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李敏华传9787030505965科学出版社
    • 作者: 王柏懿著著 | 王柏懿著编 | 王柏懿著译 | 王柏懿著绘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王柏懿著著| 王柏懿著编| 王柏懿著译| 王柏懿著绘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1
    • 版次:1
    • 印刷时间:2017-01-01
    • 字数:350千字
    • 页数:341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030505965
    • 版权提供:科学出版社
    • 作者:王柏懿著
    • 著:王柏懿著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暂无
    • 定价:78.00
    • ISBN:9787030505965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2017-01-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7-01
    • 页数:341
    • 外部编号:887595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总序(路甬祥)

    序(伍小平)

    引子

    章 在吴县的童年生活

    一、名人大家辈出的吴县

    二、网师园里度过的幼年时光

    三、母亲品行的潜移默化

    四、就读振华女学校

    第二章 少年时代读书在上海

    一、小学生遭遇“五卅惨案”

    二、在心仪的务本女中学习

    三、“好”校长进步风气

    四、“坏”校长导致务本风潮

    五、从务本女中后立志深造

    第三章 跻身清华名校就学

    一、在名校接受严格训育

    二、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三、结识终身伴侣吴仲华

    四、爱国学生运动的洗礼

    第四章 战乱中致志求学不辍

    一、欣喜中国军民奋起抗战

    二、炮火中奔赴长沙就读

    三、随学校西迁昆明

    四、西南联合大学成立

    五、改学航空工程

    第五章 留校任教并准备出国

    一、在西南联合大学留校任教

    二、战时昆明生活的点点滴滴

    三、准备留美攻读

    四、鼓励留学的政策提供了机遇

    五、双双踏上赴美征途

    第六章 麻省理工院工科女博士

    一、选择在麻省理工学院进修工程力学

    二、在麻省理工学院接受“魔鬼式”严格训练

    三、成为麻省理工院的工科女博士

    四、博士导师邓·哈托教授

    五、攻读成功的背后

    第七章 奋力拼搏攻占学术高点

    一、供职于美国航空咨询委员会

    二、挑战燃气轮机涡轮盘强度问题

    三、独特构思攻克硬化材料塑分析难题

    四、研究成果获得学术界的认可

    五、奠基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的通用理论

    第八章 千方百计筹划回国效力

    一、主动辞去美国航空咨询委员会工作

    二、专程驱车去旁听伍修权演讲

    三、转人大学工作为回国做准备

    四、精心策划回国步骤

    五、绕道欧洲回到心仪许久的北京

    第九章 欣喜新中国的新生活

    一、在回国后的初日子里

    二、初返祖国时的切身感触

    三、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四、新中国塑力学的奠基人

    五、研究成果获得奖励

    六、政治运动的初始洗礼

    第十章 为创建力学研究所献策出力

    一、力学研究所起步阶段的功臣

    二、组建塑力学研究队伍的元勋

    三、培育青年学者的一条“捷径”

    四、倾心帮扶年轻学子成长

    五、的良师诤友

    十章 “”的浪潮中

    一、“”浪潮的研所

    二、的“上天”任务(代号581)

    三、参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系的建设

    四、独特的教学方式

    五、对年轻教师的倾心指导

    第十二章 调整时期的学科建设

    一、力学研究所十二室应运而生

    二、承担103任务

    三、瞬时加热加载装置的研制

    四、民用科研任务的开展

    五、暂离力学研究所十二室领导岗位

    第十三章 “”的风暴里

    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与“四清运动”

    二、经历“”的磨难

    三、“”期间的研究工作

    第十四章 欢呼科学春天的到来

    一、科学春天展开了新天地

    二、继续深化断轴故障分析研究工作

    三、勇敢涉足疲劳研究的新领域

    四、积极筹划组织重大课题

    五、竭尽全力建设的疲劳试验室

    第十五章 “”后喜招

    一、喜招成“大户”

    二、培养跨世纪力学人才

    三、平易近人的良师益友

    四、女科学家和她的女弟子

    第十六章 并肩携手与病魔抗争

    一、相濡以沫、并肩奋斗的院士伉俪

    二、吴仲华不幸身患癌症

    三、吴仲华倾力工作、积劳成疾

    四、伴随吴仲华继续前行

    五、永恒的纪念

    第十七章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一、老骥伏枥继续深化疲劳研究的领域

    二、强调力学家和材料科学家的结合

    三、心系研究工作细致指导年轻学子

    四、年届耄耋依然尽力参与学术界活动

    五、鞠躬尽瘁为事业死而后已唯奉献

    六、斯人已逝风范长存精神永留人间

    尾声

    附录一 李敏华年谱

    附录二 李敏华主要学术论著

    参考文献

    后记

    王柏懿,女,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64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同年分配到力学研究所工作。1984~1986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宇航研究院作访问学者。1987~1990年,在自然科学委员会任兼职专家。1990~1992年,任力学研究所所长理。1992~2001年,任力学研究所副所长。自1993年起,享受特殊津贴。退休后,现任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力学分会理事长、老专家咨询团副团长。

    长期从事流体力学研究工作,包括高温高速气体动力学、热等离子体技术与诊断方法、多相流体动力学及环境工程技术等。在靠前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百余篇,合作出版译著两部。研究成果曾获1986年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88年和1998年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航天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

    评论

    李敏华院士是杰出的固体力学家,我国塑力学的开拓者。1945年和1948年分别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和博士;1949~1951年在美国航空咨询委员会路易斯飞行推进实验室任研究科学家;1952~1954年在美国布鲁林理工学院任研究教授:1954年回到祖国;1955年进人数学研究所力学研究室;1956年转入新成立的力学研究所。她生从事塑力学和应力分析研究,为中国塑力学和扭转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针对航空事业需求转入疲劳研究后,李敏华得出了应变协调在低周疲劳中起主要作用、超载可增加疲劳寿命以及超载滑移带对主载滑移带发展有阻碍作用的结论。

    李敏华院士肯于生奋斗拼搏从而蜚声中外学界,其动力究竟来自何处?王柏懿著的《李敏华传(科学与人生院士传记)》以翔实的史实和丰富的图片,回顾了李敏华院士传奇而多彩的一生,记录了李敏华院士的求经、师承关系、科研活动、学术成就等,以及她热爱祖国、献身科学、为建设创新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导语_点评_词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