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仪器科学与科技文明9787302598404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钱政编著著 | 钱政编著编 | 钱政编著译 | 钱政编著绘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钱政编著著| 钱政编著编| 钱政编著译| 钱政编著绘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1
    • 版次:第1版
    • 印次:1
    • 字数:482000
    • 页数:320
    • 开本:16开
    • ISBN:9787302598404
    • 国别/地区:中国
    • 版权提供:清华大学出版社
    • 作者:钱政编著
    • 著:钱政编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58.00
    • ISBN:9787302598404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2-01
    • 页数:320
    • 外部编号:11445135
    • 版次:第1版
    • 成品尺寸:暂无

    目录


    章绪论
    1.1仪器与仪器科学
    1.1.1测量的基本定义
    1.1.2仪器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史
    1.1.3仪器科学的内涵与发展
    1.2文明与科技文明
    1.2.1文明的基本内涵
    1.2.2科学、技术与科技文明
    1.3仪器科学与科技文明的关系
    1.3.1仪器科学的进步促进了科技文明的发展
    1.3.2科学文明的发展推动了仪器科学的进步
    1.3.3仪器科学与科技文明相伴相生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2章科技文明发展概述
    2.1科学与科学精神的思考
    2.1.1科学精神的萌芽
    2.1.2科学精神的复兴与发展
    2.1.3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
    2.1.4中西方科学思想的融合
    2.2中国科技文明发展概述
    2.2.1史前时期的科技成就
    2.2.2夏商周时期的科技成就
    2..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
    2.2.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
    2.2.5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
    2.2.6宋辽夏金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2.2.7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
    2.2.8总结
    .西方科技文明发展概述
    ..1文明初期世界各地的科技成就
    ..2中世纪时期的科技成就概述
    ..文艺复兴之后的科技成就概述
    2.4中西方科技文明发展的比较
    参考文献
    第3章仪器科学与数、理、化的发展
    3.1仪器科学与数学的发展
    3.1.1数学与测量的关系
    3.1.2测量是如何推动数学发展的
    3.1.3现代数学的发展需要测量
    3.2仪器科学与物理的发展
    3.2.1物理学概述
    3.2.2测量与经典物理学的发展
    3..测量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
    3.3仪器科学与化学的发展
    3.3.1化学概述
    3.3.2测量与近代化学的发展
    3.3.3测量与现代化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章仪器科学与天、地、生的关系
    4.1仪器科学与天文学的关系
    4.1.1古代天文学发展概述
    4.1.2测量与近代天文学的发展
    4.1.3测量与现代天文学的发展
    4.2仪器科学与地球科学的关系
    4.2.1地球的起源及整体特征
    4.2.2地球的结构及内部特征
    4..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预防
    4.3仪器科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
