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道学思想史-先秦-六朝卷97875531172巴蜀书社
    • 作者: 孔令宏著著 | 孔令宏著编 | 孔令宏著译 | 孔令宏著绘
    • 出版社: 巴蜀书社
    • 出版时间:2023-08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孔令宏著著| 孔令宏著编| 孔令宏著译| 孔令宏著绘
    • 出版社:巴蜀书社
    • 出版时间:2023-08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580000
    • 页数:437
    • 开本:16开
    • ISBN:9787553117232
    • 版权提供:巴蜀书社
    • 作者:孔令宏著
    • 著:孔令宏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78.00
    • ISBN:9787553117232
    • 出版社:巴蜀书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3-08
    • 页数:437
    • 外部编号:13795264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目 录 章 导论———道教的道与术 节 道家、道教与道学……………………………………………………… 2 第二节 道、 学、 术 …………………………………………………………… 8 第三节 道、 术与道学史的分期……………………………………………… 14 第四节 从道、 术关系看道教的宗教特质………………………………… 21 第五节 从道、 术关系看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25 第二章 道教的思想渊源 节 巫术、 方术与道家的产生…………………………………………… 30 第二节 老子与 《老子》 …………………………………………………… 37 (一) 老子其人其书 ……………………………………………… 37 (二) 形而上的玄道 ……………………………………………… 41 (三) 玄道之术的开端 …………………………………………… 4 () 《老子》 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 49 第三节 老子弟子的思想……………………………………………………… 52 (一) 杨朱学派与庚桑楚学派的思想 …………………………… 52 (二) 《文子》 及其思想 …………………………………………… 53 (三) 范蠡及其思想 ……………………………………………… 58 (四) 《列子》 及其思想 …………………………………………… 59 第四节 《庄子》 及其思想 ………………………………………………… 61 (一) 玄奥精深的道 ……………………………………………… 61 (二) 道向术的贯通 ……………………………………………… 67 (三) 术的铺设 …………………………………………………… 71 (四) 《庄子》 对后世的影响 ……………………………………… 77 第五节 战国晚期的道家思想………………………………………………… 83 (一) 稷下道家 …………………………………………………… 83 (二) 《老帛》 《鹖冠子》 及其思想 ………………………… 88 (三) 《韩非子》 及其思想 ………………………………………… 96 第三章 秦汉和三国时期的道家与道教 节 秦汉道家思想 ……………………………………………………… 100 (一) 《吕氏春秋》 ……………………………………………… 100 (二) 黄老道家 …………………………………………………… 105 (三) 《淮南子》 111 ………………………………………………… (四) 《老子指归》 122 ……………………………………………… (五) 《老子河上公章句》 ……………………………………… 127 第二节 秦汉社会思潮的演变与道教的产生 ……………………………… 129 第三节 《太平经》 以度世为本的道术体系 ……………………………… 146 (一) “元气行道” 的形上学 …………………………………… 147 (二) 一分为二与一分为三 ……………………………………… 149 (三) “太平” 度世的王道之术 ………………………………… 15 () 承负报应的伦理思想 ……………………………………… 170 (五) 重生力行 …………………………………………………… 175 (六) 内修方术的理论探索 ……………………………………… 178 (七) 众术的荟萃 ………………………………………………… 183 (八) 语言崇拜 …………………………………………………… 187 (九) 《太平经》 的历史地位 …………………………………… 192 第四节 五斗米道的道术思想 ……………………………………………… 195 (一) 《老子想尔注》 的思想 …………………………………… 196 (二) 五斗米道的术 ……………………………………………… 201 (三) 五斗米道的发展 …………………………………………… 203 第五节 《周易参同契》 的思想 …………………………………………… 205 第六节 汉代至三国时期道教的总体特点 ………………………………… 211 第四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道家与道教 (上) 节 作为新道家的魏晋玄学 …………………………………………… 215 (一) 儒道交融与玄学的形成 …………………………………… 215 (二) 王弼的 “贵无” 思想 ……………………………………… 227 (三) 嵇康、 阮籍的 “自然” 观 ………………………………… 5 (四) 