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资本论9787500861652中国工人出版社
    • 作者: (德)卡尔·马克思著著 | (德)卡尔·马克思著编 | (德)卡尔·马克思著译 | (德)卡尔·马克思著绘
    •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0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德)卡尔·马克思著著| (德)卡尔·马克思著编| (德)卡尔·马克思著译| (德)卡尔·马克思著绘
    •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0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5-10-01
    • 字数:380000
    • 页数:368
    • 开本:16开
    • ISBN:9787500861652
    • 版权提供:中国工人出版社
    • 作者:(德)卡尔·马克思著
    • 著:(德)卡尔·马克思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38.00
    • ISBN:9787500861652
    •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5-10-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5-10
    • 页数:368
    • 外部编号:8611336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商品和货币



    章 商品和货币
    节 商品003
    什么是商品003
    商品的二因素004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决定商品的二因素009
    价值形式011
    第二节 货币的职其转化为资本018
    货币职能之一:价值尺度018
    货币职能之二:流通手段019
    货币职能之三:贮藏手段021
    货币职能之四:支付手段021
    货币职能之五:世界货币0
    货币转化为资本0

    第二章 剩余价值的生产
    节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027
    劳动过程的三要素及其特点027
    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030
    第二节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033
    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033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标准035
    第三节 剩余价值率036
    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036
    计算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037
    第四节 工作日040
    工作日的概念及其构成040
    为什么说工作日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041
    工作日的界限与界限042
    第五节 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045
    决定剩余价值量的个规律045
    决定剩余价值量的第二个规律046
    决定剩余价值量的第三个规律047

    第三章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阶段
    节 相对剩余价值051
    什么是相对剩余价值051
    相对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简单联系和区别052
    如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053
    什么是超额剩余价值055
    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简单比较057
    第二节 协作阶段058
    何为协作058
    协作的作用060
    协作规模的大小取决于什么062
    第三节 工场手工业阶段063
    工场手工业的二重起源063
    工场手工业生产的优势065
    工场手工业的两种基本形式065
    对工场手工业分工的评价066
    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分工068
    工场手工业的质069
    第四节 机器大工业阶段070
    机器与手工工具070
    机器的价值向产品转移074
    机器生产的影响077

    第四章 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节 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083
    生产劳动的概念083
    剩余价值生产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084
    第二节 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086
    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相对量变化取决因素087
    三因素之间的组合及其规律087

    第五章 工 资
    节 工资的本质095
    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095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是怎样转化为工资的096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必然097
    第二节 工资的两种基本形式098
    计时工资099
    计时工资的特点101
    计件工资101
    计件工资的特点102
    第三节 工资的国民差异103
    考察各国工资水平应该考虑的因素103
    价值规律在国际上的应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05
    发达工人名义工资高的秘密105

    第六章 资本的积累过程
    节 资本积累的两个定条件109
    资本家卖掉自己的商品并完成货币到资本的转化109
    资本家是剩余价值的所有者110
    第二节 简单产111
    何为产过程111
    资本的产112
    第三节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114
    资本积累和扩大产114
    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占有规律117
    资本家是靠“节欲”积累资本的?118
    决定剩余价值积累量的几种情况121
    第四节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124
    资本构成与资本有机构成124
    资本构成不变,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125
    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126
    资本积累与相对过剩人口128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形式131
    积累的一般规律132
    第五节 原始积累133
    原始积累的秘密133
    对农村居民土地的剥夺135
    15世纪末以来惩治被剥夺者的血腥136
    租地农场主的产生137
    农业对工业的反作用138
    工业资本家的产生139
    积累的历史趋势140

    第七章  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节 货币资本的循环145
    阶段:G―W146
    生产资本的职能147
    第三阶段:W′―G′148
    总循环149
    第二节 生产资本的循环150
    生产资本循环的概念和特征150
    简单产151
    积累和扩大规模的产152
    货币积累153
    准备金153
    第三节 商品资本的循环154
    商品资本循环表明了生产与消费的内在联系154
    商品资本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有明显的区别155
    第四节 产业资本的总循环156
    产业资本循环三种形式的区别156
    产业资本的循环是三种循环的统一157
    产业资本循环需要具备的条件157
    第五节 流通时间和费用159
    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159
    流通费用162

    第八章 资本周转
    节 资本的周转与形式167
    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167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168
    第二节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172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172
    周转的周期173
    第三节 劳动期间175
    劳动期间的概念及引起其差别的原因175
    劳动期间差别的影响176
    劳动期间的差别对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的影响176
    劳动期间的缩短和预付资本量的关系178
    第四节 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178
    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劳动期间)179
    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差别对资本周转的影响180
    生产资料的储备对资本周转所产生的影响181
    流通时间182
    第五节 周转时间与可变资本184
    资本周转时间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184
    年剩余价值率186
    可变资本周转对社会生产的影响187

