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洋风姑苏版研究9787501034017文物
    • 作者: 张烨著 | 张烨编 | 张烨译 | 张烨绘
    •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7-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张烨著| 张烨编| 张烨译| 张烨绘
    •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7-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2-07-01
    • ISBN:9787501034017
    • 版权提供:文物出版社
    • 作者:张烨
    • 著:张烨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92.00
    • ISBN:9787501034017
    • 出版社:文物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2012-07-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2-07-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239056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图版目录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中日学者对“洋风姑苏版”版画的研究综述
    二 “姑苏版”与“洋风姑苏版”
    上编 形式与内容
    章 “姑苏版”中的“洋风”画
    节 从《西洋剧场图》说起
    第二节 以《金阊三百六十行》为例
    第二章 洋风姑苏版作品的题材
    节 名胜纪游题材
    第二节 园林山水题材
    第三节 戏曲文学题材
    第四节 传统风俗题材
    第五节 室内场景人物题材
    第三章 洋风姑苏版巾的小型作品
    第四章 洋风姑苏版的风格特征
    节 洋风姑苏版的西洋特征
    一 透视、光影与排线在作品中的呈现
    二 根据西洋画法特征而作的分类
    第二节 洋风姑苏版的中国传统特征
    一 物象比较
    二 多视点叙事的画面表达方法
    第五章 洋风姑苏版的创新意义与美学价值
    节 洋风姑苏版在中国绘画的创新意义
    第二节 洋风姑苏版的市民美学价值
    下编 相关问题
    第六章 洋风姑苏版的作者、创作时间与技艺分析
    节 “凯普菲尔(KAMPFER)版画”的相关问题
    第二节 洋风姑苏版的作者
    第三节 洋风姑苏版的创作时间
    第四节 洋风姑苏版技艺分析
    一 技艺特色
    二 起稿人和刻工的合作
    第七章 “洋风”的由来——明清西方绘画在中国的传播
    节 江南地区天主教艺术的流传
    第二节 木版的“改作”
    第三节 “洋风”在民间
    第四节 “洋风”在宫廷
    第五节 年希尧与《视学》
    第八章 苏州的刻版印书业与市民文化
    节 明清苏州的刻版印书业
    第二节 苏州的艺术品生产与销售
    一 苏州的手工艺品
    二 山塘与桃花坞
    第三节 苏州市民文化的兴起
    一 奢华的风气
    二 戏园生活
    三 苏州尚奇的“西洋风”
    第九章 洋风姑苏版的市场范围
    节 中国本土的市场需求
    第二节 17、18世纪欧洲“中国风”与中国版画在欧洲
    第三节 从《华夷变态》到《清朝探事》的日本
    一 华夷变态的曲 二 德川吉宗与中国地方志
    第四节 德川吉宗时代的“兰学”
    第五节 江户时代的日本人对苏州的憧憬
    第六节 洋风姑苏版与日本“屏风”的关系
    第七节 日本幕府定制洋风姑苏版的可能
    一 中日贸易中的绘画交流
    二 幕府预订洋风姑苏版的可能
    三 吉宗好绘画
    四 外销画设与画面细节
    第八节 关于“洋风姑苏版”收藏者的小疑问
    第十章 洋风姑苏版对口影响与消失原因
    节 洋风姑苏版对日本绘画的影响
    第二节 洋风姑苏版的消失原因
    第三节 洋风姑苏版所折的18世纪中日对西方文化的态度
    结论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二 洋风姑苏版相关大事年表
    附录三 洋风姑苏版作品一览
    附录四 清代江南行政图(嘉庆二十五年1820)
    附录五 重点词语索引
    附录六 西方人名对照
    附录七 徐扬《盛世滋生(姑苏繁华)图》卷的真伪辨
    后记

    张烨:1971年生于江苏海门,1986年9月-1990年7月浙江美术学院附中学习,1990年9月-1994年7月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学习,获士学;1994年8月-1995年8月江苏启东版画院、画师;1995年9月-1997年7月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学习、获硕士,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讲师。 个人展览:1996年12月北京·汉世画廊。

    张烨编著的的《洋风姑苏版研究》这一研究是一个颇有创见,具有填补知识空白的个案研究。全文看似钩沉一种在中国久已失传的制作精良、融合中西趣味的大型版画作品,而研究的视野已经放大到对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江南苏州城市文化;艺术品生产与交易;中西、中日问经济文化往来等方方面面,俨然将美术作品研究与历史文化研究结合在一起,相互融合中构成鸿篇巨帙。 围绕洋风姑苏版的诸多问题的详细求,张烨在研究方法上灵活借鉴社会学领域的方。如:用中日贸易的视角,辅这些版画作品的功能来探索洋风姑苏版的由来;借用图像学、图像志的方法探索洋风姑苏版的表现内容;使用技法复原的方法分析作品的构成和表现手法;借用天主教在华史料和相关教案史料探索洋风姑苏版的创作时间和作者;借用日本幕府文化选择来探讨洋风姑苏版的消亡原因,这些新的视点和方法的使用,使得有关洋风姑苏版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渐渐构成一个相对清晰的思路,是对日本与欧美学界研究的批判与升华,其中相互间的关联为其论点提供了较完整的支持。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