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学经典100句:净土三经9787506075916东方出版社
    • 作者: 陈剑锽著著 | 陈剑锽著编 | 陈剑锽著译 | 陈剑锽著绘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7-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陈剑锽著著| 陈剑锽著编| 陈剑锽著译| 陈剑锽著绘
    •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07-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4-07-01
    • 字数:134千字
    • 页数:134000
    • 开本:32开
    • ISBN:9787506075916
    • 版权提供:东方出版社
    • 作者:陈剑锽著
    • 著:陈剑锽著
    • 装帧:平装
    • 印次:1
    • 定价:38.00
    • ISBN:9787506075916
    •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4-07-01
    • 语种:暂无
    • 出版时间:2014-07-01
    • 页数:134000
    • 外部编号:829211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1【导读】细说净土三经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
    彼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
    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
    彼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
    彼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
    彼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彼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释迦牟尼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娑婆罗。
    诸璎珞中,盛葡萄浆,密以上王。
    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
    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阿弥陀,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如执明镜,自见面像。见彼国土,极妙乐事,心欢喜故,应时即得无生法忍。
    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远观。
    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
    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
    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
    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
    若欲念彼者,当先作此妙华座想。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之。
    诸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心想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是心是。
    想彼者,先当想象,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
    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
    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作金色,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
    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众生,摄取不舍。
    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以见诸故,名念三昧。
    观无量寿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闻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
    见无量寿者,即见十方无量诸,得见无量诸故,诸现前授记。
    但观首相,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此二菩萨,阿弥陀,普化一切。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
    阿弥陀,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
    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
    历事诸,遍十方界,于诸前,次第授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不受持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
    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
    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齐;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
    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
    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
    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一时,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
    今日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净,光颜巍巍,如明镜净,影畅表里。
    今日世尊,住奇特之法;今日世雄,住诸所住;今日世眼,住导师之行;今日世英,住胜之道;今日天尊,行如来之德。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如来正觉,其智难量,多所导御。慧见无碍,无能遏绝。
    有,名世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
    时有国王,闻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
    世自在王,谓法藏比丘:“如所修行,庄严土,汝自当知。”
    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得其妙宝。
    世自在王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刹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
    其心寂静,志无所着,一切世间,无者。
    设我得,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他方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
    国中菩萨,承神力,供养诸。
    国中菩萨,在诸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
    设我得,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
    设我得,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
    设我得,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
    设我得,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
    设我得,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
    设我得,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法藏菩萨今已成,现在西方,去此十万亿刹其世界,名曰安乐。
    无量寿,威神光明,尊,诸光明,所不。
    无量寿,光明显赫,照耀十方,诸国土,莫不闻焉。
    无量寿,寿命长久,不可称计,汝宁知乎?
    彼国土,清净安隐,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
    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愿生其国。
    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此二菩萨,于此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国。
    其钝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不可计,无生法忍。
    语诲,无敢亏负。当求度世,拔断生死,众恶之本。
    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
    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
    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不闻经法,不见

    陈剑锽,高雄市人,台湾地区大学*国文学系学士,香港大学中文系哲学硕士、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国净土思想及宋明学术思想。现任屏东教育大学*国语文学系副教授。著有《圆通道――印光的净土启化》(2002,东大)、《净土或问·导读》(2004,东大),以及学术十余篇。

    净土三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这三部经典是汉传派别——净土宗的思想基础,也是净土宗信众学习、课诵的重要典籍,其「观想念」的易行道,影响汉传十分深远。 陈剑锽编著的《净土三经(学经典100句)》便是对着三部经书的全面解读,对学宗兴趣爱好者具有参考作用。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