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环境异味污染分析与控制9787030753618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刘杰民[等]著著 | 刘杰民[等]著编 | 刘杰民[等]著译 | 刘杰民[等]著绘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4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刘杰民[等]著著| 刘杰民[等]著编| 刘杰民[等]著译| 刘杰民[等]著绘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4
    • 版次:1
    • 字数:300000
    • 页数:168
    • 开本:B5
    • ISBN:9787030753618
    • 版权提供:科学出版社
    • 作者:刘杰民[等]著
    • 著:刘杰民[等]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暂无
    • 定价:98.00
    • ISBN:9787030753618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开本:B5
    • 印刷时间:暂无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23-04
    • 页数:168
    • 外部编号:12525569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目录

    前言

    章 绪论 1

    1.1 异味污染的基础概念 1

    1.2 异味污染的危害 2

    1.2.1 异味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危害 2

    1.2.2 异味污染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危害 4

    1.. 异味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

    1.3 异味污染的特点 5

    1.4 异味污染的研究发展历程 5

    参考文献 8

    第2章 异味污染的来源与分类 9

    2.1 异味污染的来源 9

    2.1.1 自然污染源 9

    2.1.2 人为污染源 9

    2.2 异味特征的分类 12

    2.2.1 直接比较描述法 13

    2.2.2 气味轮图法 13

    . 异味物质的分类 17

    参考文献 19

    第3章 异味样品的采集与前处理 20

    3.1 异味样品采集方案 20

    3.1.1 采样目的 20

    3.1.2 背景调查与资料收集 20

    3.1.3 有组织排放源采样点的布设 21

    3.1.4 无组织排放源采样点的布设 22

    3.1.5 环境空气采样点的布设 24

    3.1.6 采样时间与频次 26

    3.2 异味样品采集方法 26

    3.2.1 直接采样法 26

    3.2.2 富集采样法 29

    3.3 异味采样的仪器装置 33

    3.4 异味样品的运输与保存 34

    3.5 异味样品的前处理 34

    3.5.1 直接采集样品的前处理 34

    3.5.2 溶液吸收样品的前处理 35

    3.5.3 吸附型填充柱采集样品的前处理 35

    3.5.4 反应型填充柱采集样品的前处理 36

    参考文献 36

    第4章 异味污染感官分析 38

    4.1 嗅觉感知基本原理 38

    4.2 异味感官分析基础知识 40

    4.2.1 嗅觉阈值 41

    4.2.2 嗅觉疲劳与嗅觉适应 41

    4.3 嗅觉分析指标体系 42

    4.3.1 强度 42

    4.3.2 厌恶度 43

    4.3.3 频率 43

    4.3.4 持续时间 43

    4.3.5 位置 44

    4.4 异味强度 44

    4.4.1 阶段法 44

    4.4.2 参考基准法 46

    4.5 异味浓度 47

    4.5.1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48

    4.5.2 动态稀释嗅辨仪法 50

    4.6 嗅觉阈值 55

    4.7 愉悦度 56

    4.8 气味可接受度 56

    4.9 气味不满意率 57

    参考文献 57

    第5章 异味污染仪器分析 59

    5.1 气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59

    5.1.1 气相色谱法 59

    5.1.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65

    5.2 气相色谱-嗅觉仪法 66

    5.3 高效液相色谱法 67

    5.4 分光光度法 69

    5.5 质子转移反应质谱法 70

    5.6 气体传感器检测法 71

    5.7 常见异味物质的仪器分析方法 74

    5.7.1 挥发有机异味物质 74

    5.7.2 氨与脂肪胺 78

    5.7.3 含硫异味物质 80

    5.7.4 挥发脂肪醛 81

