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全新正版远祖迷踪:巫山玉米洞发掘记9787030459749科学出版社
¥ ×1
序言i
章 扣人心弦的信息
一、为之震惊!为之前往!
二、走近玉米村
三、扶梯下洞
四、初见成效
第二章 寻觅“人脑壳”
一、见者亲临现场
二、“兵”分两路
三、骨块上的疤痕
第三章 试掘玉米洞
一、历史回顾
二、重返玉米洞
三、再现大熊猫
四、一路遐想
序言i
章 扣人心弦的信息
一、为之震惊!为之前往!
二、走近玉米村
三、扶梯下洞
四、初见成效
第二章 寻觅“人脑壳”
一、见者亲临现场
二、“兵”分两路
三、骨块上的疤痕
第三章 试掘玉米洞
一、历史回顾
二、重返玉米洞
三、再现大熊猫
四、一路遐想
第四章 骨头上的神秘信息
一、寻找与对比
二、两块叩门骨
第五章 洞口之谜
一、闲谈的启迪
二、“地下舞台”
第六章 布方问路
一、抚摸脉路的行者
二、薯地的联想
三、朝思暮想之见
四、喜讯传四方
第七章 规范发掘
一、组建发掘队
二、出征
三、进入角色
四、讯问与回答
五、谁砍断了鹿角的主枝
第八章 罕见之物
一、大型砍砸器的出土
二、矛尖器的问世
第九章 石头之谜
一、巨石的形成
二、河卵石之由来
三、空欢喜一场
第十章 法国学者的来访
一、考古学家博依达
二、棒、棒、棒
十章 再发掘
一、三进玉米洞
二、旗开得胜
三、用火遗迹
四、似手斧
五、子母器
六、喙嘴器
七、石砧
八、三棱石
第十二章 石、骨、角、牙制品
一、石制品
二、骨制品
三、角制品
四、牙制品
五、跖骨上的刻槽
第十三章 哺乳动物化石
一、豺(Cuon sp.)
二、巨貘(Megatapirus sp.)
三、双角犀(Dicerorhinus sp.)
四、鬣狗(Hyaena sp.)
五、剑齿象(Stegodon sp.)
六、巴氏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
baconi)
七、虎(Panthera tigris)
八、马(,euus sp.)
九、野猪(Sus scro fa)
十、肢骨(amb bones)
十一、肋骨(Rib)
第十四章 地层、溶洞与年代
一、T~T探方地层剖面
二、玉米洞及其天窗的形成
三、玉米洞堆积地层年代
第十五章 发掘工地一瞥
一、洞口外的采集品
二、卷扬机
三、冲击钻
四、照明
五、修理地层剖面
六、工地缝补
七、来访者
八、筛洗、清洗、运输
第十六章 整理标本
一、寻找落脚地
二、前往张关
三、分组作业
四、意外的发现
五、繁忙的石制品小组
后记
黄万波,1932年出生于重庆市忠县。1954年于长春地质学院。巫山猿人、蓝田猿人、和县猿人等重要古人类化石的发现者,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特约研究员,重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名誉所长,重庆龙骨坡巫山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发表学术论著近百篇(部),撰写科普作品近百篇(部)。曾获首届竺可桢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裴文中科学奖、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特别奖。享受特殊贡献津贴。编著的《大熊猫的起源》荣获2012年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很好科普作品奖、2010年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奖,入选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魏光飚,1969年出生于重庆市万州区。理学博士,研究馆员。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日本大阪市立大学。长期致力于古生物学及地层学(含古人类学)专业的研究工作。已发表《著)40余篇(部)。现任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重庆三峡古人类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师范大学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
评论
本书是中国西本洞穴遗址发掘记,把洞穴考古工作者与文化遗存有机的联系了起来,为在该地区乃至区域从事洞穴遗址发掘、研究提供了有骨有肉的对比资料。玉米洞上篇记述的石制品,具有的技术特征,与欧洲、非洲、近东甚至印度次大陆的石器文化相比均表现出明显差异。即便是与东南亚地区如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对照,玉米洞的文化也是独树一帜。将来进一步研究后,必将为论东亚现代人的起源提供依据。上篇的出版,也是玉米洞继续发掘的一个示范样本。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