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传媒三十年9787806527993南方日报出版社
    • 作者: 宋守山编著著 | 宋守山编著编 | 宋守山编著译 | 宋守山编著绘
    • 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宋守山编著著| 宋守山编著编| 宋守山编著译| 宋守山编著绘
    •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340000
    • 页数:289
    • 开本:16开
    • ISBN:9787806527993
    • 版权提供:南方日报出版社
    • 作者:宋守山编著
    • 著:宋守山编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38.00
    • ISBN:9787806527993
    •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09-01-01
    • 页数:289
    • 外部编号:4197931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前言
    1978:时间开始了
    ◎《中国青年报》复刊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新闻联播》开播
    ◎思想解放大讨论
    ◎《文汇报》发表《伤痕》
    ◎“”

    1979:无禁区之年
    ◎为广告正名
    ◎《市场报》创刊
    ◎《大众电影》事件
    ◎《新民晚报》复刊
    ◎读书无禁区

    1980:我站起来了
    ◎《足球》创刊
    ◎《北京晚报》、《羊城晚报》复刊
    ◎《世界经济导报》创刊
    ◎“渤二事件”
    ◎“潘晓”来信

    1981:“市场”与“宣传”
    ◎广电“青岛会议”召开
    ◎《中国青年报》创办“星期刊”
    ◎丁乃钧征婚
    ◎《读者文摘》创刊
    ◎《北京青年报》创刊

    1982:受众意识
    ◎《新民晚报》复刊
    ◎《深圳特区报》创刊
    ◎全国首次受众调查

    1988:奠基之年
    ◎“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经济日报》创刊
    ◎崔恩卿开启北青时代
    ◎建立发言人制度
    ◎央视春晚
    ◎厦门大学开设新闻传播系
    ◎《读者文摘》受审查

    1984:改革的试验田
    ◎“小平您好”
    ◎《新闻法》被提上日程
    ◎《南方周末》问世
    ◎《今晚报》创刊
    ◎《福建日报》“松绑新闻”
    ◎“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

    1985:三驾马车上路
    ◎《知音》创刊
    ◎《参考消息》公开发行
    ◎《洛阳日报》开启自办发行之路
    ◎“向袁庚同志进一言”
    ◎《中国经营报》、《中企业》创刊
    ◎张建伟开启深度报道新模式
    ◎《二十年“疯女”之谜》发新国起新闻官司

    1986:前行的人们
    ◎邓小平成为《时代》年度人物
    ◎三联书店恢复建制,沈昌文任总经理
    ◎中国新闻学院成立
    ◎“现代诗群体大展”
    ◎告别铅与火

    1987:深度之年
    ◎新闻出版署成立
    ◎报刊整顿,主办主管单位成为重要标准
    ◎湖南人民出版社《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被叫停
    ◎深度报道年
    ◎《中国青年报》火灾“三色”报道
    ◎《经济日报》“关广梅现象大讨论”
    ◎《社会透视》上海开播
    ◎孙冕创办《新舞台》

    1988:激荡之年
    ◎城楼放
    ◎报社开始多种经营
    ◎“蛇口座谈会”风波
    ◎《》开播
    ◎王志纲采写《中国走势探访录》

    1989:乍暖还寒
    ◎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重新核发记者的通知》
    ◎《世界经济导报》、《蛇口通讯报》等大量报刊停刊
    ◎压缩整顿报刊和出版社
    ◎《中华工商时报》创刊
    ◎李默然代言“三九胃泰”广告

    1990:冰与火的缠绵
    ◎发布《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
    ◎对纪实类期刊加强管型
    ◎对报刊记者站清理整顿
    ◎浦东开发
    ◎十届亚运会举行
    ◎《广州日报》发行突破
    ◎韬奋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

    1991:水下的潜行
    ◎《解放日报》皇甫平系列言论
    ◎中国评出
    ◎《青年周末》创刊
    ◎全国报纸自办发行联合会成立
    ◎《成都商报》创刊
    ◎交通台出现
    ◎大陆记者次赴湾采访

    1992:东方风来满眼春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陈锡添发表《东方风来满眼春》
    ◎加盟《中华工商时报》
    ◎报纸迎来扩版高潮
    ◎李光斗将广告做到澳星发现场
    ◎中国质量万里行

    1998:国际意识
    ◎《精品购物指南》创刊
    ◎《时尚》创刊
    ◎《三联生活周刊》进入史前史
    ◎《现代人报》合资
    ◎从《读者文摘》到《读者》

    1994:过把瘾
    ◎中国接入Internet
    ◎《焦点访谈》开播
    ◎“标王”争夺
    ◎都市报进入史前史

    1995:阳光灿烂的日子
    ◎《华西都市报》创刊
    ◎《南方都市报》创刊
    ◎《三联生活周刊》出版创刊号
    ◎中国青年报《冰点》创办
    ◎王志纲下海
    ◎马云创办中国黄页

    1996:一道新的起跑线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
    ◎《南方周末》改版
    ◎央视《新闻调查》开播
    ◎凤凰卫视开播
    ◎《新周刊》创办
    ◎“中国可以说不”
    ◎家网吧出现
    ◎《北京青年报》“娃哈哈事件”

