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民法典编纂的历史之维9787301281956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 马小红,孙明春编著 | 马小红,孙明春编编 | 马小红,孙明春编译 | 马小红,孙明春编绘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8-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马小红,孙明春编著| 马小红,孙明春编编| 马小红,孙明春编译| 马小红,孙明春编绘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8-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04-01
    • 字数:137000
    • 页数:249
    • 开本:32开
    • ISBN:9787301281956
    • 版权提供: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作者:马小红,孙明春编
    • 著:马小红,孙明春编
    • 装帧:平装-胶订
    • 印次:1
    • 定价:32.00
    • ISBN:9787301281956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开本:32开
    • 印刷时间:2017-04-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6-08-01
    • 页数:249
    • 外部编号:8954728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部分 建构与展望
    民法典编纂应坚持的几项论规则/王 轶 00
    我国民法总则制定中的四个问题(节选)/徐国栋 0
    民事习惯在民事中的地位与价值/蒋传光 0
    作为形式的法律:法典与格律/胡水君 0
    民法典、国民与法律双向建构/田飞龙 0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势中之民法典/姚中秋 0
    第二部分 回顾与反思
    法律史与民法典
    ——波塔利斯、法哲学与拿破仑法典/石佳友 0
    人格权在传统中国的法理依据与哲学根源/张中秋 0
    民国民法的制定:从“会通中西”到“比较”/张 生 0
    法律史研究对民法编纂的意义/邓建鹏 0
    民国民法典编纂及其当下启示/谢冬慧
    从法史角度看民法典编纂/顾文斌
    近代以来民事习惯调查及对民法典编纂的启示/孙明春
    附录:思考与争鸣
    民法典编纂与法史研究反思研讨会会议记录/
    冰火相融:民法典编纂的历史视角与法史研究的破局尝试/孙明春
    中国律评·学术沙龙:民法典编纂与法史研究反思/
    编后记马小红/

    马小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导师;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史与社会高等研究所合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法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讲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华法律文明史等课程。代表著作有:《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回眸:法律史研究在中国》(执行主编)。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北京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法学家》等刊物发表百余篇学术。



    孙明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团委副书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访问学人,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特色镇发展战略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为法理学、法史学与法律文化。

    2015年3月,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编纂民法典。众所周知,自清末变法以来,我国基本上采纳了大陆法系的框架,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以民法典的编纂为重要标志。民法典不仅是社会经济生活在法律上的反映,更是人民生活方式的总结和体现。因此,编撰《民法典》就成为所有法学人的共同使命。此次编撰民法典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抄地区民法典,关于如何汲取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就成为法史学人必须面对和担当的职责。《民法典编纂的历史之维》即是法史学人关于这一历史使命所提交的答卷。全书分两大篇,足于的历史、时代以及传统和创新的关系,“讨论法史学科如何将历史引入民法典,让民法典得以扎根于中国固有之法律传统”;全书以对话讨论的形式行文,主要内容包括“民法典编撰应坚持的历史规则”“民事习惯在民事中的地位与价值”等主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高票通过正式开启了属于中国的“民法典时代”。中外经验表明,一部民法典的编纂不能缺失历史视角,不能脱离本国传统,而法史研究恰能为民法典编纂在如何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如何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诸方面贡献其独思想和学识。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制高点上,如果我们切实把握好这一契机,既能为人类贡献一部民法典,又能力促中国法学在中西结合和古今连接中尽快走向“成熟”,则不仅是中国法学之幸,也是中国转型之幸!这一本《民法典编纂的历史之维》汇集了民法、法史、法理等学者关于民法典编纂与法史研究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其成果也是对实现以上目标的初步尝试。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