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法律隐喻学978730057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 刘风景著著 | 刘风景著编 | 刘风景著译 | 刘风景著绘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1-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刘风景著著| 刘风景著编| 刘风景著译| 刘风景著绘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6-11-01
    • 字数:223000
    • 页数:222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300235776
    • 版权提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作者:刘风景著
    • 著:刘风景著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1
    • 定价:42.00
    • ISBN:9787300235776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2016-11-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5-01-01
    • 页数:222
    • 外部编号:8864996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编 总论
    章 法律隐喻一般理论
    第二编 法的本体
    第2章 法律原则的窗户隐喻
    第三编 法的创制
    第3章 隐喻
    第4章 包裹
    第四编 法的实施
    第5章 “刀把子”的含义
    第6章 司法案例间的“家族相似”
    第7章 正义**像的司法喻意
    第五编 法律文化
    第8章 法律移植
    第9章 拟人法律观
    0章 “手”之法意
    1章 颜色的法律隐喻

    刘风景,1965年生,辽宁省大连市人,员。2000年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理专业,获法学博士。现为华东政学律方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理学会理事,中国学会理事,2010年新世纪人才。研究方向为学理、法律方法和学。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中外法学》《环球律评》等杂志上发表五十多篇。

    评论

    法律隐喻是法学家们从学科当中吸收理论营 养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有效研究工具。刘风景所著的《 法律隐喻学》沿着法律隐喻总论、法的本体、法的创 制、法的实施、法律文化这一理论脉络展开论述,力 图在法理学的框架内培植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术板块 ,为构建法律隐喻学而添砖加瓦。法律隐喻学的构建 与完善,既具有填补理论研究空白的作用,还具有多 方面的学术价值:提供崭新的法学范式,法律探源的 可靠进路,法学分析的崭新视角,中华法学的深层契 合,法学研究的科际整合。此外,法律隐喻还有着突 出的实践意义:在加强民主法治的前提下,法律隐喻 是一种有用的话语形式;具有强烈美感的法律隐喻有 于社会成员认同和接受法律。

    刘风景所著的《法律隐喻学》的重心是对法律隐喻进行概念的界定。从法学方法的角度提出:法律隐喻学的一般理论需要探究法律隐喻的概念、功以工作机制等主要问题。在概念上,法律隐喻是法学家为了理解或解释某一法律问题(本体)而借用领域的概念(喻体),以实现从知识领域到法律领域的意义转换的思维活动,是法学中常用的定义方式和认知方法。法律隐喻以类比推理为基础,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各种法律现象的有效方法,还有于培育公众的尊法情怀,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彰显对人的尊重。运用法律隐喻时,须认识事物本质,了解其工作机制。

    刘风景所著的《法律隐喻学》的重心是对法律隐喻进行概念的界定。从法学方法的角度提出:法律隐喻学的一般理论需要探究法律隐喻的概念、功以工作机制等主要问题。在概念上,法律隐喻是法学家为了理解或解释某一法律问题(本体)而借用领域的概念(喻体),以实现从知识领域到法律领域的意义转换的思维活动,是法学中常用的定义方式和认知方法。法律隐喻以类比推理为基础,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各种法律现象的有效方法,还有于培育公众的尊法情怀,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彰显对人的尊重。运用法律隐喻时,须认识事物本质,了解其工作机制。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