    1997:悲欣交集
    ◎邓小平逝世
    ◎《南方都市报》改日报
    ◎何华章成立博瑞
    ◎《华西都市报》敲门发行
    ◎“小红帽”代理《北京青年报》发行
    ◎张金柱案
    ◎三九集团注资《新周刊》
    ◎网易成立

    1998:相约九八
    ◎凤凰卫视吴小莉
    ◎为《焦点访谈》题词
    ◎《财经》创刊
    ◎《新快报》创刊
    ◎《时尚》版权合作
    ◎《申江服务导报》创刊
    ◎本DM杂志《生活速递》创办
    ◎搜狐创办
    ◎腾讯成立
    ◎新浪网成立
    ◎“网民”诞生

    1999:烽火初起
    ◎“全球财富论坛”上海举行
    ◎胡润推出中国富豪榜
    ◎报业战◎《半岛都市报》创刊

    2000: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
    ◎《中国新闻周刊》创刊
    ◎《财经》发表《黑幕》
    ◎《三联》又起波澜
    ◎新浪上市
    ◎搜狐上市
    ◎网易上市
    ◎互联网寒冬
    ◎个记者节

    2001:资本之恋
    ◎复星《21世纪经济报道》
    ◎三联入资《经济观察报》
    ◎北大青鸟《京华时报》
    ◎《北京娱乐信报》创刊
    ◎《华夏时报》创刊
    ◎《南方周末》转型
    ◎王志东新浪事件
    ◎新浪、搜狐获准登载新闻业务

    2002:WT0元年
    ◎济南报业市场“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合资媒体公司成立
    ◎星空传媒、湖南卫视结盟
    ◎吕日周《长治日报》风暴
    ◎《财经》遭遇诉讼
    ◎木子美事件

    2003:南方的故事
    ◎非典报道
    ◎孙志刚事件
    ◎《新京报》创刊

    2004:合纵年代
    ◎记者站、境外刊号非法出版整顿
    ◎《财经日报》创刊
    ◎《每日经济新闻》创刊
    ◎《齐鲁晚报》、《生活日报》采编整合
    ◎《新周报》昙花一现
    ◎三联书店“保卫战”

    2005:寒冬下中的报网相争
    ◎选秀节目《女声》
    ◎分众传媒上市
    ◎百度上市
    ◎“报业寒冬”论
    ◎都市报《南京宣言》
    ◎案、佘祥林案
    ◎《经济观察报》记者辞职事件
    ◎《中国青年报》李大同公开信事件
    ◎《新京报》“北雁南归”
    ◎博客大量出现

    2006:探索之年
    ◎《青年周末》报网结合
    ◎报出现
    ◎网民过亿
    ◎平媒人士投身网媒
    ◎《北京娱乐信报》转型地铁报
    ◎《夜北京》、《风尚志》创刊
    ◎整顿发行
    ◎《财经日报》记者遭索赔千万

    2007:盛世下的反思
    ◎兰成长事件
    ◎纸包子事件
    ◎《扬州晚报》中国新闻奖造◎徐静蕾创办杂志《开啦》
    ◎厦门PX事件
    ◎报业结盟
    ◎广东九州阳光传媒上市

    2008:在路上
    ◎西丰县进京抓记者
    ◎《南方日报》头版刊登肖扬昂天长笑照片
    ◎分众传媒遭遇手机门
    ◎“”事件尘埃落定
    ◎汶川地震中的传媒
    ◎瓮安“俯卧撑”成流行语
    ◎奥运中的中国传媒
    后记

    1978:时间开始了
      本年重点:
      ◎《中国青年报》复刊◎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新闻联播》开播◎思想解放大讨◎《汇报》发表《伤痕》
      ◎“”
      破冰
      如果要开始一场宏大叙事,目光不妨对准传媒。
      这年一开始就有些不寻常。
      先是1月1日。这天,中国三大媒体《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同时刊发元旦社论《光明的中国》。社论说:“一九七七年,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包括我们的一些朋友和同志,也包括我们的敌人,都在密切注视着中国:在失去了伟大和导师毛、失去了敬爱的总理和委员长以后,在粉碎了‘’以后,中国会向何处去?”
      往何处去?这是当时摆在人们面前为严峻的问题。这篇占满《人民日报》当日头版的社论在经过大量的分析后,给出了:“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一个“光明的中国”马上就要到来。
      接下来的日子,变得让我们熟知。是年3月,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次议上,邓小平当选为政协。上台后,他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著名论断。
      5月11日,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文章,几经修改后在《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刊发。当日,新华社转发,第二天《人民日报》全文转载。这被认为是当年重要的政治宣言。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赞同者众,但也不乏斥其“砍旗”、“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思想”。等讨伐之声。据称,作者胡福明在看到报纸后,回家对妻子说:“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
      不过胡福明并没有坐牢,而是成了这年不可越过的一个人物,虽然后来不断有人提出自己才是那篇文章的作者。但这恰好明了民问的思潮涌动开始了,春天真的要来到了。
      与此有关的是高考。虽然在此前的1977年,高考在部分地区得以恢复,但全国考的举行则在1978年。据公布的数据,1978年,全国高考有610万人报考,录取40.2万人。这些人成为“‘’后的批大学生”,很多人甚至没有经过复习,就匆匆地从田野、车间、厂矿涌人了考场,继而走进了大学校园。
      一切都显示,气候在变暖。
      这年,离乡40年的李嘉诚受邀出席了国庆典礼,邀请人是邓小平。动身北上,他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