    4.3.1测量与古代生命科学的发展
    4.3.2测量与近代生命科学的发展
    4.3.3测量与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章仪器科学与能源、动力及矿业的联系
    5.1仪器科学与能源的发展
    5.1.1电能发展简史
    5.1.2测量在电力设备健康状况评估中的应用
    5.1.3测量在电能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5.2仪器科学与动力的发展
    5.2.1热力学发展简史
    5.2.2锅炉仪表及其作用
    5..蒸汽轮机的状态监视及故障诊断
    5.3仪器科学与矿业工程的发展
    5.3.1矿业勘探中仪器科学的应用
    5.3.2矿物开采中仪器科学的应用
    5.3.3矿山安全中仪器科学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6章仪器科学与机械及运载工程的关系
    6.1仪器科学与机械工程的关系
    6.1.1古代机械的发展与仪器的应用
    6.1.2近代机械的发展与仪器的应用
    6.1.3现代机械的发展与仪器的应用
    6.2仪器科学与航空航天的关系
    6.2.1航空航天发展简史
    6.2.2航空科技发展中的仪器仪表
    6..航天科技发展中的测量与仪器
    6.3仪器科学与车辆工程的关系
    6.3.1车辆工程发展概述
    6.3.2汽车中的仪器科学
    6.3.3高铁上的仪器科学
    参考文献
    第7章仪器科学与化工、冶金及材料科学的发展
    7.1仪器科学与化学工业的发展
    7.1.1仪器科学与无机化工的发展
    7.1.2仪器科学与有机化工的发展
    7.1.3仪器科学与绿色化学的发展
    7.2仪器科学与冶金工业的发展
    7.2.1冶金工业发展简史
    7.2.2钢铁冶炼中仪器仪表的应用
    7..有色金属冶炼中仪器仪表的应用
    7.3仪器科学与材料科学的发展
    7.3.1材料发展历程概述
    7.3.2测量促进了材料科学的形成与发展
    7.3.3现代材料科学研究中无处不在的测量与仪器
    参考文献
    第8章仪器科学与海洋技术的发展
    8.1海洋调查中的仪器科学
    8.1.1海基探测的典型方法及应用
    8.1.2水下探测的典型方法及应用
    8.1.3天基探测的典型方法及应用
    8.2海洋环境保护中的仪器科学
    8.2.1海洋环境污染概述
    8.2.2海洋环境监测中仪器的应用
    8..海洋环境保护概述
    8.3海洋资源开发中的仪器科学
    8.3.1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中仪器的应用
    8.3.2海底矿产资源开采中仪器的应用
    8.3.3海洋新能源开发中仪器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9章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仪器
    9.1医疗行业中仪器的作用
    9.1.1医学发展史及科学探讨
    9.1.2医学诊断仪器的应用
    9.1.3医学治疗仪器的应用
    9.2环境监测中仪器的作用
    9.2.1大气环境监测中仪器的应用
    9.2.2土壤环境监测中仪器的应用
    9..水环境监测中仪器的应用
    9.3智能交通中仪器的作用
    9.3.1城市智能交通中仪器的应用
    9.3.2铁路智能交通中仪器的应用
    9.3.3航空智能交通中仪器的应用
    9.4食品安全中仪器的作用
    9.4.1物理危害及其检测
    9.4.2化学危害及其检测
    9.4.3生物危害及其检测
    参考文献
    0章仪器科学与技术的“灵魂三问”
    10.1仪器科学为什么无处不在
    10.1.1信息技术的源头决定了无处不在
    10.1.2学科交叉的特诠释了无处不在
    10.2仪器科学为什么不露锋芒
    10.2.1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特质决定了不露锋芒
    10.2.2“十年树木、树人”的特色决定了不露锋芒
    10..润物无声、厚积薄发的特决定了不露锋芒
    10.3仪器科学为什么未来可期
    10.3.1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决定了未来可期
    10.3.2应对极限挑战的责任心决定了未来可期
    10.3.3创造美好生活的进取心决定了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后记

