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苏宁会员
购物车 0
易付宝
手机苏宁

服务体验

店铺评分与同行业相比

用户评价:----

物流时效:----

售后服务:----

  • 服务承诺: 正品保障
  • 公司名称:
  • 所 在 地:
本店所有商品

  • 全新正版漳平奇和洞遗址9787030555342科学出版社
    • 作者: 福建博物院,龙岩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著著 | 福建博物院,龙岩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著编 | 福建博物院,龙岩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著译 | 福建博物院,龙岩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著绘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2-01
    送至
  • 由""直接销售和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 加入购物车 购买电子书
    服务

    看了又看

    商品预定流程:

    查看大图
    /
    ×

    苏宁商家

    商家:
    如梦图书专营店
    联系:
    • 商品

    • 服务

    • 物流

    搜索店内商品

    商品分类

    商品参数
    • 作者: 福建博物院,龙岩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著著| 福建博物院,龙岩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著编| 福建博物院,龙岩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著译| 福建博物院,龙岩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著绘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2-01
    • 版次:1
    • 印次:1
    • 印刷时间:2017-12-01
    • 字数:856千字
    • 页数:454
    • 开本:大16开
    • ISBN:9787030555342
    • 版权提供:科学出版社
    • 作者:福建博物院,龙岩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著
    • 著:福建博物院,龙岩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著
    • 装帧:精装
    • 印次:1
    • 定价:358.00
    • ISBN:9787030555342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开本:大16开
    • 印刷时间:2017-12-01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5-12-01
    • 页数:454
    • 外部编号:9115095
    • 版次:1
    • 成品尺寸:暂无

    章 区域生态环境与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节 区域生态环境
    第二节 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第二章 调查、发掘与研究
    节 遗址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
    第二节 发掘过程
    第三章 支洞晚*新世地层与哺乳动物化石
    节 洞内晚*新世地层
    第二节 哺乳动物化石
    第四章 期文化遗存
    节 概述
    第二节 遗迹
    第三节 第6层遗物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第二期文化遗存
    节 概述
    第二节 遗迹
    第三节 遗物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第三期文化遗存
    节 概述
    第二节 遗迹
    第三节 第三期文化早段遗物
    第四节 第三期文化晚段遗物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节 各文化期的基本质
    第二节 原料质及其利用
    第三节 骨器制作工艺及其意义
    第四节 装饰艺术品探讨
    第五节 遗址形成过程与埋藏学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福建漳平奇和洞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头骨
    奇和洞遗址打制石器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奇和洞遗址的骨制品
    奇和洞遗址的装饰艺术品
    古人类遗址奇和洞文化堆积层真核生物多样分析
    奇和洞遗址地层中的微体植物遗存分析报告
    奇和洞遗址现生植被调查报告
    奇和洞遗址历史时期文化遗存
    奇和洞遗址周边相关文化遗存调查简报
    奇和洞遗址发掘大事记(2008~2014年)
    后记

    奇和洞遗址被评为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曾经过3次发掘,出土大量石制品、陶片、骨制品、装饰品、艺术品、哺乳动物及数以千计的水生动物遗骨。遗址地层连续,文化层年代跨越新、旧石器时代。除发现3具人类颅骨外,遗物数量大,类型多,这不仅在福建,就是在我国东南诸省中亦实属罕见,为解决福建境内新、旧石器交替时期的文化面貌、人类体质特征的进化,以及生态环境的变迁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据。由福建博物院、龙岩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著的《漳平奇和洞遗址(精)》分七个章节,分别介绍奇和洞遗址发现与发掘的过程和遗址所处地理环境,详细介绍了3期文化的遗迹、遗物情况,并对各文化期的基本质、原料质及其利用、骨器制作工艺及其意义、装饰艺术品初步探讨和遗址形成过程与埋藏学研究5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另外,附录主要收录了科技考古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体质人类学、真核生物分析、植硅石分析等。本书适合旧石器考古学、古地层史学及相关专业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售后保障

    最近浏览

    猜你喜欢

    该商品在当前城市正在进行 促销

    注:参加抢购将不再享受其他优惠活动

    x
    您已成功将商品加入收藏夹

    查看我的收藏夹

    确定

    非常抱歉,您前期未参加预订活动,
    无法支付尾款哦!

    关闭

    抱歉,您暂无任性付资格

    此时为正式期SUPER会员专享抢购期,普通会员暂不可抢购