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犯罪生成模式研究/刑事律丛9787301121498北京大学
    • 作者: 汪明亮著 | 汪明亮编 | 汪明亮译 | 汪明亮绘
    • 出版社: 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06-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汪明亮著| 汪明亮编| 汪明亮译| 汪明亮绘
    • 出版社: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06-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07-06-01
    • ISBN:9787301121498
    • 版权提供: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 作者:汪明亮
    • 著:汪明亮
    • 装帧:暂无
    • 印次:1
    • 定价:24.00
    • ISBN:9787301121498
    • 出版社:北京大学
    • 开本:暂无
    • 印刷时间:2007-06-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07-06-01
    • 页数:暂无
    • 外部编号:1172086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导言
    一、何谓犯罪生成模式
    二、犯罪微观生成模式与犯罪宏观生成模式的关系
    三、本书主要内容

    上篇 犯罪微观生成模式
    章 犯罪微观生成模式导论
    一、基本观点
    二、相关理论
    三、本课题意义
    第二章 “带菌个体”
    一、“带菌个体”设:乙肝病毒携带者启示
    二、“带菌个体”内涵:具备犯罪人格的人
    三、犯罪人格量化及“带菌个体”类型
    四、影响“带菌个体”生成因素:犯罪人格之形成原因
    第三章 “致罪因素”
    一、经济政策失误
    二、禁忌
    三、政治制度弊端
    四、信仰缺失
    第四章 “催化剂”
    一、特定时空因素
    二、社会控制弱化
    三、被害人因素
    第五章 犯罪化学反应方程式各要素间的作用方式
    一、概说
    二、危险犯罪人:“带菌个体”与“致罪因素”的相互作用
    三、现实犯罪人:“催化剂”对危险犯罪人的催化作用
    四、犯罪微观生成实分析一:许诺外婆案
    五、犯罪微观生成实分析二:广东“砍手”犯罪之生成

    下篇 犯罪宏观生成模式
    第六章 犯罪饱和成模式导论
    一、基本观点
    二、相关理论
    三、本课题意义
    第七章 犯罪率
    一、犯罪率生成模式概述
    二、犯罪率生成前提:犯罪不可避免
    三、迪尔凯姆犯罪正常论:犯罪不可避免的一个理论解读
    四、犯罪率不是犯罪率
    五、犯罪具有一定的积极功能:犯罪率有其存在价值
    第八章 犯罪率
    一、犯罪率生成模式概述
    二、犯罪率生成前提:双重容忍度
    三、犯罪率生成条件:“严打”手段
    四、犯罪率测算:构建“严打”指标分析体系
    第九章 理想犯罪率
    一、理想犯罪率生成模式概述
    二、价值指标:理想犯罪率必须考虑到社会秩序保护与个人权利价值保障间的协调
    三、经济指标:控制犯罪率的效益大于控制犯罪率成本投入
    第十章 饱和犯罪率
    一、饱和犯罪率及其生成模式概述
    二、社会反应对饱和犯罪率构成要素的影响
    三、饱和犯罪率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后记

    汪明亮,安徽省黟县人,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主要著作有:《妨碍社会风化犯罪司法适用》(专著,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严打”的理评》(专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罪刑均衡论》(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刑法学》(副主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经济犯罪学》(副主编,中国人民学出版社2001年版)。在《北京大学学报》、《法学家》、《中外法学》、《北大律评》等杂志发表学术40余篇。

    犯罪如何生成,这是犯罪学的元问题,也是长期以来困扰着人类社会的问题,因为只有正确地揭示犯罪的生成机制,才能制定科学的犯罪抗制对策。本书不仅揭示了促使个体实施犯罪与犯罪现象生成的因素,还论了这些因素在犯罪生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各因素间的作用机制,使得我们可以用多元的、动态的眼光看待犯罪问题,加深犯罪学理论的理解。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