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搭积木的方式写小说
邱华栋
这部小说完成于1999年,当时我三十岁。男人似乎对自己整数的年龄都很在意,像我,觉得三十岁的时候,一定要写一个相对复杂的长篇作品,来给自己的三十岁做一个纪念。于是,我就写了这部小说。我记得,写这部小说的初衷,是想给我经历的北京生活做一个文学的刻度盘。我注意到,文学很多伟大作家,都在和他们生活的城市较劲,比如詹姆斯乔伊斯,他一直在和都柏林较劲,查尔斯狄更斯呢,则一直在和伦敦较劲,还有的大作家在和巴黎、纽约、柏林、莫斯科较劲。那么,也许,我可以和北京较较劲?于是,我就写下了很多和北京有关、以北京为背景的小说,比如“北京时间”这个系列长篇小说。
其实,这种想法多少显得有些狂妄和无知。北京那么伟大,你想和她较劲,人家根本不愿意搭理你,你肯定会在城市的面前粉身碎骨,你这不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吗?因此,这么多年下来,我虽然写了很多和北京生活有关的作品,可和北京较劲,我却从来都没有占上风,即使没有粉身碎骨,也基本上是遍体鳞伤了。
2000年9月,次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时候,我记得有早晨我买了一份小报,一看内容,当真是吓了一跳。那条新闻的大标题是:“张艺谋被预言杀妻后邱华栋小说新作影影视界”,哎呀,可把我吓坏了。后来,我发现,张艺谋并没有来找我的麻烦,我也就不怎么担心了。而出版这本书的朋友还说,让他们去炒作,你这本书还可以多卖几本呢。的确,这部小说出版以后,由于题材和故事情节涉及了影视界,就引起了很多报纸的关注,关注的焦点就是,我是不是用这本书“影”了张艺谋。一时间,这条新闻上了很多报纸的娱乐版面,还有十多家各地的晚报连载了这部小说,从而使这本小说成了我的“代表作”。但对于写小说的人来说,老实讲,“影”别是十分老土的方法,除非你真的恨一个人。再说了,因为网络、报纸“酷评”的存在,谁都可以直抒胸臆,所以我根本没有必要去用小说影个人,那太费力了。当时媒体大炒“影说”,只是媒体为了吸引读者、去抓新闻的一个手段,是完全不必当真的,反映了社会的浮躁。我一开始十分紧张,后来我觉得,没有必要再理会这件事,于是种种说法也就慢慢销声匿迹了。因此,借着出版修订版的机会,我再作一篇自序来说明。
其实,对很多作家来讲,他的作品都是他的广义的自传。我写这部小说的初衷,只是想借一个电影导演的生活和作品的发展变化,折出变革的时代在一个艺术家身上的投影,没有想去影个人比如张艺谋的意思。后来,也就是在2010年,我有一次见到张艺谋,还向他表示歉意,说,我当年写了这么一本小说,别人说我影你了,不知道你生气了没有?他说,你还写了这样一个小说?我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啊,无所谓的。你看,人家根本就不知道你有这本小说。当年报纸的炒作,人家根本就没有理会呀。我也就释然了。竟,我这本小说写的就是电影导演和演员的故事,是比较容易去联想起一些人的。
实际上,这本小说的外壳是一本侦探和犯罪小说,它以一起凶杀案为线索,展开了叙述。小说一开始,两个主人公就死了,这两个死者一个是红遍国内外的大导演,还有一个则是由导演一手造就的电影女明星。小说的叙述者对这两个死者的生平进行了不断深入的研究与发现,对死者一生中的不同时期的见人进行了采访,从而揭开了这一起凶杀案的背后秘密:电影导演潘岳为什么会亲手杀死他一手捧红的电影明星夏百灵?小说由此进入了对死去的人的心灵探究,以及对活着的人的描写,由一起凶杀案,引发了对当下社会现实和人复杂的思。通主人公——电影导演和电影明星二十多年的成长,从个体心灵成长的角度,我描绘了二十多年来社会的变化在人的内心中的投影。我在小说中塑造的人物众多,有名有姓的就有七八十个,建立了一个丰富的文学人物画廊。
当初,媒体的炒作,对我的这本书的文学价值是一个伤害。就是因为“影说”的存在,我较少看到有评论家对我这本别具匠心的小说发表好的研究文章。因为,这是一部实验小说,我构思长达三年,写作用了两年,出版不太顺利,也用了一年的时间。小说的每一章、每一种文体,我都十分用心,并巧妙结构。我当初写这本书,也是想检验一下我运用西方现代派文学技巧的能力。因为,现在一个作家写一部小说,你要是没有给这部小说找到合适的形式,那你一开始就失败了。我也看到一些当代作家基本丧失了对形式的和探求,就担心,而形式对今天的长篇小说来说,特别重要。这就相当于你怎么去盖一座房子。
