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新时期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研究9787010171722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陈淑琼著 | 陈淑琼编 | 陈淑琼译 | 陈淑琼绘
    • 出版社: 延边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淑琼著| 陈淑琼编| 陈淑琼译| 陈淑琼绘
    • 出版社:延边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12-01
    • 字数:300千字
    • 页数:327
    • 开本:大32开
    • ISBN:9787010171722
    • 版权提供:延边人民出版社
    • 作者:陈淑琼
    • 著:陈淑琼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1
    • 定价:52.00
    • ISBN:9787010171722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开本:大32开
    • 印刷时间:2016-12-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4-12-01
    • 页数:327
    • 外部编号:9000380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导论
    章 新时期农地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和背景
    节 农地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农地制度理论
    二、列宁、斯大林农地制度理论
    三、改革开放前中人农地制度理论
    四、马克思主义农地制度理论的启示
    第二节 农地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土地改革时期:农民土地所有制(1949一1952)
    二、农村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时期:农地集体所有制(1953—1978)
    三、人民公社时期农地制度分析
    四、改革开放前新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
    第二章 新时期农地制度改革的外部借鉴
    节 美国的农地制度模式
    一、美国农地制度变迁
    二、美国的农场经营
    三、美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启示
    第二节 日本的农地制度模式
    一、日本农地制度变迁
    二、中日农地制度的比较
    三、日本农地制度变迁的启示
    第三节 俄罗斯的农地制度模式
    一、俄罗斯农地制度变迁
    二、俄罗斯农地制度变迁的启示
    第四节 台湾地区的农地制度模式
    一、台湾地区农地制度变迁
    二、台湾地区农地制度变迁的启示
    第五节 农地制度改革的外部借鉴
    一、农地制度改革的总体经验
    二、农地制度改革的具体经验
    三、在农地制度改革中的作用
    第三章 新时期农地制度改革的内容和特点
    节 农地制度改革的框架体系
    一、改革的时机
    二、改革的动因
    三、改革的目标
    四、改革的形式
    第二节 农地制度改革的历史演进
    一、突破传统体制逐步确立家庭承包制(1978—1983)
    二、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和农地流转的探索(1984—2002)
    三、法律保障农民土地权益,规范农地流转(2002一)
    第三节 农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
    一、农地产权制度
    二、农地管理制度
    三、农地流转制度
    四、农地征收征用制度
    第四节 农地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
    一、诱致与强制的结合
    二、意识形态和农民认知的互动
    三、渐进式的制度变迁
    四、效率与公平的博弈
    第四章 广东省揭阳市农地制度改革的实研究
    节 对调研情况的说明
    一、调研区域概况
    二、调研样本概况
    三、样本农户基本情况
    第二节 农地制度问题的实研究
    一、关于农地产权的实研究
    二、关于农地流转的实研究
    三、关于农地征用的实研究
    第五章 新时期农地制度改革的评价与对策
    节 农地制度改革的评价
    一、农地制度改革的成效
    二、农地制度改革的经验
    三、农地制度改革的局限
    第二节 农地制度创新的对策
    一、农地使用模式的探索
    二、农地制度创新的原则
    三、农地制度创新的思路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附录农地制度调查表
    后记

    陈淑琼,中山大学法学博士,现任教于中山大学马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中国农村土地问题研究。主持广东省教育厅课题和中山大学课题3项,参加社科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广东省教育厅课题和岭南会课题项目项。在学术刊物发表学术30余篇、教学10余篇。获广东省教育厅很好教学片一等奖1项、广东省教育厅很好教案一等奖1项。

    本书运用发展经济史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探讨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农地制度改革问题。书稿系统介绍了靠前外农地制度理论,在总结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中国台湾地区等发达和地区农地制度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从农地产权制度、经营与市场流转制度、农地收益分配制度、农地管理制度和在农地制度改革中的作用五方面分析了我国农地制度的得失,并以广东揭阳4县(区、市)为例,进行了实研究。在综合分析农地制度改革的历史功绩、重要经验、现实状况、存在问题和实研究的基础上,出了阶段我国农地制度的创新原则和思路。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