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商品库存有限,请在下单后15分钟之内支付完成,手慢无哦!
100%刮中券,最高50元无敌券,券有效期7天
活动自2017年6月2日上线,敬请关注云钻刮券活动规则更新。
如活动受政府机关指令需要停止举办的,或活动遭受严重网络攻击需暂停举办的,或者系统故障导致的其它意外问题,苏宁无需为此承担赔偿或者进行补偿。
全新正版闪速前进:后电影文论选9787532187294上海文艺出版社
¥ ×1
总序 编者导言|重建电影研究:从“后理论”到“后电影” 弗朗西斯科?卡塞蒂 后电影时代的电影存续 珍妮特?哈伯德 离心电影导论 史蒂文?沙维罗 后连续 后电影情动 分裂原子:后电影声音和视觉的表达 肖恩?丹森 疯狂摄影机、不相关影像和后电影情动的后感知中介 帕特里夏?皮斯特斯 闪速前进:未来就是现在 安德烈亚斯?苏德曼 子弹时间与后电影时间的中介 塞尔吉?桑切斯 走向非时间影像:数字时代的德勒兹笔记 戴维?兰博 错误影像:论记忆的技术 比利?史蒂文森 后电影的场所:趋向基础结构主义诗学 托马斯?埃尔塞瑟 媒介考古学:过时的诗学 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 艺术与媒介的无考古学与变体学是为何以及如何丰富电影研究的 特蕾丝?格里沙姆 等 《灵动:鬼影实录》与《灵动:鬼影实录2》中的后电影 肖恩?丹森 等 后连续、非理摄影机、关于3D的思考 参考文献 大都会文献翻译小组
作者 帕特里夏?皮斯特斯(Patricia Pisters),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媒体文化和电影研究专业教授,荷兰皇家科学院、荷兰皇家科学与人文学会、欧洲科学院成员。她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于电影哲学、影像本体论、银幕文化的政治等,代表作品有《视觉文化的基体:与德勒兹探讨电影理论》《神经-影像:德勒兹电影哲学与数字银幕文化》等。 丛书主编 李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制片人,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理论、图像哲学与电影史,著有《目光的伦理》《迷影文化史》等。 本书主编 陈瑜,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影理论与批评,著有《电影悬念的叙事分析》等。
本书精选了西方电影研究学者、媒介研究学者关于“后电影”的15篇代表,探讨了21世纪的后电影如何帮塑和映新的情感形式,丰富了对于21世纪电影新形态和新问题的研究。本书是一本内容丰富、论述详实的汇编著作,编者从形式的转变、情感与感觉、技术对叙事的影响、批评与反思几个角度,展现了后电影理论研究的面貌,不仅有严谨深刻的理论阐释,还以数部电影、游戏为分析案例,印了作者的观点,也了可读和趣味。
直面“电影之死”困境,寻觅数字时代的电影本质 当数字时代来临,电影的形态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们不再局限于在电影院的黑暗之中观看影片;电影出现在银幕之外的媒介上,而影像本身成了便携的、开放的、可编辑的视频;在每一台电视、手机、电脑、iPad上,任何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观看和剪辑电影。 数字技术更是直接改变了电影的本质——《黑客帝国》呈现了主角躲避子弹的慢动作,家用摄像机可以拍摄出《灵动:鬼影实录》系列电影,《变形金刚》《星际穿越》等大片层出不穷,电影制作者甚至能使用3D建模技术“制作”出一部电影。 透视后电影的理论建构,剖析后电影之视域局限 这是黑暗的消失、观影的消亡?还是电影的再造与新生? 倘若既往的电影理论,无法再解释和分析当今的电影、动作电影,我们该如何理解电影、研究电影? 在德勒兹的时间-影像、运动-影像之后,影像的形态是什么? 身居所谓的后电影时代,视觉和声音的表达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电影应当如何适应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与风格?
亲,大宗购物请点击企业用户渠道>小苏的服务会更贴心!
亲,很抱歉,您购买的宝贝销售异常火爆让小苏措手不及,请稍后再试~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