    参考文献 82

    第6章 异味污染扩散评价技术 83

    6.1 异味污染扩散的基本理论 83

    6.1.1 大气层结构 83

    6.1.2 主要气象要素 83

    6.1.3 大气稳定度 86

    6.1.4 大气湍流 87

    6.2 高斯扩散模式 88

    6.2.1 高斯扩散模式的基本设 88

    6.2.2 空间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89

    6.. 高架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90

    6.2.4 地面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91

    6.2.5 污染物浓度的计算 91

    6.2.6 高斯扩散模式的适用范围 94

    6.3 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扩散模式 95

    6.3.1 封闭型扩散模式 95

    6.3.2 熏烟型扩散模式 95

    6.4 面源污染物扩散模式 96

    6.4.1 简化为点源模式 97

    6.4.2 窄烟流扩散模式 98

    6.5 异味污染扩散模型 99

    6.5.1 AERMOD模型 99

    6.5.2 ADMS 模型 99

    6.5.3 CALPUFF模型 100

    6.5.4 AUSTAL模型 100

    6.5.5 ModOdor模型 100

    6.6 峰均值因子与AODM模型 101

    6.6.1 峰均值因子 101

    6.6.2 AODM模型 102

    参考文献 103

    第7章 异味污染管理控制政策与标准 105

    7.1 异味污染管理控制政策标准制定方法 105

    7.2 欧洲异味污染管理控制政策与标准 108

    7.2.1 英国 108

    7.2.2 德国 109

    7.. 奥地利 109

    7.2.4 意大利 110

    7.2.5 法国 111

    7.2.6 荷兰 112

    7.3 美洲异味污染管理控制政策与标准 113

    7.3.1 美国 113

    7.3.2 加拿大 113

    7.4 亚洲异味污染管理控制政策与标准 114

    7.4.1 中国 114

    7.4.2 日本 117

    7.4.3 韩国 119

    7.5 大洋洲异味污染管理控制政策与标准 119

    7.5.1 澳大利亚 119

    7.5.2 新西兰 120

    参考文献 120

    第8章 异味污染净化控制技术 122

    8.1 吸收法 122

    8.1.1 吸收过程 122

    8.1.2 吸收理论 124

    8.1.3 吸收速率方程 124

    8.1.4 吸收塔 126

    8.2 吸附法 127

    8.2.1 吸附原理 127

    8.2.2 吸附平衡 130

    8.. 吸附等温线 131

    8.2.4 吸附剂 138

    8.3 燃烧法 139

    8.3.1 直接燃烧法 139

    8.3.2 热力燃烧法 140

    8.3.3 催化燃烧法 140

    8.4 催化法 141

    8.4.1 催化原理 141

    8.4.2 催化剂 143

    8.5 生物法 145

    8.5.1 生物法基本原理 145

    8.5.2 生物法处理工艺 145

    8.6 等离子体法 146

    8.6.1 等离子体法基本原理 146

    8.6.2 等离子体技类型 147

    8.7 高级氧化法 147

    8.7.1 臭氧氧化法 148

    8.7.2 芬顿氧化法 148

    8.7.3 过硫酸盐氧化法 149

    参考文献 149

    附录 151

    异味污染是一种常见的大气环境污染,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和活质量。我国生态环境部统据表明,2018年~2020年异味污染投诉举报案件年均超过10万件,占全部环境问题投诉举报件数的20.8%~22.1%,是当前公众反映不错烈的环境问题之一。2021年11月,《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印发实施,指出要加大恶臭异味等治理力度。我国在异味污染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现有的相关书籍系统较弱、知识体系不完整。因此,编写一本系统阐述异味污染分析控制技术的专业书籍,可以作为相关领域科研人员的参考书和的授课教材,对提升我国异味污染分析控制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共8章,按照异味污染的分类方法、分析技术、管理控制和净化控制的流程来组织章节。章绪论,介绍异味污染的概念与研究发展历程。第二章介绍异味污染的来源类型与分类方法。第三章介绍不同类型异味污染物的采集与前处理方法。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从感官分析和仪器分析的角度介绍异味污染的分析评价技术。第六章介绍了异味污染的扩散模式与扩散模型。第七章介绍异味污染管理控制的政策与标准。第八章介绍异味污染净化控制技术。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