角色行当而论,全是生、旦、丑三门代表人物,独缺净角行当。究其原
    因是由于作者不善于勾画净角脸谱所致,而非当时无名净,如咸丰、同治年间的峰、庆春圃,同治、光绪年间的何桂山、黄润甫等名净都是与十三绝并驾齐驱的优伶。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渐渐摆脱了形成初期的粗疏与稚嫩,各方面都开始渐成规模,走向成熟。此时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各行名伶,多若繁星。其中代表的则是京剧老生“后三鼎甲”,即:谭鑫培、汪桂
    芬和孙菊仙。
    他们三人之中,尤推谭鑫培,人们称其为“伶界大王”。他曾工武生
    ,后以老生享誉京城。谭鑫培在唱腔上多宗余三胜,并集众家之长,一改过去老生直腔大嗓的唱法,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创造了富于变化、以韵味取胜的唱法,当时有人讥其为靡靡之音,甚至是之音,这其中就包括他的老师“大老板”程长庚。谭鑫培不为所动,坚持改革,终于获得观
    众广泛认同,一时蔚为风气,京师甚至出现“满城争说叫天儿”的热烈场面(“小叫天”是谭的绰号)。谭鑫培技艺全面,功底扎实,集唱、念、做、打于一身.可谓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此外.还有老生许荫棠、贾洪林、刘鸿声;武生俞菊笙、黄月山、李春来;旦行陈德霖、余玉琴、王瑶卿;老旦龚云甫、谢宝云;小生王楞仙、德瑁如;丑行罗寿山、王长林、萧长华;净行金秀山、裘桂仙、黄润甫等,均为一时俊秀。
    而此时,京剧舞台上实行的是“角儿中心”,主角儿挑班,一切以主演为轴心,演什么,怎样演,排演什么样的新戏,角儿(主演)作为班主有的发言权,这就给了演员极大的创作自由和创作空间,又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新戏纷纷排演,极大地丰富了演出剧目,活跃了演出市场。一
    时间京剧舞台真的是群雄并起,各显神通。往往一个剧团“四梁八柱”的人员配置.强强联手,成为票房收入的保的同时,名家同台竞技,在“对啃”的过程中相互激发,各展所长.对提高技艺大有裨益。
    中国京剧之所以在清朝末年的北京得以形成和发展,除了戏曲艺术本身的继承和发展的规律外.与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的特殊地位和文化中心的人文荟萃.以及京师各阶层人士对文化娱乐生活的极大需求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背景分不开。特别是清王朝的统治者对京剧的酷爱和扶持
    。乾隆、咸丰、同治、光绪几代皇帝对京剧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例如,同治皇帝能演武生;光绪皇帝精通音乐,能打鼓;慈禧太后这位“老爷”,更是一个大戏迷,她不仅爱听、爱看,而且还亲自把持剧本。传统名剧《玉堂春》“会审”一折中有句唱“苏三此去好有一比,羊人虎口,有去无还”,因为老爷属羊,应当避讳。人宫演出的王瑶卿灵机一动将唱词改为“鱼儿落网,有去无还”,得到老爷首肯。以后就成了通例,直传到今天。该剧中苏三所戴的鱼枷据说是老爷设计的,她嫌原来的方枷粗笨、难看。她还是名武生杨月楼的铁杆“粉丝”。由此不难看出她沉迷之深、用功之勤。正是这“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缘故,京剧艺术承受着所好者极为严苛的要求,从而使它在表演中向着更加规范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北京是一个人文荟萃的文化中心。由于京剧艺术的发展,也吸引了一些文人墨客对京剧的偏好,于是他们编写剧本、开展评论、宣传改良等,在某种意义上说,也促进了京剧的发展。拿四大名旦来说,他们每个人的身后,都有一个类似智囊团的文人团体,或者专业写手,如梅兰芳“梅”的齐如山、李释戡;程砚秋所倚重的罗瘿公、金仲荪、翁偶虹;荀
    慧生身边的陈墨香;尚小云借的还珠楼主李寿民等,都是当时的文化名流。他们的介入,极大地提升了京剧的艺术水准,在为演员提供了优质剧本的同时,还对演员们的艺术走向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像梅派的《生死恨》、程派的《春闺梦》等剧本都具有很浓的文人化色彩,同时又极具可看。案头、演出兼美,所以一经演出,很快获得观众的认可,成为流派经典。
    总之,大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为京剧的繁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艺术土壤;而新剧目的创演,演出体制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大批技艺超群的京剧演员的培养、涌现,支撑起这一时期的京剧舞台,使中国京剧由成熟一步一步走向繁荣。1911年辛亥推翻了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这一时期是一个激烈动荡的历史时段,中国京剧受时代的影响.处于比较大的变革中。特别是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京剧的表演艺术日臻完善,唯美倾向更加鲜明。一些著名的演员有了自己的表演风格、代表剧目和固定的追随者,从而形成表演流派,真可谓名家蜂起,新戏迭出,流派纷呈。旦行中的梅兰芳,老生中的余叔岩,武生中的杨小楼,表现出其艺术天分,声名鹊起。京剧舞台.也由早期的老生独霸,变为青衣、老生、武生的“三分天下”。
    与此同时,在京剧各个行当的不同流派中,同样、各具特色的著名演员有:前“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后“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杨宝森;净行中号称“南金、北郝、老
    侯爷”的金少山、郝寿臣和侯喜瑞;号称“丑行三大士”的萧长华、慈瑞泉、郭春山;旦行有徐碧云、筱翠花(于连泉)、欧阳予倩、冯子和等;武生有杨小楼、尚和玉、盖叫天等。这些名家和梅、杨、余等活跃在京剧舞台上,可谓群星璀璨,共同铸造了京剧艺术的辉煌。
    京剧艺术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左右,旦行与生行相映生辉,开始步入鼎盛时期。其中成就的当属“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苟慧生。他们四人均受过王瑶卿的教益,但风格、特点各有不同。P6-10

    为了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编者策划、编撰了这套“中华文化丛书”。整套丛书用中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西班习二文,向中外读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这本《京剧的魅力》(作者马铁汉、于文青)是其中一册。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