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兴化访垛9787559201140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作者: 李明著著 | 李明著编 | 李明著译 | 李明著绘
    • 出版社: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4-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李明著著| 李明著编| 李明著译| 李明著绘
    • 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4-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8-08-01
    • 字数:229000
    • 页数:236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559201140
    • 版权提供: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作者:李明著
    • 著:李明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88.00
    • ISBN:9787559201140
    • 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2018-08-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7-04-01
    • 页数:236
    • 外部编号:933762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主编寄语苑利/001
    序言李明/001
    里下河和“锅底洼”/001
    垛田旁的村庄/015
    垛田起源的传说和考/031
    “三十六垛”和“七十二舍”/043
    “五湖八荡”的传说/059
    “蔬菜之乡”与兴化香葱/071
    舌尖上的龙香芋/083
    垛田上的油菜花/095
    垛田上的万寿菊/113
    垛田景色和“昭阳十二景”/1
    戽水/141
    罱泥、扒苲和搌水草/149
    兴化的水文化/163乡的船/183
    兴化的庙会/199
    外来移民与“洪武赶散”/213
    兴化方言/2
    后记/5

    李明,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兴化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昭阳、楚水,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兴化所处的地理位置,是被称为“锅底洼”的里下河地区中央蕞低洼的地方,平均高程仅1.8米,是名副其实的“洼中之洼”。由于兴化所处的里下河平原地势低洼,历多有遇水先淹、无水先旱的记载。面对这样的生存困境,勤劳勇敢的兴化先民在对抗洪水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在沼泽高地之处垒土成垛,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垛田生产知识和经验,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与环境高度协调的垛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2013年5月,“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作为沼泽洼地土地利用模式的典范入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当时江苏独一入选的项目。2014年4月,“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又顺利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

      作者李明教授曾经多次带领学生前往兴化调研,对兴化垛田形成的自然、历史原因进行考,对垛田农耕技术进行挖掘,对兴化的水乡文化、饮食文化进行探讨,并将调研经过和结果着成本书。


      *洼中之洼,洪水走廊,遇水先淹、无水先旱,是兴化昔日的历史印记。

      *湖荡浮岛、轻舟穿雾、龙芋飘香、千垛菜花,是兴化如今的景象。

      *讲述兴化百姓如何在对抗洪水的过程中垒土成垛,将茫茫大泽变成世外桃源。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丛书。

      作为北方人对南方的水乡泽国总难免有些羡慕,时常幻想着烟雨楼阁、港汊纵横、小舟穿行的唯美画面,然而那些过度开发的园林、古镇已是人群涌动、摩肩接踵,想要体会水乡文化不如到乡下。兴化是好地方!不精,只需匆匆翻开本书,百余张出自王少岳、朱宜华等知名摄影家的彩照就可以带给您较为直观地感受,无论是航拍中兴化河网密布、港汊纵横、水陆交错的震撼场景,还是朝阳初升、晨雾未散,小舟轻摇穿过一片黄花时的唯美意象,兴化都会令您心生感慨——怎么美得如同世外仙境……

      有趣的是兴化的自然环境在历并不总是优势条件——兴化所处的地理位置,是被称为“锅底洼”的里下河地区中央蕞低洼的地方,因此历多有遇水先淹、无水先旱的记载。这一点作者在一开篇就点了出来。从而不禁使人诞生疑问,兴化百姓如何在对抗洪水的过程中垒土成垛,将茫茫大泽变成世外桃源的呢?作者没有说教式的解答,而是将放在历史传说和故事中,放在村落调查中那些不规则的街道中,很学术却不学究,是这本书的风格,也是“寻找桃花源”整套丛书的风格。

      垛田上种什么呢?龙芋飘香、菜花金黄、万寿菊多彩绚丽,这大概是中国重要农业遗产里蕞值得一看的农业景观之一了,如果说哈尼梯田灌水后如调色板一般的色彩变化是壮丽奇幻的,垛田的景观则很好的融合在水中,融合在晨雾中,融合在渔歌和小船轻摇中……

      作为游览地,尤其是农业文化遗产游览地,兴化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值得读着细细品味,从历史地名的角度,作者解读了兴化的缸顾、三十六访、七十二垛,五湖八荡,在中国民间传说中,三十六、七十二等常常不是确数,如今自然也数不出来、查不翔实,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探索它们背后的传奇故事,有来自水乡神话的浪漫,也有战争留下的传说。围绕着兴化水文化衍生的一些庙会、船文化和来自水乡的吴侬软语为本书平添了不少神秘色彩,也是本书一大蕞值得品味的一部分。

      兴化访垛这本书,不仅是带您走进了农业遗产地,而是走进了整个水乡文化。
     

    “寻找桃花源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地之旅丛书”是一套看到后让人爱不释手,读起来让人赏心悦目,闭目回想让人思绪万千的田野手记体丛书。她的每一册都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连缀而成。通过这些小故事,她会让你惊奇地发现,怎么一个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居然会有如此高超的智慧,看似落后的传统农业居然会积累下如此丰富的农耕经验,而这些貌似“简单”的农业生产知识与技术背后,居然会蕴藏着如此前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时她的完美甚至会使你惊诧——怎么好像无论如何都不搭界的民间歌舞、传统小戏、乡土仪式,甚至是随口说出的民间传说,都会与农业生产发生如此密切的关联,并成为传统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农业生态系统。本书能够通过田园牧歌般的描写,将这些支撑着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的秘密发掘出来,并让作者们家告诉大家。 李明著的《兴化访垛》为这套丛书的其中一本。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