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犯罪功能论9787010096964人民出版社
    • 作者: 刘建宏著著 | 刘建宏著编 | 刘建宏著译 | 刘建宏著绘
    • 出版社: 延边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05-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刘建宏著著| 刘建宏著编| 刘建宏著译| 刘建宏著绘
    • 出版社:延边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05-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1-07-01
    • 字数:280000.0
    • 页数:262
    • 开本:16开
    • ISBN:9787010096964
    • 版权提供:延边人民出版社
    • 作者:刘建宏著
    • 著:刘建宏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36.00
    • ISBN:9787010096964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开本:16开
    • 印刷时间:2011-07-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0-05-01
    • 页数:262
    • 外部编号:6913382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避免历史的遗憾——发展犯罪功能研究的视角(代序)
    章 导言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计划
    第二章 文献回顾
     一、迪尔凯姆(Durkheim)的理论
     二、恐惧感研究
     三、社会团结研究
      1.迪尔凯姆(Durkheim)的社会理论
      2.社会解体理论
      3.社会控制理论
      4.社会网络途径
     四、本章 小结
    第三章 犯罪功能的理论模型
     一、一般理论模型
     二、犯罪、恐惧感和团结影响犯罪后果
      1.生活质量
      2.社会经济资源水平
      3.人们的亲态度
      4.社会衰退
      5.小结
     三、犯罪和社会团结
     四、恐惧感和团结之间的关系
     五、本章 小结
    第四章 研究方法
     一、数据
     二、分析
     三、操作和说
    第五章 单变量和二变量分析
    第六章 度量模型
     一、区域满意度度量模型
     二、商业稳定度量模型
     三、支持率度量模型
     四、对社会未来乐观态度的度量模型
     五、犯罪的恐惧感度量模型
     六、社会团结度量模型
     七、犯罪度量模型
    第七章 递归模型结果
     一、递归模型测试中的问题
     二、关于犯罪、恐惧感和团结影响满意度的设
     三、关于犯罪、恐惧感和团结影响商业稳定的设
     四、关于犯罪、恐惧感和团结影响对支持率的设
     五、关于犯罪、恐惧感和团结影响社会未来乐观态度的设
     六、犯罪后果设测试小结
    第八章 犯罪影响团结的结论
    第九章 非递归模型
     一、非递归模型的理论探索
     二、模型识别
     三、结果和结论
    第十章 结论和探讨
     一、问题和方法
     二、发现:思想的重塑叭
     三、政策启示
     四、当前研究的局限
     五、展望未来

    刘建宏,靠前犯罪学领域有名学者。1993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之后在美国任教多年,于2002年获终身正教授。2007年起,任澳门大学教授。现任亚洲犯罪学学会会长,西南政学学院院长、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重庆市特聘专家。

    曾在《司法季刊》、《英国犯罪学》、《犯罪学》等靠前很好学术刊物及多种主要靠前杂志和书籍上发表大量著述,并应邀担任多种靠前有名杂志的编委,包括靠前很好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定量犯罪学》(SSCI)编委,《犯罪、法律与社会变迁》(SSCI)、《靠前罪犯矫治与比较犯罪学》(SSCI)专刊特邀编辑及副编辑,《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犯罪学杂志》(SSCI)专刊特邀编辑。目前任《亚洲犯罪学》主编。

    曾获靠前犯罪学会青年学者奖。曾与美国犯罪学学会会长麦斯纳教授及张乐宁教授共获美国科学研究奖,在中国进行犯罪学研究。2006年获美国福布来特学者奖。自2009年起,当选为世界有名学术组织“康拜尔合作组织刑事司法领导委员会”委员。2011年应邀在“犯罪学斯德哥尔摩奖”(又称“犯罪学诺贝尔奖”)颁奖学术会议上作主题发言。在学术活动中为消除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偏颇认识、促进中外学者的合作交流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现代主流犯罪学大多将研究重点集中在犯罪事实和犯罪所涉及的个人的各个层面上。与此不同的是,迪尔凯姆曾提到,研究犯罪的功能或者后果应是犯罪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他的研究则是以宏观层面为着眼点的。尽管现代犯罪学理论研究从迪尔凯姆处借鉴甚多,但这一重要蕴含仍被忽视了。
        《犯罪功能论》中作者提出一个宏观层面的理论模型来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解释恐惧感和社会团结如何影响民众对生活满意度、商业稳定、民众的亲态度和社会衰退程度的评价。第二,解决迪尔凯姆关于犯罪促进社会团结的传统犯罪功能理论与犯罪削弱社会团结的恐惧感理论之间的争论。作者定,暴力犯罪和非暴力犯罪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后果和功能;暴力犯罪引起恐惧感并削弱社会团结,非暴力犯罪则会促进社会团结。第三,解决有关恐惧感和社会团结之间因果关系的争论并提出恐惧感和社会团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以美国城市社区的数据检测笔者所提出的理论模型。
         《犯罪功能论》由刘建宏编著。
        


         犯罪和社会秩序都是刑事法学中亘古不变的话题。传统主流犯罪学大多将研究重点集中在犯罪事实和犯罪所涉及的个人的各个层面。但对犯罪的研究视野需要进一步拓宽,一个要的视角是从整体上来观察和思考犯罪与社会的关系。就犯罪的社会后果而言,其对社会的危害仅仅是犯罪对社会功能的一个方面。早期社会学大师迪尔凯姆(Durkheim)在其著作中开创地提出犯罪有促进社会整合的“正”功能这一命题。这一社会功能论的视角有于全面地研究犯罪对社会体系造成的全部后果。 由刘建宏编著的《犯罪功能论》继承迪尔凯姆(Durkheim)的犯罪功能命题,对其进行概念和逻辑上的扩充和发展,除犯罪的社会整合功能外,作者进一步提出四项功能,即:犯罪对社会结构的影响;犯罪对司法执法状况的影响;犯罪对社会生活综合满意度的影响;犯罪对人们未来社会生活预期的影响。同时,新的犯罪功能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迪尔凯姆(Durkheim)的犯罪功能论现代化,增加“恐惧感”作为与社会整合同等重要的新功能。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