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南怀瑾先生答问集9787208158801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南怀瑾著 | 南怀瑾编 | 南怀瑾译 | 南怀瑾绘
    • 出版社: 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7-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南怀瑾著| 南怀瑾编| 南怀瑾译| 南怀瑾绘
    • 出版社: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7-01
    • 版次:3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9-07-01
    • 页数:129
    • 开本:21开
    • ISBN:9787208158801
    • 版权提供: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南怀瑾
    • 著:南怀瑾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1
    • 定价:35.00
    • ISBN:9787208158801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开本:21开
    • 印刷时间:2019-07-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7-07-01
    • 页数:129
    • 外部编号:9578948
    • 版次:3
    • 成品尺寸:暂无


    出版说明... 1


    章有关宗教... 1

    什么叫做宗教?... 3

    世上的宗教是怎么看世间的?不同宗教的

    看法有差别吗?... 3

    中国和西方的宗教观点是共通的吗?... 5

    中西方宗教的观点,在同一个地球上,怎么会

    有那么大的差异?什么样的原因会造成这种

    差异?是地理或人种的关系吗?... 7

    如果说真理只有一个,那到底什么是真理?... 7

    西方的学术界,考古学找不到印度教的源头,

    是真找不到源头吗?... 8

    “信”与“悟”是什么关系?何谓迷信?... 11

    宗教如何追寻生命的究竟?... 11

    中国没有古老的宗教,中国文化又是怎么讲

    宇宙的起源的?... 13

    第二章有关学... 17

    “学”与“法”有差别?... 19

    学、修菩萨道,需要什么资格吗?... 19

    有很多年轻人学,这是好现象吗?... 22

    学的人,本的修养是什么?...

    学的目的是什么?... 24

    学时,“戒律”的意义在哪里?... 25

    初步学,应不应从大乘的“度人”观点着眼?... 26

    要如何走大乘的路线?... 27

    那要如何体会大乘的境界?... 28

    有句话说,烦恼即菩提,烦恼如何成为菩提?... 29

    如何解释宇宙的演变?... 31

    中的五大——地、水、火、风、空,彼此

    之间有没有互相的关系?... 32

    诚心学,就会有好的果报吗?... 33

    真有人可以没有“瞋”念吗?... 34

    学步要学什么?... 35

    应如何看待“迷信”?应该破除迷信?... 37

    禅宗的“参话头”是什么用意?... 39

    普通人修行学,需要什么条件?... 40

    法是求究竟的法门,那怎么会有那么多种

    修方法?... 42

    关于做人、做事、学、修行等各种方面,

    有没有一个通用的要点?... 43

    学的人应该只拜,除了之外一概

    不拜?... 46

    学应向何处求法?... 47

    学的人应该拿的标准称量别人?... 48

    第三章有关修行... 51

    若要讲求从小乘方法求,基本应先做到

    哪些?... 53

    何谓“四禅”?... 53

    四禅八定属于“共法”,在修法时有那么

    重要吗?... 55

    四禅会受火、水、风、地的干扰,若想对治

    的话,非得修白骨观不可吗?... 57

    不管从哪一种定境去修,应该要达到

    灭尽处定,才算是有定的境界?... 58

    禅定与修的关系为何?... 58

    “禅那”就是思维修?... 60

    对修行方法的“息”讲了多少?... 60

    如何谈修定?... 61

    何谓修定的“止”?... 62

    那么,止在什么地方?... 62

    到止的境界之后,这就算得定吗?... 62

    要达到“止”的境界,没有一定的程序?... 63

    所谓入定、得定,就与外隔绝,一切

    不知?... 64

    要怎么达到发而皆中?... 65

    说到也骂人,都发了火了,这不算动念吗?... 65

    那凡夫的喜怒哀乐起来之后,要得中节,

    就只能做节制了?... 66

    有看到过一句话,就可以解释这个,“心不住相,

    不著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

    就是说虽然他发怒,但心恒清净。可

    这样解释?... 66

    修定的好处——十六特胜,该如何入手以达到

    这个境界?... 67

    这十六特胜是什么呢?... 69

    现在这个时代,人类和社会进步的形态都不同,

    如何做功德,才能真正服务社会大众?... 71

    针对目前的世界和社会状况,做功德时,有没

    有哪一方面要注意、强调的?... 76

    根据我所观察到的,很多在社会上做慈善业的

    会,他们的观念主要是“与恶相抗”,

    跟不好的、坏的东西或人对抗、作战。无形

    中形成了对立,是一种愤怒的观念,您对

    这有什么看法?... 77

    在念咒的时候,气用完了,再吸进来时,肺部

    觉得不能吸了,可是又还感觉意犹未尽。这

    个时候再吸气,脑子里就觉得好像快要昏倒

    了一样,该不该放掉?... 78

    我在修行的过程中,有时候能量会比较强,这

    时候就自然会知道一些事情,会收到或放出

    去一些讯息,会变得清楚,而不用文字

    沟通。可不可以说明在修行上,这一方面的

    过程是什么原因?... 79

    修行人想精进修道,应该吃生的食物吗?... 80

    有些男因为修行禁欲,又练很多硬的功夫,

    又打拳,结果一个晚上好多次,下不去,

    该如何对治?... 81

    念咒子时是不是应该把气导向小腹?... 81

    修定应该要什么都不想、什么都忘记吗?... 82

    这二十年当中慢慢复苏,现在蛮发

    达的。可是有许多人不信因果,甚至有许多

    年轻出家的人,真的也都不信因果,这样

    如何是好?... 83

    身边没有任何根源来诱惑自己,是不是

    就能断除一切魔障?... 85

    出家人受人家的供养,应如何看待这些供养才

    不致滥用、犯戒?... 86

    第四章有关打坐... 89

    打坐时的“气”、“息”,指的是什么?... 91

    睡着时的呼吸会缓慢而变浅,也是属于“息”