写这部小说,在形式上我做了很多努力,也许可以用很多标签来贴上去,比如:积木小说、新犯罪小说、后现代小说、材料小说、拼贴小说、新新闻主义小说、结构主义小说、信息小说等等。具体到每一个章节,我将报告、文件、日记、散文、书信、访谈、诗歌、剧本、回忆录、札记、评论、消息等各种文体,来按照章节和内容的不同分别结构,使得本书驳杂、丰富,成了一本文体上十分芜杂的作品。
2001年9月,江苏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这本小说的新版,我做了一些修订。同一年里,这本小说还被评选为“1978—2000年当代长篇小说50强”,由时代文艺出版社整体推出。有一个叫邓建国的人还买下了这部小说的影视改编权,让我写了一稿电影剧本,又让邹静之写了一稿剧本,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投拍成功,版权又回了我里。
所以,借这次修订本的出版,我全面修订了旧版本的很多错误,也包括首版中被改动的我的每一个章节的标题、一些章节中本来没有但被加上的标点符号等等,重要的是,过去出版的几个版本,叙述人都是“我”,我现在统一改回了“笔者”,这一点是我原稿里就存在的、我特意要保持的称呼。现在,我都一一恢复了原貌,读者可以完整地看到我的这部小说的原貌了。
2014年2月26日
章溅血的词(选摘)
1
在一个忘却的时代里谈论死者,的确是一件困难和不恭的事,因而,面对导演潘岳和影星夏百灵之死,笔者多少感到了为难。想当初,也就是在一年多以前,当著名电影导演潘岳亲手杀死了由他一手造就起来的大牌影星夏百灵一案发生时,媒体那种疯狂炒作,杂志书籍一起关注的盛况,现在已没有了踪迹。人们的兴奋和聚焦点又转向了别处,比如说,新的名人隐私。但是,这两个著名的公众人物之死,无论如何是一件悲惨的事,笔者与那些善忘之徒不同,内心总是有一种隐痛,一种悲悯,因而总也忘不了这样一件事。你想想看,一个男人,一个获过美国奥斯卡外语片奖的中国导演,一个还获过很多A级电影节大小奖项的大导演,一个正值事业高峰时期的三十九岁的男人,在一种可怕的力量的驱使下,亲手用一把刃长十四厘米,柄长八厘米的镶银藏式,把自己的妻子(结婚前他们已相恋好多年)、百灵鸟一样可爱的影星夏百灵杀死,这其中有着多少人的奥妙值得探询?又有多少恩怨值得清理?因此,在笔者的眼中,潘岳和夏百灵之死,就像是一支口红,你只要用它在纸上或者嘴唇上一画,那种血色的艳丽马上就会出现在你面前,久不褪色。
而且,那把镶银的藏式笔者还见过,当然是承蒙宣传处笔者一个老同学的帮忙,在笔者的采访进程中,笔者在市刑侦处一科的一个专放各种物的褐色柜子里看到的。那把经查,是潘岳的朋友,著名前卫戏剧导演黄中卫(男,35岁)从西藏带回来送给潘岳的,时间在四年之前。后来出于某种微妙的原因,黄中卫和潘岳交恶了(有关原因随后笔者将谈到)。“我没想到他用的是我送他的那把刀,那把刀很锋利,是我多年以前在西藏时去阿里的路上,一个英武的康巴人送给我的。我真没想到他会用那把刀。也许,他用斧头、菜刀或者用铡刀来杀夏百灵更来劲儿些。他就是一个内心阴暗的人。他真不应该用我送他的那把刀来对付可怜的小百灵,那把刀多么精致啊!”黄中卫谈起潘岳脸上依旧带着一种复杂的表情,看上去他和潘岳似乎积怨很深。“他就是一个杀人凶犯。”他总结说。他和潘岳、夏百灵一起还排演过一部话剧《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呢。
在潘岳和夏百灵死后由报纸披露的照片中,笔者保留了《华夏电影报》、《文化报》、《京华都市晚报》的几个专版照片,这些他们的生前照片内容涉及了两个人的大学时代、初出茅庐和盛名时代等各个阶段,是一些历时的重要资料。虽然这些照片对了解他们来说是一个个的片断和脚注,但是在你眼前展现出来的两个人,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成长与毁灭,的确令人触目惊心。按照照片的说明介绍,笔者了解到夏百灵比潘岳小九岁,也就是说,一年前她被潘岳杀死的时候才刚满三十岁,她从影却已有十年之久。那时候她正是光彩照人、美丽绝伦的时候。他们有不少幅合影,从照片上看,潘岳略显消瘦,但体魄健康,目光很有内容,一看就是那种比较有魅力的男人,而且有时候他也留一脸的大胡子。他出生于东北,祖籍山东,在北京度过了求学时期。而夏百灵真的算是一个绝顶美人儿了。她身材秀丽,但又很有一点柔中带刚。两个人的合影看上去和谐,一看就是合适的一对儿。
……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