    钱政,男,1973年5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学院院长兼工程训练中心主任。高等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首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北京市师德先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仪器类专业认专家。中国发明协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理事。担任高等学校教师以来,全力投入教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围绕教学内容更新、自主教材撰写、教学方法改革、精品课程建设等各个环节开展建设工作。负责的“仪器科学与科技文明”入选精品视频公开课,“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获批北航校级精品课程,参与的“测控的奥妙”、“传感器技术及应用”先后入选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2017年在首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评选中成为北航位入者。科研中主要从事“现代电气检测技术”的研究工作,科研工作中重视基础研究,承担多项科研项目。2004年代表学校赴瑞士完成了与丁肇中课题组的国际流作,并通过与航空航天单位的密切合作,深入开展了航空、航天设备电气安全在线检测方面的研究工作。累计发表学术200余篇,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项。

    科学技术的突破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动力,仪器科学则是科学技术突破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仪器科学的内涵与特点缺乏清晰地认识,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存在感也并不是很强。
    编著者长期从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面向仪器类专业的学生开展了多年导论课程的教学,也长期面向社会大众及高等学校非仪器类专业的学生开展过与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相关的科普工作,正是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逐渐意识到:如果能够从仪器科学和科技文明的发展历史角度来介绍学科及对应专业的内涵、外延、地位及重要,大家将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仪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脉络,对于其中关键概念和技术的理解也将更为清楚和透彻,这就是《仪器科学与科技文明》书名及相应课程开设的由来。课程于2014年正式开设,同年录制的6讲视频于爱课程上上线,并获得了精品视频公开课的荣誉。之后,编著者也因为承担本课程的教学获得了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首届青年教学名师奖,之后又相继获得了2018年北京市师德先锋、宝钢教师奖,2018年因本课程的影响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获批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课程建设及思政建设的成果先后获邀在2016年和2019年全国仪器类教学研讨会上做了大会主题发言,得到了国内同行的广泛认可,课程也获批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批思政示范课。
    教材同名课程为精品视频公开课,编著者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北京市首届青年教学名师。课程旨在通过全面解读仪器科学发展中的大事件及其对科技文明和科技的推动、对工业发展的促进以及对日常生活中的支撑作用,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帮大家了解并理解仪器科学的内涵、外延与重要地位。

    人类认识世界是从测量开始,测量又是从建立标准开始,因此,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仪器科学的发展历史,从这条主线来展示仪器科学的内涵与外延,一定能够展示出仪器科学的飒爽英姿,也一定能够展示出仪器科学的欣欣向荣。 全书共分10章,章绪论对仪器科学与科技文明的基本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介绍;第2章对中西方科技文明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概述,旨在启发大家思考中西方科技文明的特点和差异,并对世界优选化之后未来科技文明的发展能够有所思考;第3章和第4章旨在展示基础科学研究中,仪器科学发挥出的举足轻重的作用,第3章落脚点在数、理、化发展中的仪器科学,第4章则以天、地、生发展为切入点,触摸其中仪器科学婀娜的身影;第5章到第8章重在从工程科技的角度来感悟仪器科学的重要作用,第5章阐述仪器科学与能源、动力及矿业工程的联系,第6章介绍仪器科学与机械及运载工程的关系,第7章分析了仪器科学与化工、冶金及材料工程发展的关系,第8章将触角延伸到了蓝色的海洋,简要论述了仪器科学与海洋技术发展的关系;第9章讲视角拉回到我们身边,来感受一下,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仪器是如何深刻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的,以医疗、环境、交通、食品为例,展现仪器科学的重要作用;章则尝试回答三个问题:仪器科学为什么无处不在?仪器科学为什么不露锋芒?仪器科学为什么未来可期?借用大名鼎鼎的“灵魂三问”来提出这三个问题,进而给出自己思考和,虽然思考的深度很好有限,难如人意,但是重要的是走出了这一步,抛出了问题,大家可以去思考,思考的人多了,自然离的也就近了。 本课程全部内容面向仪器类专业的话,可以作为仪器类专业的导论课程;面向专业的及以上学生,核心章节部分摘录出来,可以作为通识类课程开设;面向中小学生及社会大众,学科发展史及支撑各学科发展的内容梳理出来后,可以作为普及仪器科学科地和重要的科普类课程。

    科学技术的突破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动力,仪器科学则是科学技术突破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仪器科学的内涵与特点缺乏清晰地认识,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存在感也并不是很强。


    编著者长期从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面向仪器类专业的学生开展了多年导论课程的教学,也长期面向社会大众及高等学校非仪器类专业的学生开展过与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相关的科普工作,正是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逐渐意识到:如果能够从仪器科学和科技文明的发展历史角度来介绍学科及对应专业的内涵、外延、地位及重要,大家将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仪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脉络,对于其中关键概念和技术的理解也将更为清楚和透彻,这就是《仪器科学与科技文明》书名及相应课程开设的由来。课程于2014年正式开设,同年录制的6讲视频于爱课程上上线,并获得了精品视频公开课的荣誉。之后,编著者也因为承担本课程的教学获得了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首届青年教学名师奖,之后又相继获得了2018年北京市师德先锋、宝钢教师奖,2018年因本课程的影响被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获批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课程建设及思政建设的成果先后获邀在2016年和2019年全国仪器类教学研讨会上做了大会主题发言,得到了国内同行的广泛认可,课程也获批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批思政示范课。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