    第九章 社会总资本的产和流通
    节 导言191
    研究的对象191
    货币资本的作用193
    第二节 简单产194
    社会总资本运动的起点、形式以及内容195
    社会生产的两个部类196
    两个部类之间的交换198
    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199
    第三节 积累和扩大产201
    第Ⅰ部类的积累203
    第Ⅱ部类的积累205
    第十章  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
    节 成本价格和利润209
    成本价格是所费资本价值的转化形式209
    成本价格掩盖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210
    成本价格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212
    第二节 利润率212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213
    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的原因214
    利润率214
    第三节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215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216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联系与区别216
    利润率是直接影响资本家获利的重要指标217
    第四节 不变资本和价格变动219
    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219
    价格变动的影响222

    十章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节 不同生产部门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227
    不同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差别对利润率的影响227
    资本周转时间的不同导致的利润的差别0
    第二节 一般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0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1
    利润率平均化是资本本的要求
    生产价格的形成4
    第三节 平均利润形成与市场
    平均利润的形成进一步掩盖了剥削的本质
    竞争使利润平均化
    商品按价值交换先于按生产价格交换
    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市场价值241
    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生产价格244
    超额利润245

    第十二章 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节 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本身249
    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及其产生的原因249
    利润率下降规律在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251
    利润率的下降和利润量的增加253
    商品价格的下降和商品利润量的增加254
    第二节 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各种因素256
    劳动剥削程度的提高257
    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258
    不变资本各要素变得便宜258
    相对过剩人口259
    对外贸易259
    股份资本的增加261
    第三节 利润率下降规律的作用引起的各种矛盾261
    利润率下降激发了剩余价值生产和实现的矛盾261
    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的263
    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264

    第十三章  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
    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
    节 商品经营资本269
    商业资本是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269
    商品经营资本运动形式的特征270
    商品经营资本形成的条件272
    商品经营资本的作用273
    第二节 商业利润275
    商业利润的来源及其实现方式275
    商业资本家参与利润平均化对生产价格的影响277
    商业流通费用的补偿278
    商业劳动的特点281
    第三节 商业资本的周转与价格283
    商业资本周转的特点283
    商业资本周转的作用285
    商业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价格的影响287
    第四节 货币经营资本287
    货币经营资本的本质与职能288
    货币经营资本的产生和发展288
    货币经营资本的作用289

    第十四章  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
    节 生息资本293
    生息资本的概念与形成293
    生息资本是一种特别的商品294
    生息资本的独特的运动形式295
    生息资本的特征296
    利息的概念与本质297
    第二节 利润和利息率299
    利息和利润的关系300
    利息率的特点301
    利息和企业主收入301
    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的后果303
    第三节 信用305
    商业信用305
    银行信用306
    信用在生产中的作用307
    信用的二重309
    第四节 银行资本的组成部分310
    银行资本的组成310
    虚拟资本的主要形式311
    从来源上探究银行资本314
    第五节 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315
    生息资本与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315
    商业信用与现实资本的关系316
    借贷货币资本与现实资本的关系316
    第六节 流通手段与贵金属317
    银行券的流通规律318
    贵金属在各国之间流动318
    金银是社会财富的代表319
    汇兑率319

    第十五章  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
    节 导论3
    土地所有权的形成3
    土地所有权的特征324
    第二节 地租325
    地租不同于租金325
    地租的形态326
    第三节 级差地租327
    级差地租的形成327
    级差地租的一般特点329
    级差地租的形式330
    第四节 地租、建筑地段地租和矿山地租332
    地租332
    建筑地段地租和矿山地租334
    第五节 土地价格336
    土地有价格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336
    为什么土地价格有提高的趋势337

    第十六章  各种收入及其源泉
    节 三位一体的公式341
    三位一体公式的荒谬体现在哪里341
    三位一体公式的实质343
    三位一体公式完成了资本拜物教344
    斯密教条345
    第二节 生产方式的特征347
    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的历史347
    生产方式的特征348

    邵新顺,于南开大学,法学博士,广东省马克思主义学会会员。现任职于广东省肇庆学院,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意识形态社会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主持、参与省部级、市厅级课题多项,发表10余篇。 卡尔·马克思(1818—1883),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理论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和无产阶级的精神,对当代世界影响的几位重要人物之一。一生著述甚丰,《资本论》和《宣言》是其代表作。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极其著名,他据此认为几千年以来,人类发展大的矛盾就在于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掠夺。时至今日,他的诸多观点仍在影响着世界政冶和经济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