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江南城镇通史:清前期卷9787208144507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 陈国灿主编著 | 陈国灿主编编 | 陈国灿主编译 | 陈国灿主编绘
    • 出版社: 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7-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国灿主编著| 陈国灿主编编| 陈国灿主编译| 陈国灿主编绘
    • 出版社: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7-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5-01
    • 字数:258000
    • 页数:227
    • 开本:小16开
    • ISBN:9787208144507
    • 版权提供:格致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作者:陈国灿主编
    • 著:陈国灿主编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1
    • 定价:59.00
    • ISBN:9787208144507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开本:小16开
    • 印刷时间:2017-05-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6-07-01
    • 页数:227
    • 外部编号:901584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总 论
    绪 言
    章 清前期江南城镇发展概况
    节 社会环境的变化
    一、统治政策的调整
    二、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变动
    第二节 城镇数量与地域格局
    一、城镇数量
    二、城镇发展的地域格局
    第三节 城镇空间形态与结构
    一、城镇空间的紧凑与扩展
    二、城市街区的功能结构
    三、市镇形制及其地理特征
    四、开放的空间:城镇间的联系与城市化演进

    第二章 城镇经济与市场
    节 经济形态及其特点
    一、社会分工和经济群体的变化
    二、城市工商业的兴盛
    三、市镇产业的发展与分化
    四、几点思考
    第二节 市场体系与商品流通
    一、市场类型及其特点
    二、商品流通的活跃

    第三章 城镇人口与社会
    节 城镇人口的增长及其来源
    一、府县城人口
    二、市镇人口
    三、城镇新增人口的来源
    第二节 城镇居民结构
    一、工商业及相关行业人员
    二、行政和军事人员
    三、地主和农民
    第三节 城镇社会关系
    一、商匠争端
    二、土客
    三、官商关系

    第四章 城镇管理与社会救
    节 工商业管理
    一、宽商政策的实施
    二、工商业秩序的规范
    三、民间工商业组织的活跃
    第二节 社会环境治理
    一、整顿治安
    二、引导社会风气
    第三节 社会救与慈善事业
    一、官方救体制
    二、民间救与慈善

    第五章 城镇教育事业与文化生活
    节 教育与科举
    一、教育事业的发达
    二、女教育和大众教育的活跃
    三、科第的兴盛
    第二节 社会思潮与文化风尚
    一、重商思潮的兴盛
    二、市民文化的活跃
    三、奢靡风尚的盛行
    第三节 生活方式与岁时习俗
    一、靡然向奢的衣食住行
    二、淆乱旧制的婚丧礼俗
    三、士庶交融的休闲生活
    四、岁时节日与习俗生活
    余论 清前期江南城镇与区域社会
    一、江南城镇与区域社会演变
    二、江南城镇与跨区域经济交流
    三、江南城镇与世界市场
    四、江南城镇的成熟与局限

    参考文献
    后记

    王日根,1964年生,江苏兴化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闽台研究中心教授,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中国辛亥研究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国社会经济史、东南区域史、海洋史研究,著有《明清海疆政策与中国社会发展》、《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乡土之链:明清会馆与社会变迁》、《福建商帮》等,在《历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刊发表数十篇。主持多项及省部级课题,多次获省市很好科研成果奖。

    陈国灿,1966年生,浙江绍兴人。历史学博士。现为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席专、中国历史研究所所长、人文学院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靠前层次人才,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城市史、江南区域史、海洋历史与文化等领域研究,先后主持多项和省部级项目,出版《宋代江南城市研究》、《南宋城镇史》、《中国古代江南城市化研究》、《江南农村城市化历史研究》、《浙江城镇通史》等专著近20部,在《历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等刊发百余篇。研究成果获浙江省人民社科很好成果一等奖、高校很好科研成果一等奖等20余项。

    清代前期,江南是连接中国与世界市场的活跃地区,在内部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财富迅速积聚的背景下,城镇经济保持了活跃的态势,并日益呈现出外向型的特点;城镇人口数量增大,其社会构成复杂多样;城镇社会管理具有官方与民间相互支持和配合的特点,土著与外来移民间既存在矛盾与,又借于各种自组织形态加以协调,维持了动态的平衡;城镇教育、娱乐、休闲等各类公共事业在官私资本的滋养下,获得较为显著的发展。可以说,清前期的江南城镇在全国具有垂范作用,推动着江南经济与世界的接轨,也将中国传统的文化传播推广到世界各地。但此期江南城镇在渐趋成熟的同时,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固有局限,面临着新的突破与变革。

    本卷就清前期江南城镇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进行系统考察和分析,重点是结合此期社会环境的变化,从经济活动、社会状况、管理体制、文化生活等不同侧面,深入探讨江南城镇的发展状况,揭示其时代特征,总结城镇与区域社会的内在互动关系。 

    陈国灿主编的《江南城镇通史》分为先秦秦汉、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代、清前期、晚清和民国7卷。 本书是其中一册《江南城镇通史(清前期卷)》,本书系统地整理清前期江南地区城镇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和道路,分析不同时期江南城镇的发展形态、区域体系和特点,探讨城镇与区域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