郭象的 “独化” 论 ………………………………………… 240 (五) 魏晋玄学与道教的关系 …………………………………… 248 第二节 葛洪的道术体系 …………………………………………………… 265 (一) “玄道” 与 “一” ………………………………………… 267 (二) 变化观 ……………………………………………………… 270 (三) 道与术 ……………………………………………………… 271 (四) 道术儒修 …………………………………………………… 281 (五) 社会价值观与治国之道 …………………………………… 286 (六) 葛洪的道家观 ……………………………………………… 289 (七) 《抱朴子》 的历史地位 …………………………………… 289 第三节 三皇派与上清派的道术 …………………………………………… 291 (一) 三皇派的道术 ……………………………………………… 291 (二) 上清派的道术思想 ………………………………………… 292 第四节 灵宝派的道术 ……………………………………………………… 299 (一) 灵宝经的出现及其基本思想 ……………………………… 299 (二) 灵宝派对道家的推尊及对其思想的吸收 ………………… 305 (三) 灵宝派统合三皇、 上清、 天师道等系经典的努力 ……… 308 第五节 天师道的 “正一” 化 ……………………………………………… 310 第五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道家与道教 (中) 节 寇谦之对天师道的政治改革 ……………………………………… 313 第二节 陆修静对上清、 灵宝派道术的糅合 ……………………………… 319 第三节 陶弘景对道术发展的贡献 ………………………………………… 328 第四节 楼观派的援道入术 ………………………………………………… 347 (一) 《西升经》 及其思想 ……………………………………… 349 (二) 韦节 《西升经注》 的思想 ………………………………… 352 (三) 《内观经》 和 《定观经》 的思想 ………………………… 356 第五节 《升玄内教经》 的思想 …………………………………………… 359 第六章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道家与道教 (下) 节 道书编纂体例所反映的道教义理思想 …………………………… 366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道教对道家的吸收与融合 …………………………… 373 (一) 道家融入道教 ……………………………………………… 373 (二) 《阴符经》 对黄老道家与 《周易》 思想的融合 ………… 377 (三) 顾欢促进玄学与道教合流的努力 388 …………………………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道教的义理统合 392 ……………………………………… (一) 有无体用 392 …………………………………………………… (二) 道德体用 …………………………………………………… 394 (三) 三一义理 …………………………………………………… 395 (四) 道自然 …………………………………………………… 410 (五) 仙者心学 …………………………………………………… 417 (六) 南北朝道教哲学及其与儒、 玄、 的关系 ……………… 420 第四节 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总体特点 ………………………………… 426 结语: 道家与道教的关系新解 ……………………………………………… 434

    孔令宏,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哲家合会、国际宗教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华人超心理学会中国分会副会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实学研究会理事,香港儒释道功德同修会名誉会长。已出版个人专著《道教新探》、《宋代理学与道家、道教》、《从道家到道教》、《宋明道教思想研究》、《儒道关系视野中的朱熹哲学》、《朱熹哲学与道家、道教》、《中国道教史话》。另有合作著、编《东方道藏民间道书合集》辑(二十册)、《道教概论》、《江西道教史》、《浙江道教史》、《丹经之祖——张伯端传》等十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研究一百五十余篇。获得省部级奖励十余项。曾多次到美国、加拿大、法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瑞典等二十余个从事学术演讲和访问。主要研究中国哲学、道教。

    本书以道和术的动态双向关系为核心,扼要叙述了先秦道家、稷下道家、汉代黄老道家和魏晋玄学的思想演变以及它们与道教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关系;详尽梳理了《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葛洪、上清派、灵宝派、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楼观派等的思想;为从道家的产生、衍变至道教的产生、成熟的整个过程勾勒出了一条清晰的线索。 本书在儒、、道三教关系视野中对东汉至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形成与发展、它的义理的理论结构与理论实质作了与既有观点不接近相同的说明和解释。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