    的境界吗?... 92

    那胎儿也处于“息”的状态吗?... 93

    在打坐时,心和息的关系为何?... 94

    打坐修炼时,应该要“气沉丹田”吗?... 95

    打坐时,应如何让自己静下?... 96

    静坐时,应如何“数息”?... 96

    数息时的一呼一吸,呼气时用鼻子或嘴巴都

    无所谓吗?... 98

    那么“数息”对修定而言意义何在?要数到

    什么程度?... 99

    数完息,心定下来之后呢?... 100

    晚上打坐时,想睡怎么办?... 101

    打坐的时候,感觉呼吸愈来愈静,愈来愈慢,

    嘴巴和骨头好像都很有活力,上颚也感觉

    很有生命力,这是怎么一回事?... 102

    为什么人自觉功夫做得好时,欲就会冲动?... 104

    有些朋友七天禅七来,盘还好,如果是

    双盘的话,就有便秘现象,这是怎么回事?... 106

    有人练习打坐引起了某些毛病,如果不管它、

    不吃药,一直练习打坐下去可不可以?... 107

    打坐时,脚会发酸、发冷,有没有什么可吃

    的药?... 108

    修行打坐时,身体酸痛、难过,静不下来,

    该怎么处理?... 110

    修持打坐可得身体上的喜乐,这样的喜乐可以

    一直追求下去吗?... 111

    第五章有关人生... 113

    老师对“养生送死”的看法是什么?... 115

    居于上位,该如何应对下层的埋怨?... 117

    按照阴阳五行的说法,到了成熟了就必然走向

    反面,如果人的生命延长,那么人的成熟

    也会延后吗?... 118

    什么是中国人的教育观念?... 120

    您对目前教育的看法?... 121

    谈教育问题,在我的看法,成人的榜样甚至比

    教育重。在主流的教育制度缺乏了“敬”

    这个观念。孩子们不懂,他们不尊重别人,

    也不尊重自己。很多事情他们不明白,他们

    需要成人的帮。学校只是个让他们聚集的

    地方,但教育并没有反映到生活之中。

    对不对?... 122

    人如何做到“随遇而安”?... 1

    常看见一些年纪大的人,明明可享清福,却不

    快乐,为什么?... 124

    人做好事时,可以学会不记在心上,但遇到

    痛苦(即不好的事)却很难忘掉,为什么?... 125

    我女儿总说:“我要追求。”人追求,

    好或不好?... 126

    真正的“福报”是什么?... 127

    人在世上,如何看“福报”?... 128

    南怀瑾先生(1918-2012),海内外享有盛誉的有名学者。出生于浙江温州书香世家,自小接受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就已读遍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华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1969年创立东西精华协会,旨在促进东、西文化精粹之交流。1980年在台湾地区创办老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南怀瑾先生在台讲学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十数年,2004年落脚上海。2006年,他定居于江苏太湖之滨的太湖大学堂,终其晚年在这里讲学、授课,培养下一代文化种子。

    南怀瑾先生生讲学无数,著作丰富,著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近六十部作品,并曾译成多国语言。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内外各层次读者的喜爱,半世纪以来影响无数中外人士;而南怀瑾先生融会东西精华、重整文化断层的心愿,亦将永续传承下去。


    本书是2000年之后,南怀瑾先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的记录整理本,分为《有关宗教》、《有关学》、《有关修行》、《有关打坐》、《有关人生》5章,“‘信’与‘悟’是什么关系”、“普通人修行学,需要什么条件”、“到止的境界之后,这就算得定吗”、“晚上打坐时,想睡怎么办”、“人如何做到‘随遇而安’”等95则答问,慧言解答修行次第、人生迷津。

     
    本书是2000年之后,南怀瑾先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的记录整理本,分为《有关宗教》、《有关学》、《有关修行》、《有关打坐》、《有关人生》5章,“‘信’与‘悟’是什么关系”、“普通人修行学,需要什么条件”、“到止的境界之后,这就算得定吗”、“晚上打坐时,想睡怎么办”、“人如何做到‘随遇而安’”等95则答问,慧言解答修行次第、人生迷津。 

    世上的宗教是怎么看世间的?不同宗教的看法有差别吗?中国和西方的宗教观点是共通的吗?中西方宗教的观点,在同一个地球上,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异?什么样的原因会造成这种差异?是地理或人种的关系吗?学的人,基本的修养是什么?学步要学什么?……本书由南怀瑾先生为你一一解答有关人生、宗教、修行、打坐的知识。 本书原由台湾老古文化公司出版,现以简体字予以重排,以飨读者。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